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 第116章 富贵还乡

第116章 富贵还乡(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看着金陵六房的族人,贾琅心中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在此之前,贾琅对这句话没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

在这一刻,贾琅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金量。

贾琅微微颌首后道。

“族老免礼,族人们免礼。”

“贾琅初回故土,有劳各位族人亲迎。”

“今晚我在祠堂设宴,款待各位族亲。”

“代行族老,劳烦头前引路,带我前往祠堂,祭祀先祖吧。”

贾代行赶忙点了点头,随后带着贾琅上了马车。

贾氏一族的族人们簇拥着车驾,浩浩荡荡便往贾氏一族祠堂去了。

贾氏一族在京师宁国府也有一座祠堂,主要是为了方便在京的贾氏一族族人祭拜。

但贾氏一族祖籍金陵,所以论及根本,祠堂还是在金陵的贾家。

宁荣二府之中,宁国府乃是贾氏一族长房,所以祠堂自然也在金陵宁国府六房之中。

伴随着盛大的祭祖活动,整个金陵城都知晓了,宁国公贾琅回乡之事。

祭祖礼仪很是繁杂,从贾琅到达祠堂到祭祀完毕之后,足足四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了。

此时金乌西垂,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整个宁国府金陵六房的族人齐聚于此,足有上千人在此一同用宴,场景声势很是浩大。

主桌上,贾琅端坐主座,贾代行陪坐一旁。

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贾代行看向贾琅试探问道。

“家主此番返乡,不知打算在金陵待上多久啊。”

贾琅听后微微一笑道。

“我多年居于京师,回到祖籍,本该多待一些时日,但奈何肩负重任,也不可久留。”

“在金陵顶多也就待个五六日吧,待祖坟棺椁迁移完毕之后,我便会随船一起返回京师了。”

“此番回乡,见我贾氏一族如此兴旺,我深感欣慰。”

“特别是看到族中孩童,便不由得想起自己幼年读书习武的时光。”

“我打算为族中添置一万亩族田,一应所得,用在族中幼童习文练武之上。”

“代行族老德高望重,来主持此事再好不过。”

贾代行一听欣喜过望,赶忙拱手行了一礼道。

“多蒙家主信任,老朽不才,一定将这些佃租全部用在族中幼童身上,让我贾氏一族人才辈出。”

也不怪贾代行如此兴奋,要知道,贾琅出手就是一万亩良田,这可是十几万两银子。

一万亩良田一年佃租可得粮约八千石,换成银子就是三四千两。

宁国府金陵六房的幼童也不过一二百人,人均一个人能花到二十两银子一年,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这笔银子都能覆盖了。

在贾珍执掌宁国府的时候,宁国府穷的都要尿血了,别说支持分支族人了,不从分支族人身上薅羊毛都是万幸了。

有了这笔银子在,宁国府金陵六房就算是搞人海战术堆也要堆出几个进士来。

而这些人出自贾氏一族,天然就被打上了贾琅的标签,日后都会是贾琅在朝中的助力。

这就是宗族之间天然的关系。

看着贾代行这般激动,贾琅风轻云淡道。

“代行族老不必如此。”

“我此番回乡,除去支援族学外,还打算从族中挑些才俊随我入京。”

“族中若有武艺过人或有一技之长者,都可以前来面见于我。”

“只要有才能,我都会大力扶持的。”

贾代行此时只觉得自己激动的都要昏过去了,这叫什么,这不就是想什么来什么嘛,想吃冰下雹子。

贾代行当即大包大揽道。

“家主放心,老朽一定协助家主操办好此事。”

在一片欢快的氛围之中,今日的晚宴结束了。

晚上,金陵薛家府上,薛宝钗正与母亲薛王氏一起聊着天。

薛宝钗看向母亲有些疑惑询问道。

“母亲,都这般光景了,怎么还不见大哥回来啊。”

“大哥该不会又去找那些狐朋狗友鬼混去了吧。”

薛王氏摆了摆手道。

“放心吧,你大哥今日去你王仁表哥家中了,也许两个人喝多了,住在那也不稀奇。”

听到这里,薛宝钗微微点头后道。

“这就好,这就好。”

“母亲,这些时日你可要好好约束我大哥,千万别让他到处乱跑。”

“宁国公返乡祭祖,人已经到了金陵。”

“我听人说,今日声势浩大至极,金陵知府前去拜会,都被拒之门外了。”

“大哥素日里在金陵张狂惯了,可别犯到宁国公手里,否则的话,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薛王氏笑了笑道。

“看你说的,你大哥又不傻,好端端的,他去招惹宁国公做什么。”

“再说了,宁国公那种大人物,跟你大哥过不去,他不怕人家看笑话啊。”

眼看着母亲一副并不在意的模样,薛宝钗赶忙郑重说道。

“娘,女儿不是在跟您开玩笑。”

“宁国公跟荣国府不对付,特别是跟姨母,矛盾很深。”

“为此宁荣二府都分宗了,金陵的贾氏一族也是一分为二。”

“您可千万别不当回事,要真的出事了,到时候咱们哭都哭不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