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晋升卓越,八级钳工!(1 / 2)
蜀城分校。
精密测量实验室内。
此刻空气都带着一种紧绷的专注感。
倪元士带来的黑色长方体,双手捧着,在警卫看护下,小心翼翼安置在特制的,消除环境干扰的恒温基座上。
通体黝黑,表面光滑得仿佛能吸收光线,只是静静放在那里,散发出一种稳定到令人心悸的场,代表着绝对精度。
就是陆羽给的这块黑色长方体,让汉城科技大学多个研究项目,快速腾飞。
倪元士他们越是研究越是对其心悸。
早已申请了最高级别的保护。
而且,绝对禁止离开大夏。
陆羽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随手从基座上拎起来,吓了倪元士一跳。
“哎,你小心点,别摔着了。”
“能摔坏?不是都留不下划痕吗?”陆羽看向胆战心惊的倪元士。
“那你也得小心点,别磕坏了!”
“放心放心。”陆羽拿着黑色长方体匆匆前往工业母机项目组车间。
在此之前。
各项目组面临的最大难题。
就是精度基准。
高精度加工离不开高精度测量。
而,他们拥有的最好测量设备,其本身的精度,以及长期稳定性。
在面对工业母机那种变态级的要求时,也会显得力不从心。
更不用说,不同设备之间测量结果都存在微小偏差,让研发人员找不到标准。
但现在,不同了。
陆羽直接走进车间下令。
以这个黑色长方体表现出的,超乎想象的物理稳定性作为工业母机的基准。
“……所有参与核心部件制造测量的设备。”
“无论是三坐标测量机、激光干涉仪还是圆度仪,都必须首先与这个黑色长方体进行比对和校准。”
“……如果测量出来的数值和它有冲突,那就是设备出了问题。”
“这就是你们一切工序的基准!”
王建刚他们虽然不明白校长拿进来的黑色长方体是什么。
但,他们不傻。看看那些荷枪实弹,片刻不远离黑色长方体的警卫。
这东西。
绝对不简单。
轰轰烈烈的制造再度开启。
“老王,你们组那个主轴套筒的内孔数据,用三号机复测一遍!”
“刚才比对基准,发现三号机的Z轴有0.02微米的漂移!”年轻的技术员拿着刚打印出的校准报告,冲着王建刚喊道。
“知道了!马上重新测!”王建刚洪亮的回应,脸上没有丝毫不耐,反而带着一种兴奋。
有了这绝对可靠的参照物,之前许多纠缠不清的精度争议迎刃而解。
测量数据变得可信,加工过程有了明确的追赶目标,进展自然快起来。
虽然依旧困难重重,但至少方向清晰了,大家知道劲儿该往哪里使。
倪元士站在车间门口,看着里面忙碌而有序的景象,看着那些围在黑色长方体周围,拿着设计图,眼神灼热,不断记录调试设备的年轻面孔。
恍惚间,仿佛穿越了时空。
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在那条件远不如现在的实验室里,和同事们为了一个技术指标,熬夜攻关、争得面红耳赤。
最终成功后,抱在一起欢呼的场景。
那种纯粹为了技术突破而燃烧的热情,那种团结一心,不计得失的干劲。
倪元士,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
令他也没想到,在这所偏重于技能培训的分校,在陆羽掀起的这场看似疯狂的工业母机攻坚战中。
竟再次感受到了这种久违的氛围。
“了不起啊……”倪元士喃喃自语,花白眉毛下,眼神中充满感慨。
……
与此同时。
专门负责高刚性床身结构与导轨安装的项目组,此刻的气氛越发热火朝天。
王建刚脱掉了外套,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背心,古铜色皮肤上挂满汗珠。
手里拿着特制的,镶嵌着金刚石微粒的刮研工具,正俯身在一块巨大的,已初具雏形的机床的床身导轨面上,小心的进行着最后精加工。
只见,王建刚动作沉稳精准,带着种独特的韵律,有种和谐的节奏感。
每一次刮削,他的力度、角度、轨迹都仿佛经过精密计算,发出细微悦耳的“沙沙”声。
在王建刚周围,几名年轻学生紧张的看着,大气不敢喘。
有的负责递送工具,有的负责用电子水平仪检测,与靠在黑色长方体基准上校准过的直线度测量仪实时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