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八章 突变(1 / 2)
仅仅在丹棱之战后一日,山行章与杨儒率领的一万水陆联军,经过沿青衣水的急速行军,也终于抵达了洪雅县外围。
然而,眼前的洪雅县,已非昔日可比。
只见南诏的旗帜如林般林立,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旗帜下,守军的身影若隐若现,他们或手持长枪,或背负弓箭,或巡逻警戒,或了望观察,每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严阵以待。
再看城外,原本的防御工事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壕沟被挖得更深更宽,栅栏也被加固得更加坚固,一根根粗壮的木柱紧密排列,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不仅如此,在城墙上还新建了几座简陋的箭楼。
显然,南诏军早已严阵以待。
山行章勒住战马,望着戒备森严的洪雅城,眉头紧锁:“看来,南诏蛮子已经料到我们会来夺回洪雅,早有防备了。”
杨儒面色凝重地观察着敌情,补充道:“不止如此。山将军你看,敌军布防井然有序。
这说明城内守军数量恐怕不少,甚至可能得到了增援。我军兵力与其相当,甚至可能略处劣势,强攻……伤亡必然惨重,胜算渺茫。”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趁南诏军新败,士气低落,洪雅防御空虚之际,一举夺城,截断敌军退路。但现在,这个计划显然已经行不通了。
两人退至后方临时搭建的军帐内,商议下一步行动。
帐内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山行章一拳砸在简易的木桌上,不甘心地道:“难道就这么算了?洪雅是扼守青衣水道、连接雅州的关键!
若不能拿下,我军围歼南诏西路军的计划就要大打折扣!我们在戎州能奇袭得手,为何不能再试一次?或许可以夜间偷袭,或寻找其他破绽?”
他在戎州敌后作战的成功,让他对这种险中求胜的战术抱有偏好,也渴望再次立下大功。
杨儒却显得更为谨慎,他摇头道:“山将军,此一时彼一时。
戎州之时,敌军后方空虚,且不知我军动向,方能奇袭奏效。如今,敌军已有防备,更关键的是,王建已然与南诏勾结!”
他指着地图上洪雅县不远处的雅州方向,“我们在此攻城,不仅要面对城内的南诏军,还要时刻提防来自雅州方向,王建可能派出的援军或袭扰部队!若久攻不下,或是攻城正酣之时,王建军从背后杀出,我军将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提出建议:“依我之见,不如暂时后撤,与丹棱的杨崇本将军部靠拢,合兵一处,再图进取。或者,就地扎营,固守待援,等待大王主力到来,再行强攻。总之,贸然进攻,风险太大。”
山行章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挣扎。他承认杨儒的分析有道理,但就此放弃,他实在心有不甘。两人意见相左,一时难以决断,气氛有些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