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解构与重构:论<信仰>中的粤语诗学表达与信仰哲学》(1 / 2)
《信仰》(粤语诗)
文/树科
信你,痴迷我
唔系识得咗你
反而喺根本唔知你……
仰我,祈望你
可以俯身到我
即管喺度一直抬头……
我哋低头:
谂到盲从
仲有时兴嘅盲盒……
《树科诗笺》2025.5.11.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重构:论<信仰>中的粤语诗学表达与信仰哲学》
文/阿蛋
一、方言诗学:粤语书写的陌生化与在地性
在当代汉语诗歌版图中,树科的《信仰》以粤语方言的独特书写,打破了传统诗歌语言的惯性认知。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中保存古音最多的语言之一,其九声六调的语音系统本身就蕴含着天然的音乐性与表现力。诗人选择用粤语创作,并非简单的语言游戏,而是通过语言的陌生化处理,赋予诗歌新的审美维度。
“唔系识得咗你,反而喺根本唔知你”,句中 “唔系”“喺” 等粤语词汇的运用,让熟悉普通话诗歌的读者产生阅读阻隔,这种阻隔恰恰构成了诗歌的审美张力。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 “陌生化” 理论,强调通过打破语言常规,使人们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新的感知。在《信仰》中,粤语方言的运用使诗歌文本产生疏离感,迫使读者重新审视诗歌的意义表达。正如粤语流行歌曲中的歌词,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而具有不可复制的魅力,《信仰》也凭借方言特色,在诗歌领域开辟出独特的美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