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小苏学庆朝礼仪(2 / 2)
“为什么这样设计?”苏明远好奇地问。
小苏眼睛亮晶晶的,解释道:“右手握拳表示力量,像武官;左手轻搭表示礼貌,像文官。这叫‘文武相济’!”他用了刚在展厅里学到的词。
苏明远怔住了,眼前仿佛看见了大庆朝文武百官朝贺的场面。那时文官执笏,武官佩剑,虽形式不同,表达的都是对朝廷的忠诚与敬意。他忽然明白,儿子虽然只有五岁,却已然领悟了礼仪的真谛——在形式之下,是心意与智慧的表达。
“很好。”苏明远声音微颤,将小苏揽入怀中,“这个礼很好。”
周末,苏家举办家庭聚会。客厅里洋溢着欢声笑语,表弟表妹们正在地毯上玩耍。小苏神秘兮兮地把大家召集到一起。
“我教你们一个新礼节,”小苏宣布道,小脸上满是认真,“这叫碰拳礼。”
大人们好奇地围观过来。小苏有模有样地示范着:“右手握拳,左手轻搭——表示文武相济。”表弟表妹们学得认真,不一会儿就开始用这个新礼节互相问候。
小苏受到鼓舞,又发明了“书包整理礼”——模仿古人“正衣冠”,在背上书包后互相检查是否整齐;还有“餐桌分享礼”——参照古代“分食制”,主动将自己喜欢的食物分给他人。
苏明远的姐姐打趣道:“小苏成了小礼仪专家了!”但孩子们却乐在其中,将这些新礼节当作游戏般实践着。
周一回到幼儿园,小苏开始教同学们行碰拳礼。起初孩子们觉得新奇好玩,后来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林老师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开始用这些“新古礼”表达尊重:借橡皮时行碰拳礼,排队时用“叉手示敬”(小苏改良版: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表示耐心等待)。
最让林老师感动的是,平时调皮的小军借东西时居然也会先行碰拳礼,而不是直接抢夺了。班级里的氛围悄然发生着变化,多了几分秩序与礼貌,却不失童真与活泼。
一个月后,幼儿园举办开放日。小苏站在教室中央,这次他没有穿汉服,而是普通的童装t恤和短裤。但他自信满满地向家长和同学们展示着他设计的“新古礼”。
“礼仪不是老古董,”小苏晃着书包上那个云雷纹挂饰,声音清亮如铃,“就像我爹说的,形式会变,但心意不变。我们现在创造的礼节,也许以后也会成为传统呢!”
家长们掌声雷动。小苏跑到父亲身边,苏明远将他高高举起,眼中满是骄傲。
回家路上,小苏又一次揪着书包上的云雷纹挂饰,但这次不是嘟囔,而是兴奋地说:“爹爹,古礼真的像变形金刚,能变出好多新样子!”
苏明远望着儿子闪闪发亮的眼睛,想起了大庆朝时读过的《礼记》中的话:“礼,时为大。”礼仪最重要的是合乎时宜。他忽然明白,自己穿越时空,或许不是为了保存过去的礼仪,而是为了帮助创造未来的礼仪。
夜幕降临,苏明远在书房写下一行字:“礼者,天地之序也;易者,天地之道也。礼易相生,古今一也。”他放下笔,望向窗外明月,仿佛看见千百年来,中华礼仪如何如河水般流淌不息,不断改变形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核心的尊重与善意。
而在小苏的房间里,五岁的小男孩正对着镜子练习自己新想的“睡前安寝礼”,期待明天教给同学们。他胸前的云雷纹挂饰在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无数可能。
月光如水,洒在这对穿越时空的父子家中,安静地见证着中华礼仪生生不息的进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