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演示给你们看看(2 / 2)
魏文明的嘴角刚刚勾起一丝讥笑,但下一秒,他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因为,那张光网上,开始有东西在流动!
无数微小的、如同萤火虫般的光点,从一个城市节点中涌出,汇成一条璀璨的光带,沿着光缆,飞速地射向另一个城市节点。
它们时而汇合,时而分岔,遇到某条闪烁着红色(代表拥塞或中断)的线路时,光点们会毫不犹豫地绕开,选择另一条通畅的路径。
整个屏幕,仿佛变成了一个浩瀚的星空,而那些数据包,就是其中穿梭不息的流星!
“天啊……”一位领导忍不住发出了低低的惊呼。
这画面太震撼了!抽象的数据,在这一刻,被赋予了生命!
“现在,我们开始第一个模拟场景。”林舟的声音将众人的心神拉了回来,“场景一:气象数据协同分析。”
屏幕上,代表西北“兰市”的节点突然变得异常明亮,一股庞大的数据流从中涌出,上面标注着“西北地区高空气象探测数据”。
这股数据流汇入网络,瞬间分化成成千上万个细小的数据包,沿着几十条不同的路径,向着东南方向的“沪市”节点飞驰而去。
“请注意,”林舟指着屏幕,“数据在被拆分后,通过不同路径传输,这解决了单一线路带宽不足的问题。
它们就像一个车队,被分成了无数辆小车,从不同的小路开往同一个目的地。”
仅仅几秒钟后,那些数据包陆续抵达“沪市”节点。
节点光芒大盛,开始高速闪烁,旁边出现了一行字:“‘沪市’星河一号机正在进行数值天气预报模型计算……”
又过了不到十秒钟,计算完成!一股新的、小得多的数据流从“沪市”节点发出,传回“兰市”节点,同时分发给“首都”、“羊城”等多个节点。
屏幕的中央,一张清晰的、未来24小时西北地区天气变化的动态云图,被绘制了出来!
“模拟完成。”林舟平静地宣布,“从西北原始数据发出,到东南分析中心处理完毕,再到全国多个节点收到天气预报成品,总耗时17秒。
按照传统方式,这个过程需要通过电报、电话和邮政系统层层传递,至少需要两天。”
两天,对比17秒!
控制室里一片死寂,只剩下“玄鸟”机柜风扇的嗡嗡声。
领导们的脸上,不耐和冷漠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们或许不懂技术,但他们懂得“两天”和“17秒”之间那如同天堑般的差距意味着什么!
“场景二:跨地域工业协同设计。”林舟没有给他们太多震惊的时间,立刻开始了下一个演示。
代表东北“奉天”的节点亮起,一份标注着“新型机床设计总图”的数据包被发出,目标是西南的“蓉城”节点。
数据流星雨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