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1章 祭坛血眼(2 / 2)
一座座高大坚固的擂台拔地而起,以巨大的青石和金属混合浇筑,表面铭刻着加固和防护的符文,在雨水中闪烁着沉稳的光泽。
最大的主擂台更是气势恢宏,宛如一座小型城堡,四周预留了数万计的观赛席次,层层叠叠,如同盛开的莲花瓣。
炼丹区、炼器区、符文阵法区、农桑工造展示区…
各个功能区域界限分明,专用的棚顶和设施一应俱全,足以应对各种天气和复杂的比试需求。
连绵的临时建筑群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
其中既有提供给参赛者的静修室、准备间,也有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准备的客栈、酒肆、茶楼、商铺。
虽然大多是临时搭建,但在赵公明金钱开道和能工巧匠的努力下,不仅坚固实用,甚至称得上美观别致。
一条条宽阔的石板路取代了泥泞小径,连接着各个区域。
路旁甚至移植来了成荫的绿树和绽放的花卉,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生机勃勃,冲淡了工地的生硬感。
或许是为了方便易年观礼,或许是有心人揣摩圣意,这片庞大的赛场区域,距离易年停泊云舟的江边位置极近。
站在云舟甲板之上,无需极目远眺,便能将整个赛场的热闹景象尽收眼底。
那艘安静的云舟,仿佛成了这片沸腾海洋中一座超然物外的孤岛观景台。
建造工程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工匠们正在进行着细节的打磨和装饰,悬挂旌旗,测试防护阵法。
号子声、敲打声、法术的嗡鸣声比之前少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尝试性的演练声以及各地口音交织在一起的嘈杂人声。
来自大陆各地的参与者与观众,已经开始如同百川归海般,源源不断地涌入天中渡。
渡口前所未有地繁忙起来。
得益于赵公明近乎无限的财力和风悠悠强有力的组织,尽管人流暴涨,天中渡的运转却依旧井然有序。
充足的临时住所被快速搭建起来,价格也被严格管控,避免了坐地起价。
粮食、蔬菜、肉食乃至各种生活物资的供应源源不断,价格平稳。
巡逻的士兵数量大增,明岗暗哨遍布,有效地维持着秩序,处理着各种小摩擦。
曾经因战乱而萧条冷落的天中渡,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出惊人的活力。
然而在这片日益炽热的气氛中心,云舟之上却依旧是永恒的宁静。
易年仿佛彻底置身事外。
甲板上的战斗痕迹早已被雨水冲刷干净,只留下那张躺椅、那个小茶几和那个红泥小火炉。
绝大多数时间,易年依旧靠在那张躺椅里,手中捧着那卷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外面的喧嚣、
这一切似乎都与他毫无关系。
他的世界仿佛只剩下手中的书页,和身旁那杯冷了又沏、沏了又冷的清茶。
七夏依旧杳无音讯,仿佛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了一般,没有只言片语传回。
无相生也如同人间蒸发,再无任何踪迹显露,仿佛从未存在过。
隐藏在暗处的姜家也异常地沉默了下去。
曾经那令人闻风丧胆,铺天盖地的行尸大军彻底销声匿迹,没有再次出现。
也没有任何关于他们大规模活动的消息传来,安静得有些反常,仿佛暴风雨前极致的宁静。
一切,似乎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只有天中渡的热闹在自顾自地发酵、膨胀,准备迎接那注定不凡的七月初七。
今年的雨确实格外得多。
雨,下着。
天中渡,热闹着。
等待着的,是那个注定将载入史册的日子。
连绵的雨幕中,一道清冷的身影如同遗世独立的幽兰,悄然穿过天中渡喧嚣的人群与繁忙的工地。
对周围的繁华热闹视若无睹,径直走向江边,目光穿透雨丝,锁定在那艘静静停泊的云舟上。
没有丝毫犹豫,也不像其他人那般顾忌是否会打扰到船上的主人,莲足轻点,身形便如一片轻盈的雪花般悄无声息地落在了云舟甲板之上,点尘不惊,仿佛她本就属于这里。
易年似乎早已察觉,但并未从书卷中抬头。
来人,正是千秋雪。
千秋雪登船后,习惯性地扫视了一圈。
然后安静地坐下,自顾自地倒了一杯热茶。
一时间,云舟之上只剩下雨水敲打篷顶的沙沙声,和千秋雪极其轻微的啜饮茶水的声音。
两人之间弥漫着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与宁静。
最终还是易年率先打破了沉默,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来参加?”
千秋雪放下茶杯,目光投向江面,微微颔首,用一个极其简短的音节回应:
“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