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444章 刮目相看

第444章 刮目相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一刻,郑浩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膛了。

他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含义复杂的目光:

有好奇,有审视,有不解,甚至……可能还有一丝嫉妒。

他知道,苏曼青这是在“提携”他,给他一个在众多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

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极其敏感!

说好事?

可能会得罪现有的临川本土势力,尤其是刘航书记。

说坏事?

那更是直接质疑市委的决策!

怎么说都不对!

他必须给出一个既能展现自己思考深度,又不得罪任何一方,还要符合自己身份的答案。

这简直比他在学校参加的任何一场辩论赛都难!

包厢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着郑浩开口。

郑浩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运转。

他知道,自己不能沉默太久,否则就是怯场。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借这个动作争取了宝贵的几秒钟思考时间。

然后,他放下茶杯,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苏曼青,也扫过在座的各位领导。

他的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略显青涩但足够诚恳的笑容。

“苏总,各位领导。”

郑浩开口了,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

“我人微言轻,见识也有限,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他先谦逊地定了基调。

“关于市里可能派挂职副书记这件事,我觉得,首先要从市委的全局考量来看。”

他没有直接回答是好事还是坏事,而是先拔高视角。

“郑书记提出‘新明州建设’,目的是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临川作为重要县域,发展势头很好,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市委在这个时候考虑加强临川的班子力量,选派优秀的年轻干部下来挂职,我认为,这首先体现了市委对临川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他先给这件事定了一个积极的调子,符合政治正确。

“至于对临川的影响……”

郑浩略作停顿,组织着语言。

“我觉得,关键要看这位挂职副书记下来后,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作用。”

“如果他能很快融入临川班子,发挥其理论水平高、视野开阔的优势,为临川的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方法,同时又能虚心向刘书记和临川的老同志们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合力……”

“那么,这对临川来说,无疑是一次借力发展、提升工作水平的宝贵机遇!”

他强调的是“合力”与“机遇”。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融入,都可能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郑浩话锋一转,显得很客观。

“这就需要我们临川本地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同志,有更开阔的胸襟,主动搞好团结,支持挂职同志的工作。”

“同时,也相信挂职的同志,会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尊重地方实际,共同把临川的事情办好。”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

既肯定了市委决策的积极意义,又表达了对临川本土干部的尊重,还指出了可能存在的挑战和解决之道。

全程没有评判好坏,而是立足于“如何把事情办好”。

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和观察者”的位置上,语气诚恳,姿态放得很低。

郑浩话音落下,包厢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先前那些或好奇、或审视、或带着些许轻蔑的目光,此刻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取而代之的,是惊讶,是重新打量,甚至……是几分刮目相看。

在座的这些老江湖,哪个不是人精?

他们本以为苏曼青点名郑浩,就是给这个“小情人”一个露脸的机会,料定他说不出什么有深度的话,最多是结结巴巴、泛泛而谈几句场面话,大家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

谁承想,这个看似青涩的年轻人,竟然能在如此突然、如此高压的情况下,说出这样一番逻辑清晰、分寸得当、甚至颇具政治智慧的话来!

他没有随波逐流地附和任何一方,也没有怯懦地回避问题核心。

而是站在一个相当高的格局上,客观分析了市委意图,强调了班子团结与合作,指出了机遇与挑战并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磨合”与“合力”观点。

这番见解,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科员应有的水平!

甚至比桌上某些只知道阿谀奉承或牢骚满腹的官员,看得更透彻,说得也更在理!

马胖子张着嘴,半天没合拢。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手下这个平时不声不响、只知道埋头干活的小青年,肚子里还真有点东西!

他忽然觉得,自己以前是不是太小看郑浩了?

苏曼青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欣赏,有满意,也有一丝“果然没看错人”的得意。

她轻轻鼓了鼓掌。

清脆的掌声在安静的包厢里显得格外突兀,也惊醒了其他尚在回味中的官员。

“说得好!”

苏曼青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