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484章 用人新局

第484章 用人新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洪承畴疾步上前捡起宣纸,低头看了下内容,脸色大变,此诏一下,必然全军震动,此例一开,新六卫诸将必然人人自危。

可是他却说不出反对意见,朱慈炅未必会失将心,但必然更得兵心。这破事闹的——他强压惊慌将纸页转向同僚,另外三人瞬间僵如泥塑,孙传庭的喉结滚动,却发不出半点声响。

朱慈炅没有在意他们的反应,也无视参谋们在

“两件事,次辅年事已高,杨鹤军事能力朕有疑,朕需要一位得力的陕西督抚。其次,天汗部已经占领归化城,但他们的人数又增加了。

目前是孙应元督军事,他和黄得功、刘肇基都只会打仗,朕很不放心这三个莽夫。天汗部需要一个文官总督统领,并且将牧民分散安置,这件事要议议。”

这场会议其实在大明是非常罕见的,算是朱慈炅的创举,效果如何他不知道,但行而验之又没错。

这是第一次让小官来推荐高官重臣,反正朱慈炅已经腻歪了阁老们的骚操作。一条运河两个总督,当时什么也不说,下来之后他是越想越不爽。

欺负朕年纪小,不熟悉官场人事,朕有的是人熟悉。太祖又没有说不能以小荐大,打破你们用人的那些潜规则,什么狗屁门生故吏,按资排序,炅爷倒着来。

杨文岳眼前一亮,他事前就料中这事了,但没有料中有两个位置,而且推荐是推荐,朱慈炅未必会用。

他先前单纯的想把王在晋这个麻烦的兵部尚书支开,如今看来有亿点难,王在晋也就比孙承宗小四岁,他也属于“年事已高”。

朱慈炅不经意间其实已经定调,作为天工院近臣的他们,这都听不出来就可以回家了。朱慈炅想用的是正值壮年的实干派,而不是年事已高的官场祥瑞。

这个阶段的人非常难以推荐,这种准大佬肯定有自己的仕途规划,你这个推荐对人家未必是好事,搞得不好反而得罪人了。

王铎就是带耳朵来听的,朱慈炅事先也没有给他打个招呼,他老老实实的安静在旁观摩。四位参谋互相对视,却是一时谁都不好开口了。

朱慈炅半天没听到动静,忍不住抬头。孙传庭咬了咬牙,第一个上前一步。

“皇上,臣觉得南兵部左侍郎傅宗龙和北兵部右侍郎曹文衡比较合适。傅侍郎曾巡抚云南,有丰富的平乱经验。曹侍郎也曾主政山东,赈济灾民有力,也不缺军略。”

孙传庭的这个意见已经背离了事先商量的要拱王司徒,属于正经推荐。天工院参谋们虽然有弄权野心,但毕竟还是不敢,他们自己的位置都未必稳固。

朱慈炅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实际上这两个人都在他的候选名单了,不过这两个人都有部务主持,如果调任,肯定还要再调人入中枢,朱慈炅实际上更希望参谋们提出些他不知道的沧海遗珠。

朱慈炅又看向杨文岳,杨文岳看了眼孙传庭,略作沉吟。

“皇上,臣推荐前光禄寺卿李应魁和军事参谋孙传庭。李应魁曾是翰林院庶吉士,历官陕西参议、肃州兵备副使、陕西按察使,山西左右布政使,经验丰富。

伯雅曾指挥广济仓大战,与孙刘黄三人都熟悉,他适合主持天汗部工作,也更能贯彻陛下蒙古方略。”

朱慈炅和孙传庭都愣了一下,朱慈炅笑了,他的确没有考虑过孙传庭,这是灯下黑啊,他高兴的写下孙传庭的名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