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 第180章 朝会

第180章 朝会(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国不可一日无主,太上皇重新登临帝位,主持朝政,以稳固江山社稷,朝臣之心。”

“这段时间,京营负责维持京师秩序,如有趁机作乱者,立斩不赦。”

贾琅这一番话说完后,

好好好,还真是老太太钻被窝,给爷整笑了。

这都哪跟哪啊,你们编个故事都不愿意编的合理一些是吧。

沈家和小越侯也就罢了,他们犹豫家族出身天然就站队了,注定你死我活。

可开国四王、忠顺亲王他们,怎么可能参与到夺嫡之争呢。

特别是忠顺亲王,他支持夺嫡能有好处。

他已经是亲王了,就算是支持皇子夺嫡成功,也是封无可封,总不能把皇位让给他吧。

要是这么大度,也不会有夺嫡这回事儿了。

贾琅的话很明显满是破绽,但也无人敢提出任何异议,而是在等着下文。

在贾琅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后,太上皇接过话茬后说道。

“方才宁国公所言,诸位臣工想来都已经很清楚了。”

“朕已过古稀之年,自知天命不永。”

“国无储君,如失栋梁。”

“今日,朕便要为我大夏确立储君人选。”

“来人,传旨吧。”

一旁的内侍随即取出圣旨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绍膺鸿业,统御万方,夙夜兢兢,惟宗社之重,储贰为先。”

“宁国公贾琅,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孝友温恭,仁明睿哲。幼承庭训,通经史之奥;长习戎机,谙文武之韬。”

“其本系义忠亲王之后,因遭奸人迫害,流落在外。”

“今复其天家之名分,立为皇太孙,授以金册金宝,入主东宫。”

“另授其监国之责,持传国玉玺,升座文华殿。”

“内外臣工,务竭忠辅翼,共襄隆平。”

“休得辜恩逆旨,有负朕意。”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内侍念完了圣旨后,整个殿中顿时鸦雀无声,一群朝臣眼珠子瞪得溜圆看向龙椅上的太上皇,眼神复杂至极。

很快,邕王就跳了出来愤怒看向贾琅怒斥道。

“大胆逆贼,你居然敢挟持陛下,冒认皇亲身份,窃居大夏江山,此等行径,人人得而诛之。”

“还不快快跪下受缚,否则天下大军响应,入京勤王护驾,管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贾琅听后嘴角轻轻一挑,并未说什么,只是淡淡看了邕王一眼,给他的全族判了一个死刑。

而文官队列之首,萧钦言此时心中的震惊难以言喻。

此时的萧钦言才算是明白了,贾琅一直在图谋什么。

难怪当初自己和贾琅因为威胁自己之事对峙之事,贾琅是如此的不屑一顾。

萧钦言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做个首辅,最好还能独掌内阁做个权倾朝野的权臣,这就已经是萧钦言最大的期望了。

结果贾琅倒好,居然不声不响把京师的军队全都渗透了,还不知用什么手段说服了太上皇,让太上皇给他安排了一个皇亲的身份,直接对皇位下手了。

至于说挟持太上皇,萧钦言并不这么觉得。

毕竟太上皇都是黄土埋到了脖颈的人了,他还有什么畏惧的呢。

虽然不理解太上皇为什么愿意帮助贾琅,不过这不重要。

萧钦言很清楚,事情到了这一步,自己除了配合贾琅,压根就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搞清楚形势之后,萧钦言当即站了出来指着邕王怒骂道。

“邕王,你大胆,陛下驾前,居然敢如此颠倒黑白。”

“陛下英明睿智,岂会搞不清楚皇家子嗣的身份,更别提被挟持了。”

“诏书写的明明白白,你非但不跪下拜见储君,居然还敢公然质疑陛下,质疑诏书。”

“怎么,你是觉得陛下绝嗣才好,如此你才有机可乘,能够窥测神器嘛。”

“你这乱臣贼子,我萧钦言与你不共戴天。”

林如海看到眼前这一幕都愣住了,不是哥们,你什么情况啊,我还没帮我未来女婿说话呢,你怎么就跳出来把我的词都给说了啊。

眼看着头功没了,林如海也是赶忙站出来附和说道。

“陛下,萧相所言,臣也附议。”

“邕王狼子野心,眼看着陛下寻回直系血亲,染指帝位无望,居然敢如此中伤陛下,实在是可恨。”

“请陛下褫夺邕王王爵,贬为庶人,以正视听。”

林如海和萧钦言两人,一位首辅,一位次辅,居然不约而同站出来支持贾琅,这让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此时众人心中充满了对天佑帝的鄙视。

亏得你天佑帝整天以善于权谋自居,天天搞什么平衡,防备文武合流。

你倒是防了一个六饼啊,首辅次辅居然都和京师最大的军头宁国公搞在了一起,你可不可悲啊。

邕王面对着萧钦言和林如海的指责,整个人气的脸色涨红。

“你们,你们居然也跟贾琅逆贼是一伙儿的。”

“好啊,你们为了谋夺我大夏江山,还真是处心积虑啊。”

“应国公,应国公,你说句话啊,你难道要坐视乱臣贼子乱我大夏国邦嘛。”

武将队列之中,应国公此时不由得一阵头皮发麻。

但这个时候,应国公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走到殿中,面向太上皇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皇家子嗣身份确认何其重要,臣想您对于宁国公乃是义忠亲王子嗣之事一定是做了详细分析的。”

“为了确保我大夏江山传承,同时也为了靖浮言,安人心,老臣斗胆请您明示佐证宁国公身份的证据,如此也能确保宁国公顺利继位,免遭非议。”

龙椅之上,太上皇微微点头后说道。

“应国公所言老成谋国,甚合朕心。”

“朕这里有义忠亲王临终前绝笔书,上面详细写明了巫蛊案的真相,同时也写明了宁国公的身份。”

“即刻着翰林院的老人儿来,配合义忠亲王其他手书笔迹,查验这份绝笔书真假,宁国公的身份,自然可大白于天下。”

眼看着太上皇这般淡然。

邕王都不由得愣了一下,而后便是浑身颤抖。

不会吧,难道不是太上皇被挟持了,而是宁国公真的是义忠亲王的子嗣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