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小学参访(2 / 2)
这也幸亏有农会顶着,不然家里恐怕揭不开锅。
高有书知道周会长是想让几千个流民有口饭吃,这次带队来的第一站就是高岗镇,视察流民安置后续情况。
见周会长亲口作保,便大胆道:“诸位,咱周会长一口唾沫一个钉,我再承诺,各商号来高岗镇建厂,路保通,水也保通,县里再出钱为各厂免费打一口井。”
众商贾听了心里已是极为意动,但自己毕竟是掌柜和主事,此行只能来勘察,还要回去报与东家作主。
只有鲁善谨有作主之权,他见如此,也不再比较,当即决定。
“周会长,高会长,县尊,我昌荣号愿在此宝地建琉璃厂,铺面也建个十间吧。”
其实这决定,前几日就已和鲁世任沟通拍板,只是鲁世任交待要多对比几县,最重要的是要能结交周怀民。
高有书听了昌荣号大掌柜当机立断,亲口答应,赶忙道:“择日不如撞日,咱们就借用于校长的公舍,签订商契如何?”
高有书接待了好几波商贾,总算召到第一个大商,其他小商都是抠抠搜搜,要么只想来进货,要么答应有铺面了再来开店,要么就在晨光镇建一些河沙厂、制墨厂,可以随时跑路的这种,并不敢出钱建设。
纺纱厂都没有人承建。
主要还是担忧兵乱,刚砸下去几千两,顷刻间就覆灭。
鲁善谨、高有书在众人见证下,签订了偃师县昌荣琉璃厂及街道建设的商契合约。
鲁善谨心道,都传言农会这里如同金矿,来了就能挣钱,果然如此。
前日在杨家庄,已与商务院签订了大宗羊毛采买商契,随即就被干事带到偃师农会。
现在方圆百里的棉花价,受农会市场的虹吸,收购价急剧上涨,虽然有大商贾闻到鱼腥味,从湖广、江浙远路运过来生棉,但加上运输成本,利润就微薄了,而且受制于匪患,运货量太少,远远不够各纺纱厂的原料供应。
周怀民这才开始布局羊毛纺织产业,作为棉花不足的补充。
洛阳曹记商行自从上次采买了货物出发,都走了一个月,还不见消息。
周怀民看着高有书美滋滋的收起商契,拱手笑道:“鲁掌柜,恭喜发财!”
鲁善谨颔首而笑,拱手回礼:“恭喜发财,恭喜发财!”
在场各人互相拱手致意,恭喜发财、财源广进声不绝于耳。
夏士誉见状心里乐了,这周会长真他娘是个人才,前些日在安置大营和士子们辩驳人权,书生意气,仪表堂堂。
现在又成了生意人,和这些商贾们互相发财,铜臭味满满。
而且看得出来,他从内心一点都不排斥这些商贾,反而极其重视商业。
一旁的粮商谭经,看得心头火热,但他财力不足啊,只能眼馋姓鲁的拿下琉璃厂。
他问道:“周会长,我没有鲁大掌柜这般财力,但也想在咱们这里办个厂,咱们这边的营商环境是真好,可纺纱厂、陶瓷厂都饱和了,煤球厂只适合小作坊,工具厂又不让我们这些外商创办,高会长给我推荐的肥厂,我心里没谱,这个肥厂真能挣钱?村民们可是人人会堆肥啊。”
周怀民听周怀祺介绍了谭经,拱手笑道:“谭掌柜,咱们农事院长最近忙的很,今日没来,我给你讲讲这肥厂的好处,咱算一算肥厂的利润,这个是门好生意。”
一旁的格物院院长苏绍喜插话:“咱们这肥,可是有新工艺在里面,肥效比村民自己堆的高。”
周怀祺点了点头,承诺:“这是咱周会长最头疼的事,谁开了肥厂,以后谁就有新工艺采买优先权。”
谭经见众院首轮番推销,心里微微震惊,堆个肥而已,至于么,那可是琉璃啊,也没见这些农会头领这么上心。
“哦?周会长,诸位,不妨说说看,这肥厂如何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