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墨云泽草庐言任事 阳明山聘贤遇波折(1 / 2)
(感谢郭秋秋的一万点币打赏)
————半载后、墨云泽
京畿道颍州地方的波云诡谲暂还未刮到这里。
晨曦刚漫过墨云泽的青黛山岚,这黑泽里头似是浮起来一层淡青灵雾,再遭彩光晒做露水,滴在在几缕水草上头滑落下去,溅起细碎的灵气涟漪,映得周遭新开的碧色蕨类泛着莹光。
康荣泉老神在在地盯着面前几株才生出来的花骨朵,花苞顶端沾着星点月华余泽,透着淡淡的粉晕,他面上尽是欣慰之色。
一旁的黄陂道通事朱云生亦是难得清闲,指尖无意识拂开缠上袖管的引灵藤,那藤条生得翠色流溢,叶片边缘镶着银纹,是墨云泽特有的伴生灵植。
只是他这番好容易拨冗出来拜见师兄,却又被拉到了这田间地头
不过他虽觉稼樯之事不甚感冒、但却也晓得康荣泉对这处灵田是何用心。
朱云生目光扫过远处成片的水生灵植,此刻正顶着晨露舒展叶片,一大片紫色的花穗在灵雾中若隐若现,却有了点生机盎然的美感。
见得这幅景象过后,朱云生倒也未生太多怨怼,只是轻声笑道:“师兄这未免也太过仔细,”
康荣泉只是浅浅笑过一声,抬手拨了拨身前紫灵心的花萼,指尖掠过之处,花苞似是得了滋养,又胀大了些许。他才又淡声言道:
“叔祖亲自交待的差遣,要在宗门辖下一十二州种足筑基丹所需六十一样各阶灵花灵草、《西南三道畛域初本》中所记的九百七十二类各阶灵植多年辛苦,现下终于见得点儿差遣交付的苗头出来,怎能不喜?”
朱云生先是一笑,过后又是连连点头。
目光望向大泽外的一处灵田,那里有几只一阶黄睛雀正啄食灵虫,一堆堆翅尖扫过灵穗,抖落漫天细碎的灵光。
他如今在一众重明弟子里头也算出众,自是晓得康荣泉所领这差遣是有多重。
“也是我等没得本事,这才累得师兄操劳若此。”
哪怕是朱云生已经走得捷径、成得假丹,面向康荣泉时候却也仍是不乏恭谨之色,足见得后者在这些师弟里头威望甚著。
“莫要总言这些没得意思的话,”康荣泉似是轻叱一声,随手折下一根带着露水的流云草来。
草叶在他掌心化作一缕清灵之气,飘到泽外的灵田之中,引得周围的灵植齐齐摇曳了一下。
朱云生正感慨着这康师兄的稼师造诣又有进益,却又听得后者在耳旁来做交待:“你们一个个都把宗门内交付的差遣做好便是,”
康荣泉又瞥过朱云生一眼、随后才道:“叔祖他老人家闭关多年、才得理事,交待如上次那般难堪.”
后者登时换做肃色出来、恭声言道:“师兄放心,此前便就已交代了下去。”
“嗯,记着些。到底都是重明弟子,可斗、不可破矣,”康荣泉又望过一眼田中的几群益鸟,随后又开口道:
“你如今在外行走,或可多结交些三山四水的有识之士。我听闻戚师弟得了差遣,百艺楼中似是又要招徕一批门客好用。
这番不拘于修真百艺,兹要是手上有些硬扎本事,亦也可留在宗内听用,年俸颇高,于那些自在散人而言倒是条不错的出路。”
朱云生应了康荣泉安排,而今后者与靳世伦争得厉害,现下二者更是连百艺楼这类在门中本来不甚起眼的地方也要争锋。
至于重明宗辖下各州各府、各县各乡,自也都不能免俗。
不过正如康荣泉前番告诫所言,双方面上虽是势同水火、但到底还有分寸。
认真说来、这五十年来重明宗能得兴盛,除了康大掌门掌舵以来鲜见昏招之外,或也与这样千帆竞发的氛围有些关联。
师兄弟二人又言谈一阵,难得见面,康荣泉领着朱云生来到了他在墨云泽边搭的草庐。这草庐虽然搭建得颇为雅致,但内中布置却也稍显寒酸。
朱云生见得其中除去些灵植种子、稼樯灵具之外,便就只得一个清丽妇人正在烹茶煮粥。却见得康荣泉虽算得重明宗内几位师长之外数一数二的人物,却也不失简素。
身为黄陂道通事、手握大权的朱云生这些年不仅成得假丹、亦也被人间富贵迷得有些与此间格格不入。
但在康荣泉面前却是不敢露出来半分厌恶颜色,甫一迈进芦中过后,即就先朝那清丽妇人拜过一拜:
“云生拜过嫂嫂,”
那妇人倒是不似小户出身,见得外客临门大方得很。
但见她与朱云生盈盈笑过,随后再与康荣泉轻语几声,便就识得大体的将这处草庐交给兄弟二人叙话,过后又自去田间、施了几样咒决好做锄草育苗。
“这金丹之女果是不凡,”朱云生心头叹过一声,便算以他如今身份,金丹之女也不是不能求得。
但如果要似康荣泉这般,要杨家杨无畏托人提亲、让金丹嫡女携来大笔嫁妆过后,还能舍下红装罗裳、陪着他在各处草庐躬耕的这朱云生怕是再过一百年亦都求不得。
康荣泉能幸运若此,其本事前途被杨无畏看好自是原因之一;余下的因素,自还有重明宗这块匾额的加成。
事实上,现下重明宗内兹要是年资稍长的弟子,聘得贵女的属实不少。
当然,这其中大部仍需求得宗门师长应允才能得行。
这些年或是因了康大掌门已经不虞自家弟子遭人用甘言厚币拉拢了去,对于门下弟子与外间巨室豪家联姻之事放得颇宽。
亲近后辈之中,除却康荣泉成了叶州杨家女婿之外,靳世伦亦也在墨儿故去后,寻了碧水门上修的血裔做了续弦。
还有魏古、韩寻道、贺元意等等后辈,也统统占得了这些便宜。
不过重明宗的作风,却是一如既往的宽娶严嫁。
哪怕收容了这么多家别家女儿进门,外嫁出去的女弟子门里头真能算得有些分量的,却还要数到好些年前便嫁到翡月单家做了主母的张楽身上。
翡月单家却也因此水涨船高,成得良姓人家,在重明宗域内颇有脸面。
只是虽晓得将重明宗女弟子娶进家中的好处,但见得便连一众金丹门户亦也求请不得,大部人家也已息了这念头。
比起近些年才得成婚的康荣泉,朱云生开窍便就要早上许多。其早在当年还未生发时候,便就抢在一干师兄弟之前、娶得同门师妹。
不过夫妇二人平日间纵然不缺琴瑟和鸣,但较之一干同门,他却也少了许多妻族助力、自也烦闷。
此时朱云生再见得康荣泉将杨氏调教成了如此乖顺模样,心头有些艳羡亦是难免。
不过他到底都已晋为丹主,重明宗又一贯重视心性修行,仅是在心头轻叹几声过后,朱云生即就从烦扰中平复过来,继而开腔言道:
“师兄可晓得掌门师伯要聘几位上修散人入得宗门、好做供奉。”
康荣泉轻笑一声,自顾自在发妻刚烹好的米粥里头加了一瓢兽奶,手头灵光一闪、指缝里便又漏了几颗青梅落进釜中,待得奶腥味被灶下火气燎了干净,他这才亲手予朱云生递过一碗:
“还无定论的事情议个什么?这是今岁才育出来的新谷,你尝尝味道。”
后者双手接过,饮过几口,只觉嘴里好没滋味,不过面上却言:“这灵谷无愧是师兄亲手育得,味道甚美。”
“少拿这些话来哄我,你那条舌头早被外间那些高门大户供来的玉盘珍馐香烂了,哪里尝得出来个中滋味。”
康荣泉言过摇了摇头,也不看朱云生那赧然之色,只是自己盛过一碗,跟着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养灵谷是从我上次宰得那名丹主身上得来的良方,交由十六名二阶稼师耗尽半甲子年岁方才育得。这半甲子他们无分春秋冬夏、焚膏继晷,这才算见得成效。”
朱云生听得康荣泉如此言说,方才起来兴趣,又认真咀嚼一阵,这灵谷到底品阶不高、瞒不过他这丹主的舌头,不多时朱云生便就出声问道:
“这养灵谷好似能养凡人?”
康荣泉听得朱云生话音入耳,面上悦色却是加了几分,但听得前者颔首言道:“不错,若有凡人能每岁食得一合养灵谷,丁壮自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健妇亦可弥补气血、早日生产。”
“.依着师兄所言,此物虽好,然却要耗费灵土,推行起来却要靡费不少,落在凡人身上,却是太可惜了些。”
朱云生摇头一阵,这谷物在他看来却不是个来钱的好路子,凡人需得嚼吃什么灵谷?便是最贱的灰花苜蓿,也有未入阶的杂畜抢着吃,怕也落不到他们的嘴里头。
“你现下都已登了高位,怎还如此短视?!”康荣泉笑过一声,“你怎不想这灵谷如若推行过后,我重明宗辖内每岁可繁育得出来多少丁口?又可多出来多少仙苗??!
更莫说黄陂道本就边鄙、难得生发,且大部生人又偏居道中繁华几州之中。
这养灵谷如若能使得将来宗门辖下一十二州人口充盈,那那些本来穷苦的地方,便可以多多发往修士、凡人去做拓殖之事。
届时我重明宗可用灵土是不是亦要宽上许多?!可收资粮是不是又能丰上许多?!”
与康荣泉对坐的不是笨人,听得前者解释,朱云生几是瞬息时候,即就反应过来。
但见他此时猛地一砸手,震得面前粥碗都裂了几道细毫,悦声言道:“如是掌门师伯晓得了,定然欢喜。”
康荣泉见他反应不觉意外,只是看着已然龟裂的粗碗蹙了眉头,过后又出声言道:“这是自然,叔祖他老人家仁德之名不是虚言,如是能将这养灵米推行下去,自要高兴。
只是现下还不到表功时候,这养灵谷虽算育成,但一来颇费灵土、二来不易栽种。
待得什么时候能在凡人熟田育得出来些许,才真能算得大功告成,届时我等于宗门之中才有光彩。”
朱云生显是对康荣泉这番畅想认同得很,连连点头,正要说话,却又被康荣泉抢声打断。
“不过,”康荣泉言到此处先是一顿,遂又念道:“裨益凡人之事,又不止我灵植堂在做。器堂研制适用灵具、山文堂疏清地脉水系、
兽苑派发未入阶的杂畜,交由各县各乡供以农桑、善功堂内那些降妖诛邪的差遣,每月甚至要以千数来计.诸位师长鞭策之下,我重明宗又何曾有过清闲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