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 第436章 医随世变繁养乱防,残踪缠世撼医根

第436章 医随世变繁养乱防,残踪缠世撼医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医随世变繁养乱防,残踪缠世撼医根

一、辰时繁荣市井养生忙:道墨合器护民生

辰时的汴京朱雀门内,朝阳如熔金般泼洒在青石板路上,石板缝隙里还残留着昨夜的露水,被阳光一照,折射出细碎的光。两侧商铺的朱漆门次第敞开,绸缎庄的伙计正将一匹匹蜀锦挂在竹竿上,绫罗垂落如瀑,映得路人衣袂也沾了几分亮色;街角糖画摊前,老师傅握着铜勺在青石板上勾连,转瞬便画出一只振翅的蝴蝶,孩童们围着拍手,笑声脆如银铃;不远处的药铺飘出艾草与苍术的混合香气,与酒肆飘来的米酒香交织,酿成一派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的繁荣景致 —— 这是大宋经济鼎盛的缩影,也是灵枢、素问推动 “养生医学” 落地的最佳土壤。

街中段的 “道墨养生阁” 前,早已围满了前来咨询的百姓,三层外三层,连阁前的老槐树都被挤得枝桠轻晃。阁外悬挂的黑檀木牌上,“繁时养气,病防于未然” 八个字用墨家机关术镌刻,笔画间嵌着极细的圣火草纤维,在阳光下泛着淡金,风一吹,木牌还会发出轻微的 “嗡嗡” 声,是机关纹与阳气共鸣的声响。

阁内,墨家传人墨岚正半蹲在一台 “温灸机关床” 前调试,他身着青布短打,袖口挽至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指尖划过床板上的道家阴阳纹时,还会下意识摩挲 —— 这是他多年摆弄机关留下的习惯。“灵枢先生,您来看,” 墨岚抬头,声音带着几分兴奋,“这温灸床按您的建议,在床板下加了三层青铜温灸管,对应督脉、任脉、冲脉,旋钮左转调阳温(助气血),右转调阴温(滋肝肾),昨日张阿婆敷腰阳关时,我特意将温度调至阳纹第三格,今日一早她就来敲门,说腰痛竟能伸直了,还能帮儿媳择菜呢!”

灵枢走上前,袖中青铜符泛着极淡的金红,贴近床体时,符面金纹与床板机关纹瞬间交织,如蛛网般蔓延。“墨岚兄心思缜密,” 灵枢的指尖轻轻拂过阴阳纹,“《黄帝内经》言‘上工治未病’,如今市井繁荣,百姓虽衣食无忧,却多因久坐账房、贪食冰酪生慢性病 —— 绸缎庄掌柜熬夜算账易肝火盛,酒肆伙计贪凉易脾湿,这温灸床既能缓解劳损,又能借圣火草淬炼的青铜管释放阳火之气,护住脾肾,正是‘繁时养生’的要义。”

素问此时正坐在阁侧的木桌前,为绸缎庄的王掌柜诊脉。她将改良的脉诊仪轻搭在王掌柜腕上,仪盘中央的银针泛着淡红(阳盛之兆),针尾还随着脉气轻轻颤动。“王掌柜,” 素问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笃定,“您近日是否常熬夜核对账本,亥时后还贪食酱肘子、饮冰酒?脉气浮盛如洪,是肝火犯胃之兆,若再不管,下月恐会便血。”

王掌柜闻言,脸色骤变,连忙前倾身子:“素问大夫真是神了!前几日确实为了赶订单熬夜,昨夜还陪客商吃了酱肘子、喝了冰酒,今早起来就觉得胸闷,还以为是劳累,没想到这么严重!”

“您别慌,” 素问从药箱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墨家 “清心机关香薰”,香薰外壳是青铜制的,刻着细密的透气孔,内装艾草、薄荷粉末,“每日辰时、申时各熏书房半个时辰,薄荷能疏肝,艾草能护脾;再配合道家‘子午觉’—— 午时(11-13 点)小憩一刻钟,子时(23-1 点)务必深眠,睡前用圣火草煮水代茶,七日便能好转。对了,冰酒、酱肘子这七日就别碰了,换成小米粥、凉拌黄瓜,清淡养脾胃。”

王掌柜接过香薰,如获至宝,反复摩挲着青铜外壳:“多谢素问大夫!这香薰小巧,放在账房正合适,比抓药熬汤方便多了,我这就让伙计去买圣火草!”

阁外,张阿婆正躺在另一台 “穴位按摩机关椅” 上,椅背上的青铜凸起按人体十二经络排列,如小馒头般圆润,通电后能自动滚动按摩。阿婆闭着眼,嘴角带着笑意,时不时发出 “舒服” 的喟叹:“灵枢先生,这椅子太神了!我这老寒腿,去年冬天连路都走不了,按了半个时辰,竟能伸直了,还能踩着小板凳够橱柜上的腌菜坛!之前去医馆针灸,要排队等半天,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养生,真是托了大宋繁荣的福,托了你们这些好大夫的福啊!”

灵枢望着百姓们的笑脸,指尖轻轻拂过袖中青铜符 —— 符面泛着温润的金红,这是 “医道随世兴” 的气息,比任何药香都让人安心。他侧身对素问轻声说:“市井繁荣,百姓对养生的需求只会越来越细,我们不仅要造温灸床、按摩椅,还要编一本《市井养生录》,分‘食养’‘居养’‘动养’三卷,教大家按季节、按职业养生。比如春季食香椿芽疏肝,夏季食荷叶粥解暑,绸缎庄掌柜多揉太冲穴(疏肝),酒肆伙计多揉足三里(护脾),让养生真真正正融入日常。”

素问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本墨家机关纸初稿,纸页边缘泛着淡金,是圣火草纤维的颜色,上面已用炭笔写着 “食养口诀”:“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按季食养,邪祟不侵;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三餐定时,脾胃不闹。” 她正想和灵枢讨论 “动养” 卷的内容,墨岚突然惊呼一声,声音带着几分慌乱:“灵枢先生!温灸床泛绿了!”

二、巳时养生器械藏危机:残踪暗涌扰繁世

巳时的阳光渐烈,透过养生阁的雕花窗棂,洒在温灸床床板上,竟映出几分诡异的幽绿,如青苔般从床板缝隙中蔓延,原本泛金的阴阳纹也被染得发暗。

墨岚猛地蹲下身,手指颤抖着捏起一片试毒叶,轻轻贴在床板泛绿处 ——“滋啦” 一声轻响,试毒叶瞬间化作焦黑,还冒着极细的青烟,是残踪气无疑!他脸色骤变,双手紧紧握住腰间的青铜矩尺,指节都泛了白:“怎么会这样?这些器械都是用墨家秘矿青铜制作的,浇筑时还加了三成圣火草粉末,按道理能防残踪气,怎么还会被污染?”

灵枢快步上前,袖中青铜符金红更盛,贴近床板时,符面金纹如活物般游走,顺着机关缝隙探入。他指尖一挑,从缝隙中取出一缕极细的黑色丝线 —— 丝线如发丝般柔软,却带着刺骨的阴冷,是之前在医馆、学堂多次发现的隐戾丝!“是残余势力!” 灵枢的声音沉了下来,“他们借市井繁荣的由头,混进器械工坊,在青铜部件浇筑时掺了寒戾石粉末,寒戾石遇阳气会缓慢释放残踪气,百姓使用时察觉不到,等发现时已被感染,真是阴险!”

素问立刻从药箱中取出一个青铜香薰炉,点燃圣火草、苍术混合的香末,青烟如薄纱般笼罩温灸床、按摩椅,空气中的阴冷渐渐被驱散,床板上的幽绿也淡了几分。“他们选在繁荣时动手,心思太毒了,” 素问的语气带着几分冷意,“若百姓因养生器械染病,定会觉得‘养生无用’,甚至怀疑我们的医学理念,进而动摇医道传承的根基 —— 这比直接下毒更狠,是想从民心入手,毁了我们多年的努力!”

就在这时,阁门被猛地推开,王掌柜捂着胸口冲了进来,脸色苍白如纸,嘴唇还泛着青:“灵枢先生…… 素问大夫…… 我、我用了香薰后,竟觉得胸闷更甚,还头晕眼花,站都站不稳……”

素问连忙扶他坐在椅子上,重新用脉诊仪诊脉 —— 仪盘指针竟泛着深绿,比之前更甚!“是香薰中的残踪气!” 素问立刻从药箱中取出圣火灰烬,用温水调成糊状,敷在王掌柜的膻中穴(胸口),“您别慌,圣火灰烬能净化戾毒,敷一刻钟就会好转。墨岚,快检查王掌柜手中的香薰!”

墨岚接过香薰,拆开青铜外壳,发现里面的艾草、薄荷粉末中,竟混着极细的黑色颗粒 —— 是寒戾石粉末!“这些人连香薰都没放过!” 墨岚咬牙切齿,转身从工具架上取来青铜拆解刀、放大镜,“我这就去工坊检查所有器械、所有香薰!若还有被污染的,立刻销毁,绝不能让更多百姓受害!”

“你小心行事,” 灵枢叮嘱道,“工坊的工匠多是墨家后人,你去后先别声张,悄悄检查青铜原料、成品器械,若遇可疑之人,立刻用机关螺联系我 —— 市井繁荣是医道传播的好时机,绝不能让残踪气毁了这一切,绝不能让百姓对我们失去信任。”

墨岚重重点头,攥着拆解刀快步离去,青布短打的衣角在风中翻飞,带着几分决绝。

灵枢望着温灸床床板上渐渐恢复金红的阴阳纹,心中却沉甸甸的 —— 残余势力的阴谋越来越隐蔽,从医书、学堂到养生器械,他们步步紧逼,不放过任何一个能破坏医道传承的机会。“医道随世变,不仅要适应繁荣与动荡,还要防住暗处的邪祟,” 灵枢轻声对素问说,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却更多是坚定,“这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是对‘墨隐道兴’传承最大的考验。”

素问默默点头,取出之前的《市井养生录》初稿,用炭笔在扉页加了一行字,字迹工整而有力:“凡用养生器械、香薰,先观其色 —— 青铜泛绿、香末发黑,皆弃之勿用;可用圣火草灰烬擦拭器械,或用圣火草煮水浸泡香薰,净化后方可使用。” 她抬头看向窗外,朱雀门内依旧人来人往,绸缎庄的蜀锦、糖画摊的蝴蝶、酒肆的幌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百姓的笑声也未停歇,可谁能想到,这繁华之下,已藏着看不见的危机,如毒蛇般窥伺着每一个信任医道的人。

三、午时动荡流民遭疫劫:乱时防疫刻不容缓

午时的汴京城郊,与城内的繁荣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世界。连绵三日的暴雨刚停,泥泞的土路坑坑洼洼,积着发黑的雨水,偶尔有乌鸦落在歪歪斜斜的窝棚顶上,发出 “呱呱” 的叫声,让人心里发紧。

窝棚是用茅草、破布、树枝搭成的,有的地方还在滴水,茅草上沾着黑污,不知是泥还是别的什么。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味 —— 有草药的苦涩、雨水的腥气,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腐味,偶尔传来孩童虚弱的哭声、老人压抑的咳嗽声,更添几分凄凉 —— 这是连日暴雨冲毁城郊村落的结果,近千名流民涌入汴京,挤在这片临时划定的区域,而疫病,也悄无声息地爆发了,成了 “社会动荡” 最残酷的注脚。

灵枢与素问骑着快马赶来时,马蹄陷在泥里,发出 “噗嗤” 的声响。两人翻身下马,刚走近窝棚区,就看到几位流民蜷缩在窝棚外的破草席上,面色青灰如纸,嘴唇干裂起皮,有的还时不时咳嗽,咳出的痰中带着血丝,落在泥地上,瞬间被雨水冲散,却留下淡淡的幽绿。

一位年轻母亲抱着一个约莫三岁的孩子,跪在泥地里,膝盖都沾满了黑泥,看到灵枢与素问,眼中瞬间燃起希望,又很快被绝望覆盖,她磕了个响头,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大夫…… 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 他烧了三天了,浑身烫得像火炭,刚才还抽了一次,再这样下去,我、我真的要活不成了……”

素问立刻快步上前,蹲下身,不顾孩子身上的泥污,伸手探向孩子的额头 —— 入手滚烫,比寻常高烧要烈得多!她又取出一片试毒叶,轻轻贴在孩子的脖颈处 ——“滋啦” 一声,试毒叶竟直接化作焦黑粉末,随风飘散!“是‘疫戾症’!” 素问的声音带着几分凝重,抬头对灵枢说,“比普通残踪气烈三倍,传染性极强,若不尽快控制,不出三日就会蔓延到城内,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灵枢环顾四周,眉头拧成了川字 —— 流民区的水源是一个临时挖的土井,井水泛着淡淡的幽绿,水面还漂浮着几根枯草;窝棚内的稻草湿漉漉的,有的还沾着黑污,显然已被残踪气污染;更要命的是,流民们挤在一起,几乎没有隔离空间,一人染病,很容易传给全家。“必须立刻隔离病患、净化环境!” 灵枢的声音急促,却依旧沉稳,“墨衡!墨家的防疫机关车到了吗?”

“来了!灵枢先生,我来了!” 远处传来一阵 “隆隆” 的车轮声,伴随着墨衡略显急促的呼喊。众人望去,只见墨衡赶着一辆青铜制的防疫机关车,从泥泞的土路上驶来,车轮陷在泥里,他不得不跳下车,用肩膀顶着车辕往前推,青布短打都被汗水浸湿了,贴在背上。

终于,防疫机关车停在众人面前 —— 车身有半人高,长约两丈,是青铜打造的,刻着墨家矩尺纹与道家阴阳图,车顶装着一根可旋转的机关喷管,喷管旁放着几个青铜罐,里面装着圣火草与艾草混合的消毒液;车侧挂着三顶折叠式隔离帐,帐面是墨家机关纸制作的,泛着淡金,能防残踪气渗透。

墨衡跳下车,擦了擦额头的汗,喘息着说:“灵枢先生,让您久等了!刚才路上遇到一段泥坑,车陷进去了,耽误了点时间。这车按墨家‘水力喷药’原理设计,喷管能 360 度旋转,消毒液喷出来像细雨一样,均匀;隔离帐展开后能住两个人,帐子内侧还能挂香薰,净化空气!”

“辛苦你了,墨衡,” 灵枢拍了拍他的肩膀,立刻安排,“你先用防疫车净化土井和周围的水源,再喷一遍所有窝棚的内外;我与素问为病患诊治,教健康的流民制作简易香薰;我已让禁军带着隔离栏赶来,等下协助我们隔离病患 —— 记住,动作要快,却不能慌,流民们本就恐慌,我们要稳住他们的情绪。”

墨衡立刻点头,爬上防疫车,转动车辕上的机关 ——“嗡” 的一声,喷管喷出金红色的消毒液,如细雨般洒向土井,井水泛着的幽绿渐渐淡去;喷向窝棚时,茅草上的黑污也被冲掉,空气中的腐味渐渐被草药香取代。

可就在灵枢与素问准备为病患诊治时,几位健康的流民却围了上来,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流民拄着一根破木棍,沙哑着嗓子说:“你们为什么要把病人隔开?我们只是想找口饭吃,想活下去,你们是不是嫌弃我们这些流民,想把我们赶到更远的地方去?”

其他流民也跟着附和,眼中满是警惕与恐慌,有的甚至拿起地上的石头,摆出防御的姿态。灵枢连忙放下药箱,蹲下身,与老流民平视,语气诚恳:“大爷,您误会了,隔离不是嫌弃,是为了保护大家 —— 这病会传染,若不把病人隔开,您的孙子、您身边的乡亲们都会染病,到时候谁也活不了。我们会给病人送吃的、送药,会给健康的乡亲们发干粮、教大家做香薰防传染,等病好了,我们还会帮大家找住处、找活计,绝不会不管大家,您信我们一次,好不好?”

老流民望着灵枢坚定的眼神,又低头看了看怀里发烧的小孙子,眼中的警惕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犹豫与挣扎。过了片刻,他轻轻点了点头,对周围的流民说:“我看这两位大夫不像坏人,之前暴雨冲毁村子,是他们派船救了我们,我们就信他们一次,别再闹了,好好治病,好好活下去。”

流民们听老流民这么说,也渐渐放下了石头,脸上的恐慌淡了几分。素问趁机走到人群中,拿起带来的艾草、苍术,演示如何制作简易香薰:“大家看,把艾草、苍术揉碎,用破布包起来,挂在窝棚里,能挡住邪祟气;再用圣火草煮水洗手,别碰泛绿的水,别吃生的野菜,就能少生病。来,我这里有圣火草,大家分一分,不够的等下再拿。”

就在这时,一位中年流民突然 “扑通” 一声倒地,浑身抽搐,皮肤泛着诡异的幽绿,嘴角还溢出黑血,吓得周围的流民连连后退。“不好!是重症患者!” 素问立刻从药箱中取出应急祛戾针,快步上前,对准患者的人中、内关、涌泉三穴刺入,动作快而准;灵枢则点燃青铜香薰,将患者抬进刚展开的隔离帐中,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