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远帆拓海下(1 / 2)
“南洋郡王”的册封圣旨传遍南洋时,巴达维亚港的商铺挂出了红灯笼,苏门答腊的部落青壮跳起了传统战舞,爪哇岛的稻田里,农人用稻穗摆出“大明万胜”的字样——连远在澳洲达尔文湾的卡拉部落,都特意杀了两头野牛,用兽皮包裹着澳洲特产的红宝石,派库鲁的弟弟带着使团,跨越重洋赶来巴达维亚祝贺。
萧如薰穿着郡王蟒袍,站在城堡广场的高台上,接受南洋各族百姓的朝拜。阳光洒在他腰间的郡王印玺上,和田玉的光泽与周围士兵的甲胄反光交相辉映。库鲁的弟弟捧着红宝石礼盒,单膝跪地,用生涩的汉语喊道:“卡拉部落,永远忠于大明!忠于郡王大人!”
萧如薰走下高台,亲手扶起他,将一盒大明产的瓷器递过去:“回去告诉库鲁,等达尔文湾的学堂建好,我会派先生去教孩子们读书。另外,宋应星已经派了工匠,去帮你们改进冶铁炉,以后你们不仅能炼铁,还能造农具,种更多的庄稼。”
部落使团成员们激动得连连点头,捧着瓷器的手微微颤抖——在澳洲,大明的瓷器是比黄金还珍贵的宝物,只有部落首领才能拥有。
庆典结束后,徐光启拉着萧如薰走进书房,从行李箱里取出一本厚厚的舆图,展开在案几上。舆图上不仅标注了南洋和澳洲的航线,还在最西侧画了片陌生的大陆,旁边用小字写着“欧洲以西,有新大陆,产金银、棉花”。
“这是西班牙商人偷偷卖给兵部的舆图,”徐光启指着新大陆的位置,声音压得很低,“皇上让我带给你,说南洋是大明的海上门户,澳洲是粮仓,而这片新大陆,或许能成为大明的‘银库’。不过皇上也说了,眼下不用急着去探索,先把南洋和澳洲的根基扎稳,等水师再强些,再派船队去看看。”
萧如薰盯着舆图上的新大陆,手指轻轻划过海岸线——他想起张万邦说过,西班牙商人提到过“美洲”,那里的银矿比欧洲所有银矿加起来还多。若是能与美洲建立通商关系,大明的白银储备会大幅增加,钱币流通也会更顺畅。“我明白皇上的意思,”萧如薰将舆图折好,放进锦盒,“先稳固现有据点,再逐步向外拓展。眼下最要紧的,是把印度的棉纺商路打通,还有澳洲的金矿和铁矿,得尽快投产。”
徐光启点头,又从怀里掏出份奏折:“对了,皇上还让我给你带了份旨意,允许你在南洋设立‘水师学堂’,从大明和南洋各族中选拔人才,培养水师将领。兵部已经选了十位经验丰富的水师教官,下个月就会到巴达维亚。”
萧如薰心中一喜——南洋水师虽然日益壮大,但缺乏专业的将领,很多军官都是从陆军转来的,对海战战术不够熟悉。设立水师学堂,正好能弥补这个短板。“太好了!我这就让人在巴达维亚城外选址,尽快把学堂建起来。另外,我打算从苏门答腊、爪哇、澳洲的部落中选拔青壮入学,让他们学习大明的军事和文化,以后成为守护南洋的将领。”
徐光启笑着说:“皇上就是这个意思,让南洋各族融入大明,这样南洋的根基才能永远稳固。”
接下来的一个月,萧如薰忙着筹备水师学堂和澳洲金矿的开采事宜。宋应星派去的工匠传回消息,达尔文湾的金矿纯度很高,用简易的淘金法就能提炼出黄金,预计每月能产出两百两黄金;印度的棉纺商路也顺利打通,第一批大明丝绸运到阿格拉后,被莫卧儿王朝的贵族抢购一空,沙贾汗皇帝还特意派人送来一匹用金线绣成的地毯,作为回礼。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马六甲港的探子就传来急报——葡萄牙人在马六甲的通商点囤积了大量火炮和弹药,还偷偷联系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残余势力,似乎在密谋偷袭马六甲港。
“葡萄牙人真是不知悔改!”萧如薰接到急报时,正在水师学堂的工地上查看进度,听到消息后,立刻召集陈麟、宋应星等人召开军事会议。
陈麟站在舆图前,指着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根据探子回报,葡萄牙人有五艘盖伦船,还有三艘装满士兵的补给船,荷兰残余势力有三艘战船,加起来一共十一艘船,估计有三千名士兵。他们打算在月底趁大潮时,偷袭马六甲港的粮仓,断咱们的粮道。”
宋应星补充道:“我已经把库存的五十门火箭筒和二十门神威大将军炮运到了马六甲城头,还在港口两侧的红树林里埋了火药桶,只要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进入海峡,就能引爆火药桶,阻断他们的退路。”
萧如薰点头,手指在舆图上的马六甲港画了个圈:“陈将军,你率领‘镇远号’‘海晏号’‘定海号’‘拓海号’四艘主力战船,隐蔽在马六甲海峡东侧的小岛后面,等敌人进入海峡,先用水雷炸沉他们的补给船,断了他们的粮食和淡水;宋主事,你留在马六甲城头,指挥火炮攻击敌人的战船;另外,让苏门答腊和爪哇的联防队在沿海巡逻,防止敌人从侧翼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