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南下(1 / 2)
就在慕容恪于河西走廊的疏勒河谷布下天罗地网,静待酒泉太守谢艾援军之际,冉魏帝国的另一只铁拳,已从中原腹地呼啸而出,直指南方重镇——宛城。
南路,王猛兵锋指宛城
洛阳城外,伊洛河畔,十万大军肃立如林。与慕容恪西征军的铁骑纵横不同,王猛所部更显沉凝厚重,步骑结合,军阵严谨,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连河面的水汽都仿佛为之凝结。军中将士同样受益于境内仙灵之气,虽不似西线边军那般煞气外露,但眼神锐利,气息绵长,显然修为根基更为扎实,更符合王猛这位以智略、治军闻名的统帅风格。
王猛一身青色儒袍外罩软甲,并未骑马,而是立于一辆架设着巨大地图沙盘的战车之上。他目光沉静,扫过麾下诸将,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志在天下,非仅限北土。宛城,乃南阳盆地之心脏,荆襄之北门。取宛城,则南可俯瞰襄阳、江陵,西可胁逼关中,东可连通江淮。此战,非为杀戮,乃为钉下一颗撬动南北格局的楔子。”
“传令,大军开拔!沿伊洛河向西南,经宜阳、卢氏,穿熊耳山与伏牛山之间的峡谷,进入南阳盆地,目标——宛城!”
“谨遵将军令!”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四野。
大军随即开动,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沿着预定的路线滚滚向前。队伍纪律严明,除了脚步声、马蹄声与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多余的杂音。沿途所经宜阳、卢氏等地,守军皆闻风丧胆,或弃城而走,或献城归降,王猛兵不血刃,迅速通过。
最关键的,是穿越熊耳山与伏牛山之间的那条峡谷。此处山势险峻,林木葱茏,本是极易设伏之地。王猛却早有准备,派出大量修为精深的哨探,由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提前清除可能存在的威胁,并占据两侧制高点。大军则分成数队,依次快速通过,秩序井然,如同一条巨蟒,悄无声息地滑入了富饶的南阳盆地。
一进入盆地,视野豁然开朗。沃野千里,河渠纵横,正是初夏时节,庄稼长势喜人。王猛并未耽搁,即刻下令全军向宛城方向疾进。十万大军的行动,在王猛的指挥调度下,竟如臂使指,效率极高,消息也被严格封锁,直到兵临城下,宛城方面才骤然惊觉。
宛城,歌舞升平中的惊雷
与此同时,宛城之内,却是一派醉生梦死之象。
守将桓澹,乃是东晋权臣桓温之侄(注:此为配合您提供的角色名进行的虚构设定),凭借家族荫蔽,得以镇守此等重镇。然而他本人却志大才疏,贪享安逸,尤其酷爱歌舞宴饮。这日午后,太守府邸内,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歌姬舞女彩袖翩跹,桓澹正半倚在软榻上,眯着眼睛,手持玉杯,欣赏着堂下的曼妙舞姿,几名侍女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捶腿打扇,满室馨香,好不惬意。
“大人,近日有零星传闻,北边冉魏似有异动,您看……”一名幕僚小心翼翼地近前低声禀报。
“异动?”桓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如同驱赶苍蝇,“北虏自顾不暇,慕容恪那蛮子正跟敦煌较劲呢!王猛?一介书生,守在洛阳已是他天大造化,安敢南下?休要扰了本官雅兴!去去去!”
幕僚喏喏而退,不敢再多言。桓澹又沉浸在他的歌舞升平之中,仿佛外面的世界与这富丽堂皇的府邸毫无关系。
然而,该来的终究会来。
就在一曲终了,歌姬舞女盈盈拜倒,桓澹准备高声赏赐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