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来到海市(2 / 2)
“也成,反正随你。”
“哦对了,青阳,最近有个项目需要海市那边谈,都是一些外国人,我寻思着,我外语也不好,正好你也来了,要不咱们一起去?”
听到海市,陆青阳顿时反应过来,这不还有个潜力股城市。
三天后,陆青阳和周放踏上了开往海市的列车。
软卧包厢里,周放摊开一沓资料:“这次要见的是德国迈德医疗的代表,他们想在国内找合作伙伴,代理他们的手术器械和消毒设备。”
陆青阳翻阅着产品手册,目光停留在那些精密的手术钳和新型高压灭菌器上:“他们的工艺确实领先,不过价格也不便宜。”
“所以得靠你这位谈判高手了。”周放笑道,“我负责技术参数,你负责讨价还价。”
列车抵达海市时正值清晨。
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黄浦江上汽笛声声。
他们下榻的和平饭店还保留着老上海的韵味,但街道上已经开始出现外资企业的招牌。
会谈安排在次日上午。
迈德公司的代表施密特先生是个一丝不苟的德国人,同行的还有一位华裔翻译。
“我们很看好中国市场,”施密特开门见山,“但我们需要一个了解本地医疗体系的合作伙伴。”
陆青阳详细介绍了药厂的情况,以及在国内医疗系统的人脉资源。
当谈到具体设备时,他流利地报出各项技术参数,连施密特都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轮到价格谈判时,陆青阳不紧不慢地开口:“施密特先生,贵公司的产品质量我们非常认可,不过,考虑到目前国内医院的采购预算,这个报价可能难以打开市场。”
他拿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市场分析报告:“根据我们的调研,同类型的日本产品价格要低百分之十五,虽然工艺稍逊,但对大多数医院来说已经够用。”
施密特皱起眉头:“我们的产品使用寿命更长,精度更高。”
“确实如此。”陆青阳点头,“但如果价格门槛太高,很多医院根本不会考虑,我建议,首批可以适当降低利润空间,等打开市场后再调整。”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双方就付款方式、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细节展开了拉锯战。
陆青阳时而用流利的英语直接交流,时而在关键处让翻译确保措辞准确。
中午休会时,周放低声对陆青阳说:“看来他们很看重这次合作。刚才施密特的助理私下说,我们是他见过准备最充分的中方企业。”
下午的谈判更加顺利。
最终达成的协议中,迈德公司同意首批产品降价百分之十,并提供完善的技术培训。
作为交换,陆青阳他们承诺第一年的采购量不低于约定数额。
签字仪式后,施密特握着陆青阳的手说:“陆先生,你让我改变了对中国商人的看法,你们既懂得国际规则,又了解本地市场。”
当晚,两人在外白渡桥旁的一家老饭店吃饭。
周放举杯:“这次多亏了你,要是让我一个人来,光是那些条款就能把我绕晕。”
陆青阳望着窗外灯火通明的浦东:“海市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不过京城有京城的机会,穗城有穗城的优势。”
“下一步打算怎么做?”周放问。
“先把这批设备引进到位。”陆青阳转着手中的酒杯,“我在想,或许可以在京城和穗城各建一个展示中心,要让医院接受新产品,光靠资料不够,得让他们亲眼看到实物。”
既然来到了海市,他也打算在这里逛逛,看看有啥机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