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新兵连,我被直招进特种部队 > 第468章 大动静

第468章 大动静(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快!”

他招呼大家,“用头盔接,往医疗点送!”

战士们立刻解下头盔,跪在泥里接水,雨水顺着帽檐往下流,混着汗水滴进水里。

凌晨两点,直升机的轰鸣声划破雨幕。

易扬站在临时停机坪上,指挥战士们用手电筒打信号。

医疗专家带着药品冲下飞机,林护士赶紧迎上去。

“孩子开始抽搐了!”

专家立刻冲进帐篷,易扬站在外面,听见里面传来孩子的哭声,心揪成了一团。

雨越下越大,李想和战士们顶着雨往医疗点送山泉水。

王鹏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在泥水里踩出串串血印,却硬是没吭声。

“快到了!”

李想回头喊,看见赵磊的头盔已经被泉水装满,正用手护着,怕洒出来。

帐篷里,专家终于出来了,摘下口罩说。

“没事了,是急性肠胃炎,不是传染病,用干净水输液就行。”

易扬松了口气,后背的衣服已经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他看着战士们端着头盔往里面送水,突然觉得头盔,比任何奖杯都珍贵。

雨停时,天快亮了。

医疗点的帐篷里,孩子的烧退了,妈妈抱着孩子,对着战士们不停地鞠躬。

第十天清晨,红光村的上空终于彻底放晴。

阳光像金色的瀑布,浇在废墟上,也浇在战士们和村民们的笑脸上。

易扬站在村委会的废墟前,手里拿着张图纸。

这是旅部连夜赶制的重建规划图,上面标着学校、医院、村委会的位置,还有条宽宽的马路,通向外面的世界。

“乡亲们,”

易扬举起图纸,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全村,“这是咱们红光村未来的样子!”

村民们围过来看,张大爷指着图纸上的学校。

“这楼,比原来的高?”

易扬点点头。

“三层,抗震的,还有操场和图书馆。”

王寡妇的大女儿指着幼儿园的位置。

“这里有滑梯吗?”

易扬笑了:“有,还要建个秋千。”

李想带着三班在平整学校的地基。

推土机开过,留下片干净的黄土地,王校长拿着尺子,在地上画着教室的位置。

“这间是阅览室,要朝南,采光好。”李想帮她扶着尺子。

“校长,您放心,我们一定盖得结结实实的。”

赵磊在帮张大爷修渔船。

渔船被拖到滩涂上,战士们用木板补好裂缝。

王鹏正往上面刷油漆,是从救灾物资里找到的,蓝色的,像大海的颜色。

“大爷,”

赵磊拿着锤子敲钉子。

“等修好了,您带我们出海打鱼吧?”

张大爷笑得合不拢嘴:“好!让你们尝尝刚出水的鲅鱼!”

易扬在临时安置房前,给孩子们发新书包。

粉色的、蓝色的书包堆在地上,像堆小蘑菇。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挑了个粉色的,突然举起手里的画。

“叔叔,这是我画的新家。”画上有红屋顶的房子,有飘扬的国旗,还有好多穿迷彩服的小人,正笑着往车上搬东西。

“画得真好。”

易扬蹲下来,看着画上的小人。

“等我们走了,会有新的叔叔来帮你们盖房子。”

小姑娘突然问:“你们还会回来吗?”

易扬摸了摸她的头:“会,等学校盖好了,我们来参加开学典礼。”

下午,195旅接到了撤离的命令。

村民们早早地等在村口,手里捧着鸡蛋、花生、晒干的海菜,往战士们手里塞。

王寡妇的小儿子抱着李想的腿,不肯撒手。

“叔叔,不要走……”

李想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塞到他手里。

“叔叔还会回来的。”

易扬站在队伍最前面,看着村民们的笑脸,突然对着他们敬了个军礼。

张大爷也举起手,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阳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闪着光。

“都回去吧,”

易扬的声音有点哑。

“好好过日子,等我们回来吃新学校的开学典礼喜糖。”

车队缓缓驶出红光村时,李想回头望去,看见村民们还站在村口,像片不肯倒下的树。

临时课堂的方向,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少年强则国强”的调子,顺着风飘过来,钻进每个人的心里。

这场救灾,他们不仅救了人,更接住了无数个沉甸甸的希望。

这些希望,会像种子一样,在这片被雨水浸泡过的土地上,长出新的春天。

第二天,他们在东口市的营区内像往常一样驻扎。

一切好像归于了平静。

看似,他们将要度过一个平静期。

毕竟都不在塞北驻扎了。

这只草原狼不在草原上,怎么能发挥出他全部的实力?

可是易扬不知道,全旅的官兵也不知道。

上级正在安排一个更大更宏伟的大规模的演习。

这场演习的规模空前浩大。

多兵种协调,全域作战,各旅协同作战,统一调配。

从不同的驻扎地开赴朱日和训练场。

将会展开为期两个多月的全地域、全时节、全过程对抗厮杀 。

其中,涉及陆空联合作战,陆航两个旅,两个重装合成旅,两个中型合成旅,两个炮兵旅。

还有两个防空旅。

这是中部战区的八十一集团军和北部战区八十集团军的强强对话。

…………………

军委作战指挥中心的全息沙盘亮着冷白的光,将塞北草原的地形数据投射在半空中,连每一道沟壑的海拔差都精确到米。

中部战区参谋长敲了敲沙盘边缘,激光笔的红点停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的核心对抗区。

“先定时间窗口。”

他抬眼扫过围坐的将领,目光最后落在两位军长身上。

“马宝川,你81集团军从各个营区机动过去,需要多久?”

马宝川笔挺地坐在椅上,军绿色作训服的肩章衬得他眉眼锐利。

他指尖在膝头的平板电脑上划了下,调出预设路线图。

“报告参谋长,重装合成旅走G6京藏高速转省际战备路,摩托化行军需38小时。”

“陆航81旅分两批次转场,首批武装直升机群4小时可抵达预定空域。”

“若定在5月12日0时发起机动,13日14时前能完成全部部署。”

对面的80集团军军长李建峰当即抬手。

“我们有不同意见。”

他身边的作战参谋立刻将一份气象数据同步到沙盘屏幕上。

“5月中旬锡林郭勒盟的沙尘暴预警概率达42%,陆航部队转场风险系数超阈值。”

“建议推迟至5月15日,避开风沙窗口期,同时给炮兵80旅留出阵地构筑时间。”

“他们要在草原洼地布设反装甲雷场,冻土解冻期作业效率会降30%。”

(最近要忙着开新书啦!希望猫猫的新书,大家多多支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