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大婚?老朱真是算计好了一切!(1 / 2)
暖阁内的喜庆氛围还未散去,马皇后握着张氏与苏氏的手,正细细叮嘱着婚后事宜。
朱元璋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既然正妃侧妃都已选定,索性就把喜事办了。诸王如今都在京城,元宵佳节又是团圆日子,正好举国同庆。”
这话像一道惊雷,炸得朱高炽瞬间僵在原地,刚舒展的眉头又拧成一团,脸色肉眼可见地泛绿:“老逼登,你这……这也太急了!婚礼的仪仗、聘礼、宴席都没准备,传出去岂不是乱了礼法?再说,我和雄英连给未来王妃家下聘的流程都没走,哪有这么仓促的道理?”
他一边说一边给朱雄英使眼色,盼着兄弟俩能一起劝劝,可转头却见朱雄英也一脸怔忪,显然也没料到祖父会如此雷厉风行。
“礼法?准备?”太子标从屏风后走出来,语气幽幽,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红册,“去年父皇就怕你们俩总拖着婚事,早让礼部按皇孙大婚的规格筹备了。聘礼单子、宴席菜单、迎亲路线,连新房的陈设都早已备好,就等你们选定正妃,即刻便能启动。”
他将红册递到两人面前,翻开的页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细节,从仪仗用的马匹数量到宴席上的菜品名称,甚至连宾客的座位安排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朱高炽和朱雄英凑上前一看,彻底傻眼了。
原来从去年开始,皇室就悄悄为他们的婚事铺路,他们满心以为能靠“国事繁忙”拖延,却没想到全家人早就布好了局,只等他们“落网”。
“就算筹备好了,也不用这么赶吧?”朱高炽挠了挠头,语气里满是无奈,“元宵距今只剩不到十天,连给王妃家上门商议的时间都不够……”
说实话,他倒不是反对包办婚姻,在这大明王朝,想要自由恋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过毕竟是自己的终生大事,那也不能办得太过仓促儿戏了啊!
朱元璋没接话,只是上前一步,重重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
指尖传来的力道带着几分沉重,朱高炽抬头时,正撞老朱眼底难以掩饰的悲痛——那眼神里没有往日的威严,只有对亲人的牵挂与不舍。
刹那间,朱高炽心头一震,所有的抱怨与抗拒都烟消云散:马皇后的病体日渐虚弱,祖父急于办婚事,哪里是赶时间,分明是想让马皇后亲眼看到两个爱孙成家,了却她最后的心愿。
“办!怎么不办!”朱高炽猛地攥紧拳头,转头拉过朱雄英的胳膊,放声大笑,“元宵就元宵!咱俩一起大婚,要办得风风光光,让全天下都知道!不仅要举国同庆,还要让所有人也知道,咱们老朱家的喜事,要让四海之内都跟着热闹!”
朱雄英愣了愣,随即也反应过来,跟着笑道:“对!要办就办最热闹的!到时候让水师在江上放烟花,让京城的百姓都来观礼,咱们兄弟俩一起拜堂,一起给皇祖父皇祖母敬茶!”
朱元璋看着突然转变态度的两个孙儿,紧绷的脸庞终于舒展,转身时却悄悄抹了把眼角,只留下泛红的眼眶。
他知道,这两个孩子是懂他的,更懂马皇后的心意。
马皇后靠在软榻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没有点破这祖孙间的默契。她轻轻抚摸着袖口的绣纹,心中满是欣慰——有朱元璋这样体贴的夫君,有朱标这样稳重的儿子,还有朱高炽、朱雄英这样懂事的孙儿,她这一生,虽有遗憾,却也圆满。
消息传出,整个应天府都沸腾了。
礼部官员连夜忙碌起来,将早已备好的红绸、灯笼挂满皇宫与京城的主要街道;钦天监官员重新核对元宵当日的吉时,确保婚礼流程万无一失;内务府的宫女太监则忙着布置东宫与燕王府的新房,将提前绣好的喜被、喜枕一一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