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军队编制(2 / 2)
别的地方不知道,但广南省这边的军制是一个班10个兵1个班长,共11人。
然后一个排3个班,排长有两个卫兵,共36人。并且排长才会被分配手枪。
同样,只有排长才是真正的军官,少尉军衔。
这里要说一下,当前民国初期军队的军衔是打竖贴在肩膀上的,而且宽度只有一指宽。
距离远一点就看不清军衔标志。
至于为何使用这样的军衔款式?
啧,不就是学的嘛,这时期好像军装上的军衔都是如此的。
据说是为了方便扛枪的时候不会破坏军衔。
这和火绳枪时期,军队军装鲜艳无比一个意思,适合当前作战需求。
班长也有军衔,就是一条白线。
老兵和新兵一个鸟样,没有任何标示。
现在民国初期的军衔,从低到高一般是士兵、士官、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兵种元帅、海陆大元帅。
而换成军职,一般是士官为班长,少尉为排长,中尉上尉为连长,少校中校为营长,上校为团长,少将是旅长。
李斌这样的镇守使就是少将级别了。
中将是师长,督军就是中将这个身份。
而上将一般都是掌控几个师,或者掌控中枢主要部门的首脑。
比如军部、几个省的巡阅使,这些都是上将。
兵种元帅就是军中元老了。
海陆大元帅,那一般只有总统可以担任。
回到当前军营的编制,一个排36人,一个连3个排,连长有一个班的卫队,一个班的后勤伙夫,一个连满编为132人。
这满编就是指在军籍名册,每月能领军饷的人数。
毕竟不管这种打杂的民夫。
然后三个连为一个营,营长事务开始多了起来,会有一个排的营部人员,一个排的后勤人员,一个排的护卫。
其实到营这一级,营长等于手握四个连的兵力,共528人。
团长跟营长的编制一个样,3个步兵营,一个团部后勤营,等同手握四个营的兵力。也就是两千多人。
而一些加强营或者加强团,就是营里面多了一个机枪连,团里面多一个机枪营,或者火炮排这类。然后人吃马嚼的,人数会提升到3000左右。
更进一步的超级加强团,人数可以达到5000人左右,比一些小旅编制还要强。
不过李斌的三个团都是之前说的那种标配团,不多也不少,所以他一个旅加起来有六七千人,毕竟有个旅部,还有炮连,通讯连这些标准配置。
反正纸面上的战斗力,李斌这个旅是很强悍的,因为跟中枢公布的编制一模一样嘛,这么多人,有炮,有通讯,有指挥,战斗力不强才是怪事。
但内里人,如同陈浩云这样是这旅中的一个班长,就很清楚,李斌的这个旅强个毛线。
都不说其他的,单单说兵员吧,李斌这个旅根本就不可能有六七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