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粮食现货与期货的对决(2 / 2)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自提出了在自己研究领域的看法,形成一份会议纪要,交到上级拍板。
下午3时,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官网的公告底气十足。
“今日投放500万吨中央储备大豆,其中200万吨面向国际市场,通过CIPS结算者享受10%价格优惠,优先保障粮食安全脆弱国家。”
公告附件里,华国大豆储备库的实时画面同步发布——恒温仓库内的大豆码放整齐,检测报告显示均为含水率12%以下的达标粮。
消息一出,国际市场瞬间震动,开罗央行第一时间发函申请采购30万吨,明确“使用人民币结算”。
国内竞价与国际采购同步落地:中粮以1700美元/吨拿下300万吨储备豆,比期货现价低27%。
开罗、孟加拉国以1750美元/吨的CIPS价采购120万吨,仅为美日资本报价80%。
华国抛储消息冲击市场时,美日资本的反击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ADM当场宣布“以33美元/蒲式耳全收南美剩余新豆”,丸红则联合摩根大通、高盛砸下80亿美元多单,硬生生将暴跌至29.8美元的芝加哥大豆拉回32.5美元。
单日振幅超16%的曲线背后,是华尔街投行28亿美元浮亏的咬牙硬扛——交易员私下吐槽“每接一单都像在烧钱”,但总部指令只有一句:“扛到华国储备见底”。
南美那边,ADM粮库早已爆满,新收的大豆只能用防雨布盖在货场,霉变风险肉眼可见。
两国农民虽抱怨收储价涨幅滞后,但美日资本承诺“霉变损失兜底”,暂时压下了抗议声。
华盛顿的庆祝晚宴彻底变成“战略誓师会”,维尔萨克红光满面,将香槟杯重重砸在桌上。
“ADM的现金流紧张?丸红的维护费超支?这些都不重要!我们是粮食生产的掌控者,华国的储备是装在铁库里的死钱,总有耗尽的一天——他们抛800万吨,我们就收800万吨,哪怕这一季大豆全烂在南美,也绝不能让双币联盟拿到一粒粮食!”
紧接着,他攥着农业部拨款文件,咬牙道:“我这就追加50亿美元补贴,不是补仓储,是补霉变损失!告诉ADM和丸红,露天堆的大豆哪怕发芽,收购价也不能降,谁敢给双币联盟开绿色通道,呵呵……”
最终的决策震撼全场:美日资本不仅不暂缓收储,反而要扩大南美新豆收购量,哪怕资金占用成本翻倍。
随后,华盛顿政府对两国的“出口松绑”请求一概驳回,明确表示“战略利益面前,短期损失不值一提”——这份“伤敌一百自损两百”的决心,震撼了整个国际社会。
……
面对重压,华国并不退缩,仍然发起主动角力。
接下来的一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连续发布公告:“追加投放500万吨储备大豆,300万吨用于出口,CIPS结算优惠延长至4月底,新增‘大豆-豆粕’联动报价,豆粕出口价比美元联盟低12%。”
同时,华盛顿的姿态同样强硬:ADM立刻将南美收购价提至34美元/蒲式耳,哪怕比自身锁仓成本高3美元;丸红则联合里约热内卢政府出台“出口管制令”,禁止中小农场主私下与非美元联盟国家交易,违者甚至面临刑罚。
芝加哥期货市场上,马赫迪主权基金在30-32美元区间每天以百万吨空单砸盘,却被对方“不计成本接盘”的架势顶住——大豆价格始终在31.5美元上下震荡。
华盛顿投入海量巨资,以“死扛到底”的姿态,硬接马赫迪主权基金的空单,就等着对方在交割期爆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