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 第353章 老四订婚

第353章 老四订婚(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何雨焱接过钥匙,有些犹豫:“三哥,这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咱们家的情况早晚会被别人知道,你小子别穿军装,大大方方的,该带人吃吃,该带人玩玩,别显得小家子气。”

周白鸽见到何雨焱开吉普车来接她时确实有点惊讶,不过上了车就忘了这些了,实在是比骑自信车和坐公交舒服太多了。

何雨焱开车带她去了颐和园。

冬日湖面结着薄冰,游人稀少。

两人沿着长廊慢慢走,周白鸽终于忍不住问:“你们家到底是做什么的?”

何雨焱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我家情况比较复杂。我大哥很早就去了香江,现在做些生意。我因为想当兵,就回来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何雨焱握住她的手。

“只要你对我好就行了。”周白鸽点点头,没再追问。

之后二又去吃了烤鸭,看了电影,直到晚上何雨焱才送周白鸽回去。

三天后,周父的秘书送来一份清单,上面列着急需的设备名称和数量。

何雨鑫立刻把清单传真给何雨柱。

何雨柱很快回了电话:“清单看了,比想象的还要多。你先组织个团队调研一下国内这些厂子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技术水平和接收能力。”

“明白,我这就安排。”

“让周父派人牵头。”

“知道。”

一九八四年一月下旬,何雨焱和周白鸽的假期就要结束了。

周父周母特意安排了一次家宴,请何家人到周家做客。

何家觉得不合适,就邀请周家过来,到了何家的四合院,周父周母还是有些惊讶的,本以为何家也搞个什么别墅之类的,就如旧社会的资本家,没想到人家直接住的四合院,古香古色。

何家人也不拘谨,大大方方的招待了老周家一家子。

不过中间还是有点小插曲的,何雨焱的两个大舅哥周伟民、周卫国跟何雨焱动手了,美其名曰考核一下未来的妹夫。

结果二人联手还是败北了,周父的脸那叫一个黑啊。

何大清还呵斥了何雨焱一顿。

二人输了也不以为意,又拉着何雨焱讨论军事问题,他们本以为何雨焱一个大头兵,就等着被教育吧。

结果何雨焱给这哥俩又好好的上了一课,从一战到二战再到开国之战,又说到美越战争,何雨焱侃侃而谈,到后面连周父也加入了。

然后周父意识到,自家这个未来女婿当个大头兵是真真的浪费了,那些理论知识和战史、战例可不是哪里都能学到的。

不过让他开后门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回去后他还是给自己的老战友去了个电话,让那边重点关注一下自己这个女婿。

几天后,何雨焱和周白鸽离京,陈兰香和周母都哭得稀里哗啦的,陈兰香是担心儿子再有危险,周母是哭得又要很久看不到女儿了。

何雨焱归队后没几天,何家迎来了另一桩喜事。

腊月十八,何雨垚和钟楚红的订婚宴在香江何家最大的饭店举办。

虽说是订婚,但排场不小。

钟家哪见过这场面啊,倒是钟楚红落落大方。

私下里钟父钟母,不停问女儿,何家到底什么身份,不是说女婿是警察么,这来的都是什么大人物啊。

钟楚红也没多解释,具体他也不清楚。

几天后杨涛去了香都。

香都汽车厂的首批量产车正式下线。

厂区里红旗招展,省里和市里来了不少领导,这可是粤省的重点合资企业啊。

杨涛穿着西装,站在人群中。

当他掀开第一辆下线微型面包车上的红布时,现场掌声雷动。

这款被命名为“黄河启航”的微面,外观方正,空间宽敞,当即就拿到了邮政系统和几个国营单位的订单。

紧接着下线的是一批家用轿车,车型参考了当时欧洲流行款式,但根据国内路况做了改良。

这款车也引来了不少订单,主要是出租车。

与此同时,冀东的电视机厂也正式投产,去剪彩的是何雨鑫。

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组装14寸彩色电视机。

当下电视机可是紧俏货,不少家庭都要凭票购买,这个电视机厂的投产太是时候了。

去年一年,黄河集团在内地各高校的赞助研究项目也有了成果。

几个项目在资金支持下,得了一系列突破。

内地怎么应用,何雨柱不会问,可这几个项目直接推动了黄河直升机厂的二代机型研发。

香江,黄河直升机厂。

崭新的总装车间内,一架线条流畅、涂装崭新的直升机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测。

它与一代机型相比,机身更显修长,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显著增加,旋翼系统也经过了重新设计。

厂里的总工程师陪同着顾元亨和几位技术骨干,站在一旁。

总工程师难掩激动,介绍道:“顾总,二代机全面测试数据已经出来了。最大航程、升限、载重能力均有大幅提升,尤其是高原性能,远超目前国际上同级别的通用直升机。噪音和振动控制也上了个大台阶。”

顾元亨仔细看着检测报告,点了点头:“稳定性呢?这可是重中之重。”

“反复测试过了,非常可靠。得益于新材料的减重和发动机的小幅改进,机动性和稳定性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参与试飞的老飞行员都说,操纵手感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好,我这就跟老板汇报。”顾元亨笑道,黄河直升机厂终于从仿造进化到了自主研发,以后还会有更好的直升机在这里诞生。

晚些时候,何雨柱办公室内,何雨柱仔细翻阅着顾元亨送过来的二代直升机测试报告。

抬头对着兴奋的顾元亨道:“老顾,做得很不错,参与项目的人员奖励你定一下,我批复。”

“谢谢老板。”

“你还不能放松,回去后你安排一下,尽快准备一份详细的对外推介资料,要突出综合性能,尤其是适应性和可靠性。”

“明白。我让技术部加班处理,一周内把资料准备好。”

“资料做好知道往哪里推吧?”

“老板,别的地方我们卖不出去,只有北边。”

“嗯,你联系一下这个公司。”何雨柱拿出一个名片给了顾元亨。

“长江贸易公司?老板,那个李冬瓜回来了?”顾元亨看着名片上的名字惊疑道。

“咳,咳,这是国内过来开的公司,跟姓李的没关系。”

“那长江?”

“诶,估计是参考我们黄河起的。”何雨柱无奈道。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李冬瓜死灰复燃,还跑去内地兴风作浪去了。”

“你不说我还真把他忘了,我会派人关注他的,这个公司跟他们家没关系,你联系他们,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最好是长期合作,如果能在国内合资工厂最好。”

“环境允许了?”顾元亨道。

“那倒没有,不过应该很快了,等谈下来就差不多了。”

“好,我回去就准备。”

直升机的技术突破,让何雨鑫想起了另外一个东西,他叫来了小满。

“小满,现在通讯实验室在搞什么?”

“二代汉显呼机啊!”小满道。

“他们的人手足不足?”

“好像有点冗余了。”

“那行,有个新项目需要他们做。”

“什么,还是呼机么?”

“不是,移动电话,摩托罗拉已经推出了。”

“好像很贵,真的有潜力?”小满道。

“非常有,随着技术发展成本会下来的。”

“那我们的目标是?”

“先模仿,再超越他们!”

“行,我去安排。”

“让他们加人手吧,另外射频基站的研发部门也要分开,可以开始研究模拟信号基站了。”

“哦,是怕那边技术上卡脖子么?”

“是也不是,那个以后也很重要。”

“好的,还有没有?”

“暂时没有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