第664章 大秦强对陆家有利(1 / 2)
只是练子宁等三人还未曾彻底离开武英殿时,姚广孝信步走到此处,一张口便是平地惊雷般的举动:“陛下,老臣今日前来,是请辞归家。”
并非归乡,只因他姚广孝一家老小都已搬入洛阳新都,哪怕是之前在应天府附近出家过的天界寺,也早早在洛阳新都附近重新兴办,还有着皇室的大力支持,天界寺住持宗泐法师为此欣喜若狂。
于情于理,他姚广孝也不会离去。
再兼之在洛阳新都有他这么一位御史中丞镇着,对于实学派系而言自是一根定海神针,时刻稳定人心,能起到重大作用。
齐泰、黄子澄、练子宁三人听完这话,脚步一顿,已离开殿门的他们面面相觑,一脸震惊,难以相信,口中低声问道:“姚大人这是要离了?难不成便是因实学派系一事?”
练子宁抚着胡须面露沉思:“先生先行一步,如今姚大人也欲退隐,日后不知对我大明究竟是好是坏。”
齐泰摇了摇头:“也不知是姚大人早有此念,还是时局所迫。毕竟姚大人此刻离去,却也能解当下的困局。”
三人之中,齐泰想得最多,缓缓分析着。
一旁的练子宁和黄子澄双目俱亮:“时局,时局。”
练子宁齐齐点头。
黄子澄也呼出一口长气,目光微亮:“姚大人若是离开。
他门下的实学之人便如群龙无首,只能四散依附,而姚大人麾下弟子虽众,却不像先生门下弟子早已登高位、握各处部门要职。
如此一来,实学派系便可重新安稳,即便还有分歧,陛下的手段也能控制得住。
久而久之,这实学派系自当能被陛下掌控。”
“我大明只有一个派系,那便是实学派系;只有一个党,便是皇党。”
这一刻,三人的言论不谋而合。
实学派系便是皇党,皇党便是实学派系。
只是这实学派系先由陆羽而起,后由姚广孝传承发扬,再加上他们二人的泼天之功,所以即便其中有着太上皇朱元璋还有当今陛下朱标,在一众实学臣子的内心深处,这实学派系可不是只有一个“头”的。
太上皇朱元璋、朱标自然算是其中的首领,但也只是之一,无论陆羽还是姚广孝,皆都是另外的核心,在大多数实学之人心中。
他们之间大体是平起平坐的。
说出来是大不敬,可在心里想想,却是天下人谁也管不到的事情,而这人心便是民心,实学臣子的心便是国本。
突然间,几人嘴角一弯,面露苦笑,随后齐齐回神看向殿内的姚广孝,目中尽是复杂难明。
万没想到姚广孝能这般轻易放弃手中权势。
“御史中丞不愧是能同先生齐名的‘第二圣人’,当世圣贤,该有姚大人一席之地。”
“难怪陛下还有太上皇,对先生还有姚大人这般放权,如此人物,古往今来遍观前后,实在是少之又少了。”
几人齐齐感慨。
此时此刻,在这武英大殿之内。
听了姚广孝的话,朱标目光微动,心神大惊的同时飞快摇头:“什么?你姚广孝竟要致仕归家?
你如今正值壮年,怎学那朝堂之上的一众老匹夫们。如今大明需要你,这实学也需要你。”
似这等君臣一心的话,朱标也就在姚广孝面前说上一说。
在朱标内心深处。
他与陆羽之间师生情谊大于君臣关系,而也正因了解姚广孝的秉性。
他才能近乎毫无保留地流露出几分帝王之心。
不然换做旁人,这便是帝王权术的大忌。
姚广孝听后拱了拱手,目光看向朱标:“陛下,今时今日,微臣的确该到了退下去的时候了。
这退一步,于大明、于陛下、于实学派系、于天下官员文人才算是真的周全。”
“还望陛下安心,微臣虽退离庙堂,但仍在这新都之内,若陛下微服私访时无意走到微臣府宅。
微臣也愿身为宫中幕僚,为陛下出谋划策一二。”
姚广孝再度开口,却一瞬间击中了朱标的心。
之前姚广孝好歹是御史中丞,是实学派系的领军人物。
他虽不贪权不恋权,却不代表没有滔天权势和一呼百应的能力。
可姚广孝主动提出辞官,还有了这些言论。
没了御史中丞的官职,哪怕他如陆羽那般得人心,手中无权,威胁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姚广孝的这些话太有诱惑力了,还可顺带着解决当下的困境,这让朱标不得不动心。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度挽留劝说,可终究没把话说出来。
帝王孤家寡人,不是白叫的。
“罢了罢了!既如此,朕便成全了姚中丞的一番心意。”
朱标微微挥了挥手。
自今日起。
他同姚广孝虽还是君臣,却不再如往日那般亲近了。
姚广孝离去不久,宫里面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并非因姚广孝辞官归家,而是因他这位御史中丞大人深夜入宫之事。
这宫里面可不是个筛子,有着深宫内的朱元璋,还有如今天子威仪、帝王职权极重的朱标。
他们父子二人早将皇宫经营得铁桶一般,再不会如同前朝那般消息外泄。
只是还未过多久,武英殿内便迎来了一位贵客。
太上皇朱元璋。
父子二人详谈,朱标说起姚广孝辞官的事宜。
朱元璋听后面露明悟之意,拍了拍大腿苦笑道:“他们这些聪明人,尤其是这般有魄力的聪明人,最是会做事。
不贪权不贪财,只求能得些安宁做个富家翁,所以才最难对付。”
朱元璋想了一想,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正好咱老朱家近些时日、近几年还有几个待字闺中的女儿,给他姚广孝安置上一两个,也算是拉拢了。”
若是从前,朱标听后心里自会抵触,但此时却诡异沉默,沉默便是同意。
如今那些朱家女儿不再是他的皇妹,而是他的臣子,是朱家的政治筹码。
“一切便听父皇的。”
朱标缓缓点头。
姚广孝的为人虽不如陆羽那般让他亲切宠幸,但对比天下大多数官员已是不错,五官周正,虽城府较深,想来对家中亲眷也还会有几分温情。
在这封建时代,哪怕是皇家女子,有这份温情便已够了。
“尽快去做。”
“他陆羽如今远在秦国,都快要一年未归,咱朱家可不能只靠着姚广孝。”
朱元璋此刻眯着双眸眺望着秦国的方向,意味深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