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物资车来了(1 / 2)
“班长,这书还能要吗?”
他举着本湿透的《语文》课本,封面上的小红花已经泡成了模糊的粉色。
“能要。”李想接过课本,小心翼翼地翻开。
“等晒干了,找老乡借胶带粘起来。”
小陈看见教室角落有个铁皮文具盒,赶紧走过去,用工兵铲撬开变形的盒盖。
里面躺着支断了笔尖的铅笔,笔杆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勇”字。
“这准是个爱学习的娃。”
李想摇摇头,笑了。
“小时候我妈看我上课听没听课,就看我的橡皮。”
“要是我橡皮被我抠的一块一块的,那准是上课没听课。”
康东问道“所以你爸和你妈会男女混合双打吗?”
“净提点子让我不开心的事。”
李想蹲在旁边,用袖子擦文具盒上的泥。
“等清理干净了,咱们给小朋友送到家去。”
突然,他的手顿了一下。
“额……小朋友不会心里暗暗的骂咱们吧。”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易扬站在小学的旗杆下,看着战士们把淤泥里的国旗捞出来。
国旗被泥水泡得发沉,边角还沾着碎玻璃,但它依旧红得耀眼。
“找根竹竿升起来。”
易扬的声音有点哑。
清晨六点,村口传来卡车的轰鸣声。
第一批救灾物资到了,大米、面粉、矿泉水堆在刚清理出的空地上,像座小山。
易扬站在物资堆旁,看着村民们和战士们手递手传递物资。
想起满广志说的“战争年代,手递手的接力能救命”。
“张大爷,您领二十斤大米。”
李想在登记本上画了个勾,把粮袋往老人肩上扛。
张大爷摆摆手:“给隔壁王寡妇多留点,她家男人走得早,俩娃正长身体。”
李想愣了一下,在王寡妇的名字后加了个“+10”。
康东抱着箱矿泉水往孤儿家送。
十二岁的姐弟俩住在塌了半面墙的屋里,姐姐正用破碗给弟弟喂雨水。
“别喝那个!”康东赶紧拧开瓶矿泉水,递到小男孩嘴边。
“这是干净的。”
姐姐突然“扑通”跪下了,眼泪混着脸上的泥往下掉。
“哥哥,俺爸妈……俺爸妈还没找到……”
康东赶紧把她扶起来,粗糙的手掌擦着小姑娘的脸。
“别跪,别跪!俺们还在找,一定能找到!”
他把整箱水放在屋里,又从背囊里掏出最后两块压缩巧克力,塞给小男孩。
“吃这个,有力气等爸妈。”
易扬正在指挥战士们搭建临时灶台。
炊事班的老周正教几个妇女蒸馒头,大铁锅支在石头上,柴火噼啪作响,白雾裹着麦香飘出老远。
“旅长,您尝尝?”
老周用筷子夹起个刚出锅的馒头,烫得直甩手。
易扬接过来咬了一口,烫得直哈气,眼里却笑出了泪:“比咱们炊事班做的香。”
突然,通信兵跑过来。
“旅长,村西头发现个地窖,里面有七个老人!”
易扬扔下馒头就往那边跑,李想和三班紧随其后。
地窖口被塌下来的横梁堵死了,只能容一个人趴着进去。
“我来!”
易扬身边的赵磊主动请缨。
他趴在地上,用手刨开碎砖,胸口蹭在尖锐的钢筋上,作训服被划破,渗出血来。
“里面有人吗?”
他对着洞口喊,里面传来微弱的咳嗽声。
他往里爬了两米,终于看见七个蜷缩在角落里的老人,最小的七十岁,最大的九十岁,都饿得嘴唇发白。
“别慌,我们救你们出去!”
赵磊用军刀割断缠绕的电线,王鹏在外头递进来捆好的救生绳。
“把绳子系在腰上,我们拉你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