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宋朝的脊梁 > 第430章 出发前夜

第430章 出发前夜(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些人的面孔,与他游历途中在灾荒之地看到的那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形成了刺眼的对比。他想起了在江北官道上看到的,因为田地被人兼并、无力缴纳地租而被差役鞭打驱赶的老农;想起了在黄河渡口,那些拖家带口、不知前往何方谋生的难民……而眼前这些锦衣玉食、高谈阔论着如何“通融”、“保全”的人们,他们的富贵,有多少是建立在那些流离失所者的血泪之上?

一股难以言喻的厌恶与悲凉,在他心中升起。他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去开德府拜见秦王陈太初时的情景。那位权倾朝野的王爷,在守孝的简朴书房里,与他谈论的不是权术算计,而是“民为邦本”、“均平赋税”的理想,是普及教育、开启民智的宏愿。虽然只是短暂的交谈,但陈太初那种超越个人得失、着眼于天下苍生的气度,与眼前父亲府中这番蝇营狗苟的景象,形成了高下立判的鲜明对比。一种朴素的正义感,在年轻的书生心中激荡。

待到夜深人静,访客散尽,陆府终于恢复了宁静。

陆游这才来到父亲的书房。陆宰正坐在灯下,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

“父亲。” 陆游轻声唤道。

陆宰抬起头,看到儿子,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游儿回来了。一路辛苦。”

陆游没有寒暄,直接道:“父亲,孩儿听闻您即将出任巡按正使,赴河北等地清查田亩。孩儿……想随行。”

陆宰微微一愣,审视着儿子:“哦?为何想去?此行并非游山玩水,恐有风波,甚是辛苦。”

陆游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孩儿此次远游,见闻颇多。深知民间疾苦,土地兼并实乃痼疾。父亲此行,任重道远。孩儿随行,或可助父亲处理些文书杂务,更想……亲眼看看,朝廷新政,究竟如何惠及黎庶。”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却更坚定,“前些时日,孩儿在开德府,曾有幸与秦王殿下有过一席谈。殿下言道,变法之要,在于公平二字,在于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孩儿以为,此言甚是。”

陆宰是何等人物,立刻听出了儿子话语中隐含的劝谏之意。他沉默片刻,脸上疲惫之色更浓,轻轻叹了口气:“游儿,你有此心,为父甚慰。世事……并非如书本所言那般非黑即白。为官之道,如同走钢丝,需权衡各方,把握分寸。秦王殿下……志向高远,然其所行之路,布满荆棘啊。”

他站起身,走到儿子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复杂:“你放心,为父心中有杆秤,红线在哪儿,清楚得很。该做的事,不会含糊;不该越的界,也不会莽撞。至于带你同行……容为父再思量思量。你先去歇息吧。”

陆游看着父亲眼中那抹难以言说的深沉与无奈,知道父亲自有其处世之道,不便再多言,只得躬身告退。

书房内,重归寂静。陆宰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汴梁城的万家灯火在远处闪烁。一边是圣意难违、变法大势,一边是盘根错节、人情网络;一边是年轻副使背后锐不可当的新党势力,一边是府门外那些代表旧有秩序的说客……他感觉自己被夹在中间,如同风箱里的老鼠。

而儿子那番话,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今夜,注定有许多人,在这座不夜城中,辗转难眠。

明日,又将迎来新一波的说客与压力。

而巡按钦差的队伍,终将启程,

驶向那片暗流汹涌的北方土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