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2 / 2)
\"我们小麦电子集团要是接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按计划补发工资,新工资涨一倍计件;第二件事是扩建生产线。不瞒各位,我们刚接了东南亚那边来的订单,要五千台收录机。\"徐大志伸出五个手指,\"这可是外汇订单。\"
几个领导交换了眼色。一直没说话的孙科长开口了:\"说得轻巧,你哪来这么多钱并购?\"
\"孙科长问得好。\"徐大志早就等着这话,\"我们可以在并购协议里写明,第一年每个厂至少投入一百万起用于技术改造,如果做不到,区里有权收回管理权。\"
王生贵适时插话:\"徐总去年在省城建千亩的厂子,现在都快投产了,这事连市里是知道的,这收购没有几百万,不是事啊。\"
李副局长轻轻点头:\"倒是听说过。\"
\"更重要的是,\"徐大志趁热打铁,\"我们并购后,两家厂子还是咱兴州的企业,工人还是咱兴州的工人。但要是被外地企业并购了...\"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听说江浙那边来的老板,要裁掉一半老职工呢。\"
这话戳中了要害。在座的领导们都皱起了眉头。
\"当然,我们小麦电子集团不一样。\"徐大志话锋一转,\"王区长可以作证,我们厂子里现在还有十几个残疾职工呢,都是按政策安置的。\"
王生贵立即接话:\"确实,大志在这方面一直很配合区里工作。\"
徐大志心里暗笑,这就叫一根藤上结俩瓜——谁也离不开谁。他和王区长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
\"如果发展得好,\"徐大志继续加码,\"区里保留的股份以后可能就是下金蛋的母鸡。到时候不仅不用操心厂子倒闭,还能多一笔财政收入,这叫一举多得。\"
他注意到有几个领导在微微点头。
\"再说了,\"他压低声音,\"两家厂子六百多号职工,要是真闹起来...\"
这话没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李副局长终于放下了一直端着的茶杯:\"具体方案我们再研究研究。不过徐总啊,职工安置是头等大事,绝对不能出纰漏。\"
\"您放心,\"徐大志拍着胸脯,\"只要并购完成,我第一个月的任务就是给所有职工实施计件工资翻倍发放,并按计划补发给他们拖欠的工资。\"
会议又持续了半小时,徐大志对答如流。等他从会议室出来,后背的衬衫都有点汗了,做事还是累人的。
王生贵跟在他身后,轻轻带上门:\"晚上六点,别迟到。\"
\"都安排好了。\"徐大志会意,\"两瓶茅台,一条中华,都放在后备箱了。\"
下楼时,正好遇见还在走廊里苦等的刘胖子。看见徐大志满面春风的模样,刘胖子酸溜溜地说:\"徐总这是谈成了?\"
\"早着呢,\"徐大志摆摆手,\"就是向领导汇报汇报工作。\"
走出国资办大门,三月的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徐大志摸出烟点上,深吸了一口。他清楚,今晚的饭局才是真正的战场。
回头望望区国资办那栋灰扑扑的小楼,徐大志嘴角勾起一抹笑。接下来,就该看他怎么把这出戏唱圆满了。毕竟这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徐大志有的是办法让那些领导们心甘情愿地在这并购协议上签字画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