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3章 滇地安澜归大都,东宫选妃起涟漪(续下)

第13章 滇地安澜归大都,东宫选妃起涟漪(续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伯颜!我要杀了你!”真金猛地站起来,抱着苏婉清,眼神里充满了仇恨,像一头要复仇的野兽,“我要为婉清报仇!我要让你血债血偿!”

说完,真金抱着苏婉清,就往外面冲,他要去找伯颜,要杀了伯颜,为苏婉清报仇!

木华黎赶紧拉住他,说:“殿下,您冷静点!您现在去找伯颜,不仅报不了仇,还会中了他的圈套!伯颜现在肯定已经准备好了,要是您冲动行事,说您因为苏婉清的死,要杀他,要谋反,到时候陛下也保不住您!您要是出了什么事,怎么对得起苏姑娘的在天之灵?怎么对得起陛下的期望?怎么对得起大元王朝的老百姓?”

真金停下脚步,看着怀里的苏婉清,眼泪又掉了下来,木华黎说得对!他不能冲动!他要是出了什么事,就不能为婉清报仇了,就不能完成婉清的心愿,好好治理大元王朝,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那我该怎么办?”真金的声音,充满了无助和痛苦,“婉清死了,被伯颜害死了,我却不能为她报仇,我还有什么用?”

木华黎说:“殿下,您不是不能为苏姑娘报仇,而是不能冲动行事!苏姑娘在纸条里说,她父亲的日记,是真正的证据,只要我们找到日记,就能证明苏姑娘和她父亲的清白,就能揭穿伯颜的阴谋!到时候,我们把证据交给陛下,陛下一定会为苏姑娘做主,一定会处置伯颜,为苏姑娘报仇!”

真金眼前一亮,说:“对!日记!婉清说,她父亲的日记,在她娘床底下的木盒子里!我们现在就去婉清家,找日记!只要找到日记,就能揭穿伯颜的阴谋,就能为婉清报仇!”

“好!”木华黎点了点头,“我们现在就去苏姑娘家,找日记!不过,殿下,您要先把苏姑娘的尸体,妥善安置好,不能让她再受委屈了!”

真金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把苏婉清的尸体抱起来,眼神温柔得像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说:“婉清,你放心,我一定会找到日记,揭穿伯颜的阴谋,为你报仇!我一定会完成你的心愿,好好治理大元王朝,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等这件事结束了,我就带你去草原,去看你想看的蓝天白云,牛羊成群,日出日落,就像我们之前约定的一样!”

说完,真金抱着苏婉清,跟着木华黎,往苏婉清家的方向去。一路上,真金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他一定要找到日记,一定要为苏婉清报仇,一定要让伯颜,付出应有的代价!

没用多久,就到了苏婉清家。真金小心翼翼地把苏婉清的尸体,放在她之前睡过的床上,又让人找了一块干净的白布,轻轻盖在她的身上,然后才跟着木华黎,走到苏婉清母亲的房间里,蹲在床底下,寻找那个装着日记的木盒子。

床底下的空间很小,布满了灰尘。真金和木华黎,找了半天,终于在床底下的角落里,找到了那个木盒子,跟之前装着“假信”和玉佩的木盒子,一模一样。

真金赶紧把木盒子拿出来,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然后打开,里面果然放着一本厚厚的日记,还有一枚玉佩,正是苏婉清父亲的遗物。

真金拿起日记,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的字迹,跟苏婉清的字迹,很像,显然是苏婉清父亲的亲笔。日记里,详细记载了当年段兴智叛乱的时候,苏婉清父亲的所有经历:他为了保护县城里的老百姓,假装投降段兴智,接受了段兴智任命的县令之职,帮他征收粮草;他偷偷在粮草里做了标记,想趁机给元军传递消息,告诉元军叛军的粮草存放地点和运输路线;他还在日记里,记着段兴智叛军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计划,想把这些信息,一起交给元军;可惜,就在他准备传递消息的时候,被段兴智的人发现了,段兴智下令,把他杀了,还想把县城里的老百姓,都杀了泄愤,幸好元军及时赶到,救了老百姓,县城才得以保全。

日记里,还夹着一张纸条,是苏婉清母亲写的:“婉清,要是以后有人污蔑你父亲是叛党,你就把这本日记拿出来,这是你父亲的心血,是证明他清白的唯一证据。你父亲一生,都在为老百姓着想,他不是叛党,他是英雄,你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父亲是英雄!”

看完日记和纸条,真金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婉清说得对!她的父亲不是叛党!是英雄!是为了保护老百姓,才牺牲的英雄!伯颜竟然这么残忍,不仅污蔑英雄,还陷害英雄的女儿,把婉清害死了!伯颜,你这个奸贼!我一定要让你,血债血偿!

“木华黎大人,证据找到了!”真金紧紧握着日记,眼神里充满了仇恨,“这就是证明婉清和她父亲清白的证据!我们现在就去皇宫,把证据交给父亲,让父亲为婉清做主,处置伯颜!”

“好!”木华黎点了点头,“我们现在就去皇宫!一定要让伯颜,为他做的事情,付出代价!”

说完,真金小心翼翼地把日记和纸条收好,又走到苏婉清的床边,轻轻摸了摸她的脸,说:“婉清,证据找到了!我们现在就去皇宫,找父亲为你做主,处置伯颜!你等着,我很快就会回来,告诉你好消息!”

然后,真金让人好好照顾苏婉清的尸体,等处置了伯颜,再为她举办葬礼,之后,才跟着木华黎,拿着日记和纸条,往皇宫的方向去。

此时的皇宫里,忽必烈正在跟伯颜,商量真金和伯颜忽都的婚礼,伯颜已经跟忽必烈说了,苏婉清是叛党之女,已经在大理寺自杀了,现在太子妃的位置空着,希望忽必烈能同意,让真金娶伯颜忽都做太子妃,尽快举办婚礼,安抚蒙古勋贵,稳定王朝局势。

忽必烈心里,也有些犹豫,他知道,真金对苏婉清的感情很深,现在苏婉清死了,真金肯定很伤心,要是现在让他娶伯颜忽都做太子妃,真金肯定不愿意;可他也知道,太子妃的位置不能空太久,蒙古勋贵们都在等着消息,要是不尽快定下来,确实会影响王朝的稳定。

就在忽必烈犹豫的时候,侍卫匆匆走了进来,说:“陛下,皇太子殿下和木华黎大人,有要事求见,说带来了重要的证据,要跟陛下汇报!”

忽必烈愣了一下,说:“哦?真金来了?还带来了重要的证据?让他们进来!”

伯颜心里,也咯噔一下,他不知道,真金带来的是什么证据,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可还是强装镇定,站在一旁,等着真金进来。

很快,真金和木华黎,就走进了大殿。真金手里,紧紧握着一个木盒子,脸色冰冷,眼神里充满了仇恨,一进大殿,就死死地盯着伯颜,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剥一样。

忽必烈看着真金的样子,心里有些疑惑,说:“真金,你来了!你说你带来了重要的证据,是什么证据?跟朕说说!”

真金没有说话,而是走到忽必烈面前,把手里的木盒子打开,拿出里面的日记和纸条,递给忽必烈,说:“父亲,您看看这个!这是婉清父亲的日记,还有婉清母亲写的纸条!这些,都是证明婉清和她父亲清白的证据!婉清的父亲,不是叛党,是英雄!是为了保护老百姓,才假装投降段兴智,想给元军传递消息,结果被段兴智发现,杀了的英雄!伯颜这个奸贼,为了让他的侄女伯颜忽都做太子妃,竟然伪造了书信,买通了证人,污蔑婉清的父亲是叛党,污蔑婉清是叛党之女,把婉清关进大理寺,害死了婉清!父亲,您一定要为婉清做主,处置伯颜这个奸贼,为婉清报仇!”

忽必烈接过日记和纸条,赶紧翻开来看。越看,忽必烈的脸色越难看,眼神里的怒火,也越来越旺,他没想到,伯颜竟然这么大胆,这么残忍,为了让自己的侄女做太子妃,竟然伪造证据,买通证人,陷害忠良之后,还害死了真金心爱的姑娘!这不仅是欺君罔上,更是草菅人命!

伯颜看到忽必烈的脸色,心里越来越慌,赶紧跪下来,说:“陛下,臣冤枉!臣没有伪造证据,没有买通证人,更没有害死苏婉清!这都是真金殿下诬陷臣!是苏婉清自己自杀的,跟臣没有关系!陛下,您一定要相信臣,臣是被冤枉的!”

“冤枉?”真金冷笑一声,走到伯颜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说:“伯颜,你还敢说你冤枉?婉清在自杀前,写了绝笔信,说你伪造了书信,买通了证人,陷害她!现在,婉清父亲的日记,又证明了她的清白,你还敢说你冤枉?那些你找的‘证人’,是不是被你买通了?是不是你让他们,撒谎污蔑婉清的父亲?你说啊!”

伯颜的脸色,变得惨白,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他没想到,苏婉清竟然写了绝笔信,还留下了日记这么重要的证据!现在,证据确凿,他再也无法狡辩了!

忽必烈把日记和纸条,狠狠摔在伯颜面前,气得浑身发抖,说:“伯颜!你这个奸贼!朕真是瞎了眼,竟然信任你这么多年!你为了一己私利,伪造证据,买通证人,陷害忠良之后,害死无辜百姓,还敢在朕的面前狡辩!你可知罪?”

伯颜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说:“陛下,臣知罪!臣错了!臣一时糊涂,才做出了这种事!求陛下饶了臣!求陛下给臣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改过自新的机会?”忽必烈冷哼一声,“你害死了婉清,害死了忠良之后,毁了真金的幸福,你还想改过自新?你觉得,朕会给你机会吗?你觉得,婉清的在天之灵,会原谅你吗?”

说完,忽必烈对着外面大喊:“来人!把伯颜这个奸贼,给朕抓起来!关进天牢!再派人,把那些被伯颜买通的‘证人’,还有伯颜忽都,都抓起来,一起关进天牢!等朕查明所有真相后,再按照王朝的律法,从严处置!”

“是!”外面的侍卫,赶紧走了进来,把伯颜架了起来,往天牢的方向拖。

伯颜一边被拖,一边大喊:“陛下,臣错了!求陛下饶了臣!真金殿下,求你放过臣!臣再也不敢了!”

真金看着伯颜被拖出去的背影,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仇恨,只剩下冰冷的平静,伯颜被抓了,很快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婉清的仇,终于可以报了!婉清,你看到了吗?害你的奸贼,已经被抓了,你可以安息了!

忽必烈看着真金,心里也很是心疼,说:“真金,对不起!是朕没有查清真相,冤枉了婉清,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失去了心爱的人!朕在这里,跟你道歉!”

真金摇了摇头,说:“父亲,您不用道歉!要道歉的人是我!是我没有相信婉清,是我把她交给大理寺,才让她有机会被伯颜陷害,害死了她!都是我的错!”

木华黎站在一旁,说:“陛下,殿下,现在伯颜已经被抓了,苏姑娘的清白也已经证明了,当务之急,是为苏姑娘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告慰她的在天之灵,也让天下人都知道,苏姑娘和她父亲,都是忠良,不是叛党!另外,还要把伯颜的罪行,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是明察秋毫的君主,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奸贼,也绝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忽必烈点了点头,说:“木华黎说得对!这件事,就按你说的办!第一,传朕旨意,追封苏婉清的父亲为‘云南忠义侯’,赏赐良田千亩,安抚其家族后裔,让天下人都知道,忠良必有厚报;第二,以太子妃之礼,为苏婉清举办葬礼,全程由真金主持,朕亲自出席,告慰她的在天之灵;第三,将伯颜伪造证据、陷害忠良、草菅人命的罪行,昭告天下,三日后,在大都午门,将伯颜、伯颜忽都及涉案人等,按律法处死,以儆效尤!”

“臣遵旨!”木华黎躬身应下,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这场因太子妃之位引发的风波,终于要落幕了,忠良得以昭雪,奸贼得以惩处,也算是对苏婉清和她父亲,有了一个交代。

真金听到忽必烈要以太子妃之礼,为苏婉清举办葬礼,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这是他当初承诺给婉清的,可惜,婉清再也看不到了。他躬身道:“谢父亲!儿子一定会好好主持婉清的葬礼,让她风风光光地走,不辜负她的一片真心。”

接下来的三天,大都上下,都在忙着筹备苏婉清的葬礼,以及处置伯颜等人的事宜。忽必烈派人去云南,宣读追封苏婉清父亲的旨意,安抚其族人;木华黎则负责昭告伯颜的罪行,抓捕所有涉案人员,确保三日后的处决顺利进行;真金则亲自挑选苏婉清的陪葬品,布置灵堂,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仿佛要把所有的愧疚和思念,都融入到这场葬礼里。

灵堂设在东宫,布置得庄严肃穆,白色的幔帐随风飘动,哀乐声日夜不停,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老百姓们知道了苏婉清和她父亲的真相后,都很是感动,纷纷前来吊唁,希望苏婉清能安息;蒙古勋贵和中原士族们,也都前来吊唁,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忠良的敬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真金示好,弥补之前的过错。

真金穿着一身白色的丧服,跪在灵堂前,一动不动地守着苏婉清的灵柩,眼神空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整个人都失去了灵魂。他不吃不喝,也不跟任何人说话,只是偶尔会拿起苏婉清的绝笔信,或者她父亲的日记,一遍又一遍地看,眼泪无声地往下掉。

木华黎担心真金的身体,多次劝他:“殿下,您已经三天没吃没喝了,再这么下去,您的身体会垮掉的!苏姑娘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您这样!您就算为了苏姑娘,也要好好吃饭,好好保重身体啊!”

真金只是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地说:“木华黎大人,我不饿,也不渴!婉清一个人在这里,很孤单,我想多陪陪她,跟她说说话,弥补一下之前的过错。”

木华黎叹了口气,没有再劝,他知道,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无法缓解真金心里的痛苦,只能让他自己慢慢熬过去。

三日后,午门之外,人山人海,老百姓们都来围观伯颜等人的处决,想亲眼看着这个陷害忠良的奸贼,得到应有的惩罚。

午时一到,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举起屠刀,伯颜、伯颜忽都及那些被买通的“证人”,都人头落地,鲜血染红了午门的地面。老百姓们见状,纷纷欢呼起来,大喊“陛下英明”“太子英明”,场面十分热烈。

处决结束后,真金没有回东宫,而是骑着马,去了苏婉清家的小村庄,他想再去看看,婉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看婉清种过的田,看看婉清和她母亲住过的房子,把伯颜被处决的消息,告诉婉清和她的母亲。

来到苏婉清家,院子里的蔬菜,已经有些枯萎了,显然是没人打理。真金走进屋里,看着屋里熟悉的摆设,想起了之前跟婉清在这里相处的时光,婉清在这里给她母亲捶背,在这里做点心,在这里跟他说心里话,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可现在,却物是人非,婉清再也不会回来了。

真金走到苏婉清母亲的房间里,看着床底下那个曾经装着日记的木盒子,又走到苏婉清的房间里,看着她曾经睡过的床,眼泪又掉了下来。他坐在床边,轻声说:“婉清,娘,伯颜已经被处决了,那些陷害你们的人,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你们可以安息了!婉清,我知道,我之前做错了很多事,让你受了很多委屈,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以后,我会按照你的心愿,好好照顾自己,好好治理大元王朝,让老百姓们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不会再让像你和你父亲这样的忠良,受到冤枉!”

说完,真金又在屋里坐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往东宫的方向去,他还要回去主持婉清的葬礼,还要让婉清,风风光光地走。

葬礼当天,大都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街道两旁,站满了老百姓,他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手里拿着白花,想送苏婉清最后一程。

真金穿着太子礼服,亲自扶着苏婉清的灵柩,一步步往前走,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沉重。灵柩后面,跟着长长的送葬队伍,有朝廷大臣,有蒙古勋贵,有中原士族,还有无数的老百姓,哀乐声、哭声,回荡在整个大都城,让人听了心里发酸。

灵柩最终被安葬在皇家陵园里,跟那些历代的皇室成员,葬在一起,这是忽必烈特意恩准的,他想让苏婉清,死后能享受到皇室的尊荣,也算是对她的一种补偿。

安葬好苏婉清后,真金独自留在墓前,坐了很久很久。他拿出那块原本要送给苏婉清的定情玉佩,轻轻放在墓碑上,说:“婉清,这是我们的定情玉佩,我现在送给你,你带着它,就像我陪着你一样。以后,每年的今天,我都会来看你,跟你说说王朝的事,说说老百姓的事,说说我想对你说的话。婉清,下辈子,我们一定要早点相遇,我一定不会再错过你,一定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一定会好好爱你,好好保护你,永远都不分开。”

说完,真金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三躬,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从那以后,真金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有说有笑,而是变得沉稳、内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处理政务上。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处理奏折,接见大臣,了解老百姓的疾苦,推行有利于老百姓的政策;他还经常去民间微服私访,倾听老百姓的心声,解决老百姓的困难,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忽必烈看着真金的变化,心里很是欣慰,他知道,真金已经从失去苏婉清的痛苦中,走了出来,并且把这份痛苦,转化成了治理王朝的动力,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太子,一个能为老百姓着想的未来君主。

木华黎有时候,会跟真金提起苏婉清,说:“殿下,苏姑娘要是看到你现在的样子,肯定会很开心的,她知道,你没有辜负她的心愿。”

真金会笑着点了点头,说:“嗯!婉清一直在看着我,我不能让她失望。”

每年苏婉清的忌日,真金都会亲自去皇家陵园,看望苏婉清,跟她说说这一年来,王朝的变化,说说老百姓的生活。他会在墓前,坐很久很久,仿佛在跟苏婉清,进行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

这场因太子妃之位引发的风波,虽然最终以忠良昭雪、奸贼伏法落幕,却在真金的心里,留下了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他这辈子,再也没有娶过任何人,而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大元王朝的老百姓,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苏婉清的承诺,让老百姓们,都过上了安稳、幸福的日子。

而苏婉清和真金的故事,也被老百姓们,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人们都说,大元王朝有一位善良坚强的太子妃,有一位深情专一的太子,他们的爱情,跨越了出身的鸿沟,经历了生死的考验,虽然最终没能相守一生,却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