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打死犟种(2 / 2)
空袭在持续,国际资本加速抛售美元资产,进行多元化避险。
道指开盘即跌3%,标普500金融板块跌幅突破5%,交易大厅里稀疏的脚步声与键盘敲击声,像是为华尔街的哀鸣伴奏。
高盛总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在场每一位财团代表的脸色都十分难看。
“银行间拆借利率昨夜又涨了200个基点,我们为了接下那500万吨大豆,已经把三季度的流动性储备耗空了。”
摩根大通首席风控官佩特洛娃将一份资金报表拍在桌上。
就在一天前,为了对冲拉卡政府收储大豆对美元粮食锚的冲击,高盛、摩根大通牵头,联合黑石、桥水等六家财团,从花旗、美国银行拆借了38亿美元,才勉强完成500万吨大豆的收储。
然而,收储是完成了,但后续的麻烦依旧不少。
他们不但要筹集资金偿还拆借款项,还要为那些大豆的仓储每天支付300万美元的仓储费。
就在众人愁容满面之时,助理撞开会议室门,声音带着破音:“拉卡官方声明——五天后,启动第二批500万吨大豆空单交割。”
会议室瞬间陷入死寂,佩特洛娃眼前一黑,身姿摇摇欲坠。
“他们还能继续交割?”
黑石代表失声喊道,“再追加500万,他们哪来的货?”
高盛代表戈德曼猛地站起身,重重的拍着桌子:“关键不是他们有没有货,是我们能不能接——银行已经开始收缩银根,再拆借500亿,利率至少要到7%,这还不算后续仓储的损耗。”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墨西哥湾”,“马赫迪基金早有预谋,我们的仓库中堆满大豆,而他们持续交割,想要把我们的仓储给爆掉!”
美元粮食锚的弊端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粮食虽是刚需,但随着收储规模的扩大,其收储成本会呈几何级增长。
更要命的是,大豆的保质期只有30个月,一旦囤积过量,要么低价抛售,要么烂在仓里,这与石油的一次收储截然不同。
“他们就是在虚张声势。”
佩特洛娃突然开口,眼神变得锐利。
“我们现在就是和拉卡对赌,要么拉卡两年内布局,收储五千万吨大豆,目前早已被巨大的收储成本压的筋疲力尽。”
“如果,我们认定他们有货,他们的五千万吨大豆肯定临近收储末期,我们只要压价甩卖,就能让他们爆仓,损失惨重。”
她指向报表上,“但我更倾向于他们没有货!”
“他们拉卡政府近期一系列军事动作,打出一套组合拳的核心目的是扰乱金融市场、抬高我们的拆借难度,就是想逼我们放弃接盘,坐下来和他们谈判。”
戈德曼与佩特洛娃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决绝。
“通知各家财务部门,立刻启动紧急融资计划——用我们的核心资产做抵押,进一步扩大拆借资金,必须在72小时内凑齐70亿美元,接下第二批大豆交割单。”
“戈德曼,你疯了?”
桥水代表急得拍了桌子,“万一拉卡真有5000万吨货,我们会被拖死的!”
“前半生在大宗商品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告诉我,越是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刻,越接近胜利的拐点。”
戈德曼的声音沉稳如山,“敌人想让我们妥协,我们偏要迎上去。他们如果有货,仓储压力比我们大。我们维持这个仓储规模都这么难,况且是他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这两年大豆全球产量和消费市场的消耗是有数的。就算拉卡政府可能有隐蔽的地下世界的工业做支撑,难道还能支撑几千万吨大豆在地下世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