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展望(2 / 2)
“到时候他们打散分别划到我等各自的部众。”
郭韶想了想道,“完事之后,你便去负责城墙上的守备吧。”
“是!”
南宫毅毫无意见,起码这个任务明显要轻松不少。
“校尉。”
这时候。
刘三忽然闯了进来,结果在看到南宫毅后不由点了点头道,“南宫都尉也在啊。”
“有什么事吗?”
郭韶直接问道。
“回校尉,不久前卧牛关附近县城的人私底下找到我们的人,说是想要依附献城,只希望我们不要派兵攻打袭扰周边的百姓。”
刘三神色严肃地回禀道。
“回头告诉他们,这事我做不了主,要等将军到来后才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
郭韶摇了摇头,到底还是有自知之明。
不过这风向确实转得够快的。
他们只是才拿下了卧牛关,附近的县城便果断抛弃了叛军投入到北境的怀抱。
但这种事情他说了不算,也没资格答应。
“是!”
“叛军方面呢?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郭韶继续问道。
“我们的人已经侦查出了百里之外,目前都暂时没有发现叛军的痕迹。”
刘三沉声道,“反倒是四处抢掠的贼寇遇到了不少。”
“贼寇?”
郭韶脸上都浮现出一抹诧异。
这是什么地方?这可是京畿地区,皇城脚下啊!
没想到还会有贼寇横行,换作以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是的,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些贼寇不像是寻常落草为寇的普通百姓,更像是豪强大族蓄养的私兵。”
刘三紧皱着眉头道,“因为这些贼寇的武器都相当精良,甚者还有人穿戴着甲胄,行进中都带着军队的性格,并且单从气质来看也不属于黔首百姓,更像是投过军的人。”
“这些贼寇大致规模如何?”
郭韶同样意识到了事情的不简单。
“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一两百人。”刘三毫不犹豫道,“而且我们的人还发现,不同贼寇之间似乎都是相识,彼此碰到后都没有发生过口角冲突,而是相互默契地散开。”
“……这京畿的吏治是彻底崩坏了。”
郭韶沉默片刻后不由轻叹了口气。
“校尉,这些贼寇我们该如何处理?放任不理还是深入调查?”
刘三可没有这么多的想法,他只想着该怎么对待这些横行无忌的贼寇们。
“让人记清他们的长相模样就不用理会了,到时候我会把这件事情禀报给将军,一切看将军决定如何处置。”
郭韶如今可没有闲工夫搭理这些贼寇,他真正且最大的敌人是叛军。
“报!”
突然。
大帐外响起了传令兵的声音。
“进!”
片刻。
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传令兵闯入了大帐,上来便直接说道,“校尉,南平关叛军已经献城投降,而将军也在数日前抵达南平关,不久后便准备率军南下攻取京城。”
“什么?”
“你说真的?”
一时间。
郭韶南宫毅刘三都齐齐出声。
其中郭韶反应最快,连忙便询问起了各方面的细节。
没过多久。
大帐都重新安静了下来,只是彼此脸上都洋溢出一抹喜色。
令他们兴奋的不是南平关叛军献城投降,而是将军不久后便要抵达卧牛关了。
……
“不愧是叛军的主力精锐,无论身体素质还是精神面貌都在山阳军之上。”
通往卧牛关的山路上。
薛云骑在马上缓缓跟着前方有条不紊快步行进的叛军兵卒。
能不能打仗,是不是精锐。
光从行军便能看出端倪。
至少在薛云看来,这些叛军将士呈现出来的气势与精神面貌确实要强于山阳军功家族麾下的军队。
“不管怎么说,他们前身都是大魏的禁军。”
回答薛云的人是卫超,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但他还是出现了。
因为卫超不打算留守南平关,而是准备前往卧牛关镇守。
在他看来,卧牛关显然比南平关的战略意义更高。
毕竟这可是京城的北面门扉。
“禁军么?”
薛云微微颔首道,“可惜本该保卫京城的禁军却成为了他人的屠刀。”、
这些叛军基本都来自锁龙关的守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确实是禁军不假。
可惜谁能想到,这些禁军却在关键时刻给予了大魏朝廷致命的一击。
“奈何他们却不是这么想的。”
卫超面露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之前派人和这些叛军深入接触过,对于他们的想法都有所了解。
在这些叛军眼里,薛云他们这些地方割据诸侯才是真正的叛逆!
因为无论薛云还是其他势力都完全没有把当今朝廷放在眼里,哪怕口号喊得震天响也改变不了他们分裂大魏相互攻伐的事实。
反倒是叛军首脑把持的朝廷依旧是明面上大魏的正统。
奈何到了如今的地步。
兵强马壮者才是说话管用的人。
依稀记得当天晚宴的时候。
一个叛军校尉问了薛云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
将军是准备取代大魏吗?
不过将军却没有回答,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他喝多了,随后吓得脸色苍白的袍泽连忙告退把他带了下去。
第二天便听闻这个校尉暴病身亡。
只是——
这并非薛云动的手,而是叛军自己人杀了他。
如今回想起来,卫超都忍不住背脊发凉。
他非常深刻地记得。
当这个问题问出来的时候,整个晚宴都噤若寒蝉,死寂的掉根针都能听到。
薛云到底是如何想的,卫超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只知道,凡是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的人无异于自寻死路。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能说,不能问的,一旦说出来问出来便是要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