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 第453章 医和天下凝民力,残踪撼和破安宁

第453章 医和天下凝民力,残踪撼和破安宁(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医和天下凝民力,残踪撼和破安宁

一、辰时医和坊济贫稳民生:道墨同医减民负

辰时的汴京 “医和坊”,晨雾如揉碎的棉絮般漫过朱漆大门,门楣上 “医和天下” 的青铜匾额在晨光中泛着暖光。坊内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一尘不染,东侧的 “惠民诊疗区” 摆着三排墨家便携诊疗仪,西侧的 “药材发放处” 整齐码放着封装好的草药包,空气中弥漫着甘草的清甜与圣火草的淡香,酿成一股让人安心的 “医和气”—— 这是灵枢与素问联合墨家传人墨和设立的综合性医疗坊,旨在通过免费诊疗、药材救助,减少贫困患者的痛苦,减轻社会负担,让 “医和” 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石。

辰时三刻,坊外已排起长队,首位患者是城郊的张阿婆。她拄着枣木拐杖,佝偻着身子,咳嗽声断断续续,粗布衫上沾着补丁。“灵枢先生,” 阿婆攥着灵枢的衣袖,声音带着哭腔,“我这咳疾犯了半个月,儿子在外做工,家里只剩我一个老婆子,没钱抓药,再拖下去,怕是要给街坊添麻烦了……”

灵枢扶住阿婆,语气温和却坚定:“阿婆莫怕,医和坊本就是为帮您这样的百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行医,不求钱财,只求百姓安康,少给家里、给街坊添负担。墨和,取体质监测仪来,先看看阿婆的肺脉。”

墨家传人墨和捧着一台青铜制的 “肺脉监测仪” 走来,仪器上刻着墨家矩尺纹,能通过指尖接触,检测肺部气血运行。“阿婆,您把手指放在这凹槽里,” 墨和调试仪器,仪盘上的指针缓缓转动,“是风寒犯肺,不算严重,用‘散寒止咳汤’配合墨家‘温肺贴’,三日就能好转,后续再用食疗调理,不易复发。”

素问则取来草药包与温肺贴,耐心讲解用法:“这药每日熬一碗,温肺贴贴在肺俞穴,晚上睡前贴,早上取下。您要是不方便熬药,坊里的弟子可上门帮您,绝不让您独自硬扛。”

阿婆接过草药包,泪水滴在包上:“多谢先生大夫!有了你们,我这老婆子不用拖累儿子,也不用麻烦街坊,真是积德了!以后我要是好了,就来坊里帮忙扫地、晒药,也算尽份力!”

此时,汴京里正(管理街坊的官员)带着随从前来巡查,看到医和坊的场景,眼中满是赞许:“灵枢先生,你们这医和坊真是惠民的好举措!之前城郊常有贫困患者因无钱医治,卧病在床,拖累家人,甚至引发邻里纠纷,如今有了免费诊疗,街坊间的矛盾少了,百姓的笑脸多了,这就是医学促和谐啊!”

灵枢拱手道:“里正大人过誉了!我们计划每月在医和坊为百姓做一次免费体检,用墨家的‘全民体质档案仪’记录健康状况,提前预防疾病,这样既能减少患者痛苦,也能让街坊更和睦,社会更安定。”

可就在这时,一位刚领药的老汉突然捂着胸口倒地,手中的草药包泛着极淡的幽绿,试毒叶一碰,瞬间焦黑 —— 是残踪气!“不好!药材被动了手脚!” 灵枢脸色骤变,拆开草药包,发现里面混着一缕黑色丝线,正是隐戾丝,“余孽竟在医和坊的药材中藏残踪气!他们想让百姓以为我们的药有害,不敢来诊疗,让贫困患者再次陷入困境,破坏社会安宁!”

墨和立刻用圣火草粉末擦拭草药,重新封装:“这些人太歹毒了!连帮百姓减负的药材都要污染!我这就去检查所有草药包,绝不让更多人受害!” 素问则为老汉按摩膻中穴,缓解不适:“大爷别慌,残踪气已被驱散,这药是安全的,您回去熬着喝,身子很快就能好,不会给家里添负担的。”

老汉缓过神,握着灵枢的手说:“先生是好人,我信你们!就是这些邪祟太可恨,你们可一定要守住这医和坊,别让他们坏了好事!”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附和,有的还主动帮忙检查草药包,医和坊的氛围在危机后更显凝聚 —— 这正是医学带来的社会向心力,让百姓在困境中并肩而立。

二、巳时墨家器械普健康:巧技传知促民和

巳时的阳光已穿透晨雾,汴京中心广场的 “健康宣讲台” 前挤满了百姓。台上摆着墨家 “健康演示仪”—— 青铜制的球体上刻着人体经络图,转动球体就能显示不同季节的养生重点;旁边的 “体质自测仪” 只需百姓伸手触摸,就能快速判断体质类型,给出养生建议,空气中满是百姓的问询声与笑声,热闹却不杂乱。

灵枢站在宣讲台中央,手持一卷《健康通俗册》,声音洪亮:“‘上工治未病’,与其生病后医治,不如提前预防。今日我们用墨家的器械,教大家辨体质、学养生,就是想让每个人都懂健康、会养生,少生病、不生病,家里少操心,街坊少牵挂,这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一位年轻妇人挤到台前,指着体质自测仪问:“灵枢先生,我总觉得手脚冰凉,能测测是什么体质吗?要是能自己调理,就不用总麻烦大夫了。”

墨和笑着请妇人伸手:“您放心,这仪器按墨家‘气血感应’原理制作,精准得很。” 仪器启动,仪盘显示 “阳虚体质”,旁边的喇叭还传出温和的提示音:“阳虚体质需温补,日常多吃羊肉、桂圆,少碰生冷食物,睡前用艾叶泡脚,坚持一月可见效。”

妇人惊喜地说:“太准了!我就是爱吃生冷,手脚常年冰凉,以后按这方法调理,定能好起来!这样我家夫君也不用总为我担心,能安心做工了。”

素问则在一旁演示 “膳食搭配仪”,仪器能根据体质推荐每日膳食:“大家看,阳虚体质今日推荐‘当归羊肉汤’,阴虚体质则适合‘银耳百合粥’,这仪器还能根据家里的食材调整食谱,不浪费、还养生。之前有户人家,夫妻体质不同总吃错东西,常闹矛盾,用这仪器搭配膳食后,不仅身体好了,夫妻也更和睦了。”

可就在这时,一位分发《健康通俗册》的弟子突然惊呼:“先生!这册子上的字在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册子上的 “温补食材” 竟渐渐变成 “禁食食材”,“泡脚养生” 变成 “泡脚有害”,纸页边缘还泛着幽绿 —— 是残踪气!

“不好!宣讲材料被污染了!” 灵枢快步上前,用试毒叶检测,叶片瞬间焦黑,“余孽在册子上涂了戾毒,想让百姓误解养生知识,用错误方法调理,导致生病,破坏我们的健康宣讲!”

墨和立刻用圣火草粉末喷洒所有册子,幽绿渐渐消退,错误的字迹重新变回正确内容:“大家别慌!册子已恢复正常,养生知识都是对的!余孽就是想让我们学错知识、生更多病,我们偏不上当,好好养生,健健康康的,让他们的阴谋落空!”

百姓们重新领取册子,有的还围着仪器继续咨询,广场上的氛围重新热烈。里正看着这一幕,感慨道:“之前街坊总因不懂健康知识闹误会,比如有人感冒了还吃温补的,加重病情就怪家人照顾不周,如今有了这宣讲和仪器,大家懂了养生,矛盾少了,邻里也更和睦了,这就是医学带来的和谐啊!”

灵枢望着百姓们的笑脸,心中清楚:传播健康知识,不仅是让百姓少生病,更是让家庭少矛盾、邻里少隔阂,这正是医学促进社会和谐的细微之处,哪怕有残踪气干扰,只要百姓信医、懂医,这份和谐就不会被打破。

三、午时学子归乡均医源:良医扎根聚民心

午时的阳光炽热,汴京周边的青崖村却一片热闹 —— 之前在青崖教点学习的学子阿牛,今日正式在村里开设 “和民医馆”,医馆门前挂着灵枢题写的 “医和民心” 匾额,门前挤满了前来道贺的村民,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硝烟味与草药的清香。

阿牛身着素色医袍,站在医馆前,手中捧着墨家 “便携诊疗箱”,眼中满是激动:“多谢灵枢先生、素问先生和墨和先生的教导,今日我阿牛能在家乡开医馆,就是想让村里的百姓不用再跋山涉水去看病,不用再因缺医少药受苦,让青崖村也能像汴京一样,有医、有健康、有和谐!”

一位白发老者走上前,递过一面绣着 “妙手仁心” 的锦旗:“阿牛,你可是我们青崖村第一个大夫!以前村里有人生病,要走几十里山路去汴京,有的还没到医馆就不行了,现在有了你这医馆,我们再也不用遭这罪了!你放心,我们都会支持你,让医馆好好开下去!”

灵枢与墨和也赶来道贺,灵枢递过一台 “远程诊疗仪”—— 墨家特制的青铜仪器,能通过机关与汴京医和坊连接,遇到疑难病症可远程咨询:“阿牛,这仪器能帮你解决棘手的病例,若遇到解决不了的,随时联系我们,绝不让你独自面对困难。我们还会每月派弟子来支援,让医馆能长久为村民服务。”

墨和则带来一批草药与耗材:“这些都是按青崖村的气候准备的,有治疗风寒、湿热的常用药,还有墨家的‘伤口愈合贴’,比传统草药更方便。你要记住,开医馆不仅是治病,更是聚民心,让村民觉得有依靠,这村子才能更和谐。”

阿牛点头,立刻为第一位患者 —— 村里的李婶诊治。李婶常年腰痛,之前因没钱去汴京,只能硬扛,如今阿牛用体质监测仪检测,确诊为 “腰肌劳损”,用针灸配合墨家 “热敷仪” 治疗,片刻后,李婶就能直起腰了:“舒服!真舒服!阿牛,你这医术不比汴京的大夫差!以后我再也不用让儿子请假陪我去看病了,他能安心在城里做工,家里的日子也能更好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