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我建议展出碳纤维(1 / 2)
电子工业部的徐总工则直接扑到卷轴前,颤抖着手想去触摸那些神奇的黑色细丝,又害怕碰坏了这看似珍贵的东西。
诸位,这是碳纤维。林舟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在寂静的厂房中如同惊雷炸响,
它的强度是特种钢的五倍以上,重量却只有钢的四分之一。耐高温、抗腐蚀、几乎不反射雷达波。
他拿起旁边准备好的一块同等大小、厚实的特种钢板,又拿起一小束同样粗细的碳纤维束,轻轻一掂量,重量差距悬殊得令人难以置信。
这就是苍鹰翱翔九天的筋骨。林舟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刹那间,整个厂房内爆发出一阵惊叹声和倒吸冷气的声音。
王教授终于忍不住了,他猛地抓住林舟的手,老泪纵横,林工!这...这是真的吗?不是魔术吧?这...这...他激动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林舟微笑着点点头,百分百真实,王教授。这是我们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碳纤维,全世界最先进的材料之一。
神迹!这是神迹啊!王教授声音颤抖,林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这比北极熊的钛合金还要...简直是革命性的突破!
陈院士也回过神来,他冲到卷轴前,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些黑色细丝,然后转向林舟,声音因激动而嘶哑,有了这个,飞机!我们的飞机能轻多少?能飞多远?!
按照我的计算,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重量可以比传统金属飞机减轻40%左右,航程增加50%以上,而且结构强度还会提高。林舟平静地回答,但这平静的话语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四十...四十pert?陈院士震惊得不自觉地用上了外来语,随即又回过神来,不,不对,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林工,你刚才说这种材料几乎不反射雷达波?
林舟点点头,是的,碳纤维是非金属材料,本身对雷达波的反射就很弱,再加上特殊的表面处理和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对雷达波的高效吸收。
那就是说,用这种材料制造的飞机...陈院士的声音颤抖着,不敢说出那个在当时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的词。
是的,隐身性能极强。林舟替他说完,这正是我设计飞翼构型隐身轰炸机的核心理念。
整个厂房再次陷入震惊的寂静,然后又爆发出更加热烈的讨论声。专家们围在碳纤维卷轴和林舟周围,争先恐后地提问,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这种材料的生产成本是多少?
量产能力如何?
除了飞机,还能用在什么领域?
这台机器是你设计的吗?原理是什么?
问题如潮水般涌来,林舟尽量简洁地回答着,但越解释,专家们就越兴奋,越震惊。
赵部长终于回过神来,他猛地抓住林舟的手,声音因激动而嘶哑:林工!这...这机器?能量产吗?!成本?性能参数?快!详细报告!最高级别!
林舟笑了笑,赵部长,别着急。这台设备还只是原型机,日产能力在100公斤左右,但已经可以满足初期研发需求。至于成本,目前每公斤大约是特种钢的20倍,但随着工艺成熟和规模扩大,可以降低到5倍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