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海市发展(2 / 2)
他先去了市百一店。
这座位于南京东路的七层大楼,依然是海市最热闹的商业地标。
人流如织的柜台前,他注意到三楼的服装区虽然款式保守,但顾客购买力很强。
通过纺织局老陈的关系,他见到了市百一店的楼层经理。
在经理室泛着茶渍的办公桌前,陆青阳开门见山:
“我们茉莉牌想在商场设个专柜,不要最好的位置,靠楼梯口那块转角就行。”
经理推推眼镜:“转角那边人来人往,但面积不大……”
“正好做精品陈列。”陆青阳从公文包里取出几件样衣,“这是我们准备的新款,用的是进口设备锁边,扣子都是专门定制的。”
经理摸了摸衬衫的贝壳扣,又翻看内衬的做工,神色缓和许多:“做工确实讲究,不过租金方面……”
“租金按规矩来。”陆青阳微笑,“另外我们每月提供三款独家款式,只在市百一店首发。”
这个条件打动了经理。
在服装款式雷同的当下,独家款式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拿下市百一店后,陆青阳又把目光投向淮海路上的妇女用品商店。
这里风格更雅致,来的多是讲究穿着的熟客。
他看中了二楼临窗的一个位置,这里光线好,还能看到街边的梧桐。
“这里要做成开放式的陈列,让顾客能直接触摸到面料。”他对商店负责人说。
同时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每周更换橱窗陈列,让路过的人每次都能看到新款式。
店铺装修也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陆青阳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得不找更多的帮手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他还要赶回京城那边,便拜托周放在找几个靠谱的人负责海市这边的装修。
而他则是准备再去买一些海市特产。
年关将近,海市的街头也透出几分节前的忙碌。
陆青阳抽出一个上午,特意去了趟淮海路上的全国土特产商店。
店里人头攒动,玻璃柜台里摆着各色海市特色的吃食。
他仔细挑选着:给沈茉称了两斤城隍庙的五香豆,用油纸包得方正;给孩子们买了老大房的鲜肉饼,虽然凉了,但带回去烤烤一样香酥;又挑了几盒杏花楼的糕点,铁盒上印着精致的图案,过年摆在桌上也体面。
最后,他走到糖果柜台,要了两斤大白兔奶糖和一包金币巧克力,金灿灿的糖纸看着就喜庆。
想到家里老人,他转身又去了南京路上的食品一店,买了些松软的三阳苔条饼和邵万盛的糟香鱼干,这些都是京城少见的风味。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便乘坐飞机回到了京城,正好是二十九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