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哲医融道铸医魂,残踪袭哲撼医根(2 / 2)
素问笑着回答:“这就需要儒家‘仁爱’与道家‘济世’结合。我们可设立‘仁心药箱’,由医者与百姓共同捐赠药材,贫困百姓可免费领取;同时,墨家制作的‘药材共享仪’,能记录药材的捐赠与领取,确保公平公正,不让有人滥用。”
墨哲则补充道:“墨家讲‘兼爱非攻’,这与‘医无贵贱’‘仁爱济世’相辅相成。我们还需在医则中规定:医者需定期参与义诊,每年不少于三个月;若有医者拒绝义诊,或在义诊中敷衍了事,将被纳入‘医德黑名单’,影响后续行医资格。”
众人纷纷点头,一致同意。接下来讨论 “诊疗规范”,法家强调 “法不徇私”,灵枢提出:“医者诊疗时,需详细记录病情、药方、诊疗过程,存入墨家‘医案记录仪’,若出现医疗纠纷,可通过仪器调取记录,公平判断责任,既保护患者,也保护医者。”
老医者又问:“若遇到疑难病症,医者无法判断,该如何处理?总不能让患者耽误病情吧?”
墨哲取出一台 “疑难病症共享仪”,仪器是青铜制的,能连接各地医馆,医者可将疑难病症上传,其他医者共同讨论诊疗方案。“这仪器按墨家‘共享互助’原理制作,” 墨哲解释道,“比如某地医者遇到罕见病症,可通过仪器上传病例,全国的医者都能看到,共同出谋划策,比单一医者判断更准确,也能让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午时三刻,“哲医行为准则” 终于制定完成,共三十条,涵盖医德、诊疗、义诊、纠纷处理等各个方面,每条都融入了儒道法墨的哲学思想。灵枢望着准则,心中涌起一股欣慰:“哲医融合,不仅是医学的进步,更是传承的延续。这准则能让医者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让百姓放心就医,让医道传承不息。”
可就在这时,议事厅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内侍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灵枢先生!不好了!皇宫中的贵妃突然病重,陛下召你们立刻入宫诊治,若治不好贵妃,恐要治你们的罪!”
三人心中一紧,立刻带着 “顺应自然诊疗仪” 与 “疑难病症共享仪” 赶往皇宫。路上,灵枢的青铜符微微颤动:“贵妃向来身体康健,怎会突然病重?恐是残踪气作祟,有人想借宫廷诊疗,破坏我们制定的医则,让陛下对哲医融合失去信任。”
素问点头:“我们需小心应对,用诊疗仪仔细检测,确保诊疗方案正确,绝不让余孽得逞!”
到达皇宫后,贵妃躺在凤榻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御医们围在床边,急得团团转。新帝站在一旁,脸色阴沉:“灵枢、素问、墨哲,你们快救救贵妃!若贵妃有闪失,朕唯你们是问!”
墨哲立刻用诊疗仪检测,仪器显示:“贵妃体质偏寒,因误用凉性药材,导致气血凝滞,需用温性药材与艾灸疗法,配合墨家‘气血调理仪’。”
灵枢点头,为贵妃开了药方;素问则用气血调理仪为贵妃调理气血,仪器释放出温和的阳气,缓缓注入贵妃体内。片刻后,贵妃的呼吸渐渐平稳,脸色也红润了几分:“好多了…… 刚才只觉浑身发冷,现在终于暖和了,多谢各位大夫!”
新帝松了口气,感激地说:“多谢你们!若不是你们,贵妃恐有危险!看来你们制定的哲医行为准则确实有效,朕决定在全国推广,让所有医者都遵守,让百姓安康无忧!”
灵枢、素问与墨哲拱手谢恩,心中却清楚:余孽绝不会善罢甘休,宫廷诊疗的危机虽暂时化解,但更大的阴谋或许还在后面,他们必须更加谨慎,守护好哲医融合的成果,不让传承断绝。
四、未时哲医传艺育新徒:三哲融教导新医
素问则在 “自然诊疗区” 教导弟子,她手持《道德经》,结合墨家 “顺应自然诊疗仪”,为弟子们演示如何根据季节、体质制定诊疗方案:“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诊疗时若违背自然规律,再好的药材也难见效。大家看这台仪器,” 她指着仪器上的二十四节气刻度,“夏季湿热,就需推荐清热祛湿的‘绿豆薏米汤’与针灸疗法;冬季寒冷,就需用温补的‘当归羊肉汤’与艾灸,这便是‘顺时而治’的精髓。”
一位名叫林生的弟子主动上前实践,他为一位模拟 “春季肝气不舒” 的同伴诊疗。按仪器提示,需用 “枸杞菠菜粥” 配合针刺太冲穴,可林生却犹豫着说:“素问先生,春季肝气不舒,用柴胡疏肝散不是更快吗?为何要用膳养之法?”
素问笑着解释:“林生,你忽略了‘道法自然’中的‘循序渐进’。柴胡虽能快速疏肝,却偏寒凉,春季阳气未升,过量使用会伤脾胃;而枸杞菠菜粥能内调肝肾,配合针灸温和疏泄,既符合自然规律,又不会损伤正气 —— 这便是哲医融合的妙处,既要见效,更要护本。”
林生恍然大悟,按仪器提示操作,片刻后,模拟同伴的 “肝气不舒” 症状明显缓解。“真的有效!” 林生兴奋地说,“之前总觉得治病要快,现在才明白,顺应自然的诊疗,才是对患者最好的负责。”
墨哲则在 “法治规范区” 讲解 “哲医行为准则”,他手持准则卷轴,结合墨家 “医案记录仪”,为弟子们演示如何规范记录诊疗过程:“法家讲‘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这医案记录仪就是医道的‘公器’。大家看,” 他打开记录仪,屏幕上清晰显示着之前一位患者的病情、药方、复诊记录,“每一步都要详细记录,若后续出现纠纷,这便是最公正的依据;同时,也能通过记录总结经验,提升医术,这既是法治的要求,也是对自己、对患者的负责。”
可就在这时,一位正在操作医案记录仪的弟子突然惊呼:“先生!记录仪的数据不见了!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空白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记录仪的屏幕泛着极淡的幽绿,试毒叶一碰,瞬间焦黑 —— 是残踪气!
“不好!残踪气侵入了记录仪!” 墨哲脸色骤变,取出圣火草粉末撒在仪器上,幽绿渐渐消退,数据却仍未恢复。“余孽竟想毁掉诊疗记录,破坏法治规范!” 墨哲愤怒地说,“没有记录,后续的纠纷处理、经验总结都无从谈起,他们就是想让哲医传艺断在教学环节!”
灵枢快步上前,仔细检查记录仪,发现仪器的青铜接口处缠着一缕隐戾丝 —— 显然是有人趁弟子操作时,偷偷将戾丝接入。“大家别慌!” 灵枢高声说,“墨家记录仪有‘数据备份’机关,” 他按下仪器侧面的青铜按钮,屏幕瞬间恢复了之前的记录,“余孽虽能暂时干扰,却毁不掉备份数据,我们的教学不会受影响!”
弟子们松了口气,重新投入学习。林生感慨地说:“余孽屡次破坏,反而让我更明白哲医传承的重要性 —— 只有学好‘仁爱’‘自然’‘法治’,才能守住医道,不让邪祟得逞!”
灵枢望着弟子们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说得好!哲医传艺,不仅是教医术,更是传医魂。只要你们坚守三哲理念,就算遇到再多阻碍,医道传承也绝不会断绝。”
传艺接近尾声时,墨哲突然发现,之前演示用的《道德经》扉页,竟泛着淡淡的金红 —— 是之前在医艺节发现的 “哲医密钥” 碎片!碎片贴在书页上,与《道德经》中的 “道法自然” 四字相互共鸣,隐约浮现出一道青铜纹路,与终南山的方向隐隐呼应。
“这碎片…… 竟与道家典籍有共鸣!” 墨哲惊喜地将碎片递给灵枢,“之前只知是开启秘坛的密钥,如今看来,它还需结合哲医理念才能完全激活 —— 这定是墨瑶祖师与玄真先祖留下的指引,让我们用哲医融合的力量,守护秘坛中的医魂火种!”
灵枢接过碎片,袖中的青铜符剧烈颤动,符面金红与碎片纹路交织,仿佛在诉说着百年传承的使命。“看来,哲医传艺不仅是为了培养新医,更是为了激活密钥,守住终南山的医魂火种,” 灵枢轻声说,“余孽屡次干扰教学,恐怕也察觉到了密钥与哲医理念的关联,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未时的阳光渐渐西斜,传艺场的弟子们仍在认真练习,有的在仪器前调试诊疗方案,有的在记录医案,有的在讨论 “仁爱” 之道。灵枢、素问与墨哲望着这一幕,心中清楚:哲医传艺的火种已在弟子们心中点燃,而这火种,不仅能照亮医道传承的路,更能在即将到来的终南山之战中,成为驱散残踪气、守护医魂的关键力量。
可就在这时,儒道医堂外突然传来一阵诡异的风声,风中夹杂着隐约的哀嚎,堂内的青铜灯烛开始剧烈摇晃,烛火泛着幽绿 —— 是残踪气!而且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浓郁,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随时准备发动突袭。
“余孽来了!” 灵枢握紧手中的密钥碎片,“墨哲,你带着弟子们退守后院,用墨家‘防戾阵’保护自己;我与素问守住前院,拖延时间!”
墨哲重重点头,带着弟子们快速后退;灵枢与素问则取出银针与圣火草粉末,站在医堂门口,望着渐渐逼近的幽绿雾气。风中的哀嚎声越来越近,雾气中隐约浮现出被操控的医者虚影,他们手持手术刀,眼神空洞,朝着医堂走来 —— 余孽竟操控了之前被残踪气影响的医者,想借他们的手,毁掉哲医传艺的成果,夺走密钥碎片!
“今日,我们定要守住医堂,守住哲医传承!” 灵枢的声音坚定如铁,青铜符在袖中爆发出金红光芒,与素问鬓角的青铜小鼎相互呼应,在医堂门口筑起一道光幕。幽绿雾气与光幕相撞,发出 “滋滋” 的声响,一场关乎哲医传承的生死之战,就此展开。
可弟子们能否在防戾阵中安全避险?被操控的医者能否被唤醒?灵枢与素问又能否在守住医堂的同时,护住密钥碎片,为前往终南山秘坛争取时间?一切,都在这未时的幽绿雾气中,等待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