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兰州持枪劫钞大案:一场亏本的“买卖”(1 / 2)
1995年8月22日下午,兰州城郊崔家崖的马路上热浪蒸腾。
一辆白色运钞车正按日常路线行驶,司机熟练地减速、转弯。突然,后方一辆红色桑塔纳轿车猛踩油门超车,随即一个急转横拦在运钞车前!
桑塔纳车门猛地打开,跳下一个黑衣黑裤、头戴青面獠牙黄毛面具的悍匪。他端着一把长枪,如同索命恶鬼,对准运钞车驾驶室扣动扳机——
“砰!”枪声撕裂午后的宁静。运钞车司机惊慌之下猛打方向盘,车辆失控侧翻,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车内押运员拼命爬出车厢,一人被卡在变形的驾驶室里,情急之下屏息装死。蒙面悍匪疾步冲到车旁,一把抓起车内黑色旅行袋,跳回桑塔纳扬长而去。
从逼停到劫钞逃离,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什么人如此猖狂,光天化日之下抢劫银行运钞车?警方能否迅速破案?这场震惊甘肃的劫案,还要从两个“二进宫”的失足青年说起……
失足青年:从偷窃到劳教的堕落之路
赵喜山,时年33岁,家住兰州市城关区南砖瓦窑家属楼。幼年随父母从会宁迁至兰州,从小厌学,终日与街头混混厮混。起初只是小偷小摸,后来渐渐不满足于“小打小闹”。
1981年冬,19岁的赵喜山路过当地“万元户”老王宅院,眼见高墙大院,心生邪念:“他凭什么这么有钱?我要是拿走他的钱,不就成有钱人了?”
当夜,他翻墙潜入王家,趁着一家人熟睡,盗走现金一万余元及金银首饰、名牌手表若干。
得手后,他戴着金项链、名牌表在伙伴间招摇,享受着从未有过的“羡慕目光”。这种虚荣的满足,让他迷失在犯罪的快感中。
案发后,警方根据线索迅速锁定赵喜山。他被追缴赃物,判处劳动教养三年。
然而劳教生活并未让他悔改。1983年3月,他趁探亲假连续盗窃五辆自行车;1984年刑满释放不久,又因余罪被城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在劳教所,赵喜山结识了小他两岁的陈吉元。陈吉元16岁时因偷盗电缆被劳教一年,释放后卷入斗殴,持刀捅人致伤,又因故意伤害罪获刑一年。
两个“二进宫”的狱友一拍即合,赵喜山为“大哥”,陈吉元做“二弟”。在狱中,他们常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谋划着出狱后“干票大的”。
出狱合谋:从牢骚到劫钞的疯狂计划
出狱后,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赵喜山在洗车行打工,累死累活赚不到几个钱;陈吉元种地兼打零工,收入微薄。两人常聚在一起借酒浇愁,抱怨社会不公。
一次酒后,赵喜山压低声音说:“二弟,咱抢运钞车吧!干成一票,后半辈子就妥了!”陈吉元闻言一惊:“这可是掉脑袋的买卖!”
赵喜山却胸有成竹:“枪我去搞,车咱们抢一辆。我动手,你开车接应。成了就富贵,败了…也比现在强!”陈吉元犹豫再三,最终被“富贵险中求”的妄念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