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道墨融防破疫瘴,残踪袭防撼苍生(1 / 2)
道墨融防破疫瘴,残踪袭防撼苍生
一、辰时疫瘴突现惊汴京:邪祟作祟酿危局
辰时的汴京,本该是晨雾缭绕、人声渐起的热闹时刻,今日却被一股诡异的灰黑雾霭笼罩。城南的 “平安巷” 内,此起彼伏的咳嗽声穿透雾霭,间或夹杂着孩童的啼哭与妇人的啜泣,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腥气,与圣火草的淡香格格不入 —— 这是 “疫瘴” 突发的第三日,患者初起高热、咳血,三日便气息奄奄,试毒叶一碰患者衣物,瞬间焦黑成灰,显然是残踪气与疫毒结合的 “残踪疫瘴”。
灵枢身着素色长衫,袖中青铜符剧烈发烫,他快步穿梭在巷内,身后跟着拎着墨家 “疫气监测仪” 的墨宗。监测仪是青铜制的圆筒状,顶端嵌着墨家矩尺纹,能实时检测空气中疫气浓度,此刻仪盘泛着刺眼的幽绿,刻度已达 “高危”:“灵枢先生,这疫瘴比十年前的‘寒疫’更烈,且传播极快,昨夜还只在平安巷,今早已扩散到三条街!”
素问鬓角的青铜小鼎泛着淡紫,她正为一位咳血的老妇人施针,银针刺入肺俞、曲池穴,暂止咯血:“老夫人,您莫慌,‘清瘴则毒自散,止血则气自安’。这疫瘴虽烈,却非无药可解,只是需先摸清传播规律,否则用药也难阻扩散。”
老妇人攥着素问的手,声音微弱:“大夫,我家孙儿也染了这病,烧得直说胡话,您快救救他…… 若他有个三长两短,我也活不成了!” 话音刚落,巷口传来骚动,一位捕快捂着口鼻跑来:“灵枢先生!不好了!知府大人的公子也染了疫瘴,现在高热不退,知府大人请您立刻过去!”
灵枢心中一沉 —— 疫瘴若染及权贵,恐引发朝野恐慌,更给了余孽可乘之机。他嘱咐素问与墨宗继续在巷内监测,自己则快步赶往知府府衙。府衙内,知府焦急地守在床前,公子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床帐外的疫气监测仪泛着深绿。“灵枢先生,” 知府抓住灵枢的手腕,“汴京百姓全靠你了!若疫瘴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灵枢搭脉片刻,沉声道:“公子是‘疫毒犯肺’,需先清瘴毒,再补肺气。只是这疫瘴传播蹊跷,似有人刻意操控 —— 寻常疫毒多随水源、飞沫传播,此疫却只在特定街巷扩散,且患者多接触过‘染疫衣物’,恐是余孽用残踪气污染衣物,人为制造疫灾!”
话音刚落,墨宗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块染疫的布料:“灵枢先生!您看!这布料上除了疫毒,还有隐戾丝!是余孽无疑!他们想借疫瘴混乱民心,破坏汴京安定,更想阻碍我们后续的防疫举措!”
灵枢望着布料上泛绿的隐戾丝,眼中闪过厉色:“邪祟敢以苍生为饵,我们便以道墨之力破局!即刻设立‘疫防坊’,用墨家器械监测疫气、消毒防疫,以道家‘天人相应’之理研拟方剂,绝不让疫瘴再伤一人!”
辰时末,疫防坊在汴京中心设立,墨家 “圣火消毒车” 开始在街巷喷洒圣火草蒸汽,疫气监测仪的幽绿渐渐淡去几分。可灵枢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余孽既已出手,后续必还有更狠的手段,防疫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二、巳时道墨融研防策:古今结合破疫毒
巳时的阳光勉强穿透雾霭,疫防坊的 “研药室” 内,烛火通明,桌上摊着墨家《疫防秘册》、道家《黄帝内经?素问》与番医艾拉带来的 “西域疫防记录”。灵枢、素问、墨宗与艾拉围坐桌前,空气中弥漫着艾草、黄连的苦香,夹杂着青铜器械的冷意。
墨宗翻开《疫防秘册》,书页上刻着墨家先祖的手迹:“疫者,戾气所聚,需以‘防、清、补’三法应对 —— 防以器械阻传播,清以草药祛毒邪,补以食膳固元气。” 他指着册中绘制的 “疫气隔离舱” 图样,“这是先祖为防疫设计的隔离器械,青铜制舱体,内置圣火草蒸汽装置,能隔离患者,又可消毒,比单纯用布帐隔离更安全。”
艾拉点头,取出西域的 “疫菌观察镜”(模拟古代显微镜):“西域曾有类似疫瘴,通过观察发现,疫毒多附着在飞沫、衣物上,需严格消毒。只是西域多用烈酒消毒,效果有限,不如墨家的圣火草蒸汽彻底。”
素问则从《黄帝内经》中找出 “天人相应” 的防疫理念:“‘春善病鼽衄,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此疫发于暮春,雾霭浓重,是‘湿毒夹疫’之证,需用‘清瘴解毒汤’,以黄连、黄芩清毒,藿香、佩兰祛湿,再辅以墨家‘药材炮制仪’精准控制药量,避免苦寒伤胃。”
灵枢沉吟片刻,综合众人之策,拟定 “防疫三步法”:“第一步‘监测预警’,用墨家疫气监测仪巡查街巷,仪盘泛绿即封锁消毒;第二步‘隔离治疗’,用隔离舱收治患者,每日服清瘴解毒汤,配合针灸;第三步‘全民预防’,用圣火消毒车每日喷洒街巷,教百姓用‘藿香香囊’随身佩戴,饮用‘薄荷甘草水’预防。”
可就在墨宗调试药材炮制仪,准备炼制首批清瘴解毒汤时,仪器突然发出 “滋滋” 异响,仪盘泛着幽绿 —— 是残踪气!“不好!药材被动了手脚!” 墨宗快速检查药材,发现黄连中混着一缕黑色丝线,试毒叶一碰即黑,“余孽竟在药材中藏隐戾丝!若用这染毒的药材炼药,患者服下只会加重病情!”
素问立刻用圣火草粉末擦拭药材,幽绿渐渐消退:“这些人真是丧心病狂!连救命的药材都敢污染!我们需将所有药材重新检查,改用墨家‘防戾药柜’存放,柜中嵌入圣火草木板,可防残踪气侵袭。”
艾拉也主动提出:“我去协助检查药材,西域有辨毒的方法,可与试毒叶配合,双重保险。”
巳时三刻,首批清瘴解毒汤炼制完成,墨宗用 “药量分装机” 将汤药分装成小瓶,每瓶剂量精准。灵枢取来一瓶,倒入碗中,汤药呈澄黄,散发着清苦的药香:“这药需趁热服用,每日三次,连服五日。墨宗,你即刻将药送往各隔离点;素问,你随我去知府府衙,为公子送药,顺便安抚民心。”
知府府衙内,公子服下汤药后,高热渐渐退去,呼吸也平稳了些。知府松了口气,对灵枢道:“先生真是神医!我这就下令,汴京各街巷按你们的防疫法执行,百姓若有违抗,从严处置!”
灵枢却摇头:“知府大人,防疫非靠强权,需靠民心。我们可在各街巷设‘防疫宣讲点’,用墨家‘疫防演示仪’展示疫毒传播过程,让百姓明白隔离、消毒的重要性,自愿配合,方能长久。”
知府点头称是,立刻安排人手筹备宣讲点。灵枢望着窗外渐渐散去的雾霭,心中却无半分轻松 —— 余孽的第一次破坏已被化解,可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防疫之路,定还有更多荆棘。
三、午时防控普施护万民:墨械道心暖民心
午时的阳光终于驱散雾霭,汴京各街巷的 “防疫宣讲点” 前挤满了百姓。城南宣讲点内,墨宗正操作着墨家 “疫防演示仪”—— 青铜制的仪身内有微型人偶,通过机关模拟 “未消毒衣物传播疫毒”“佩戴香囊预防疫毒” 的场景,直观易懂,百姓们看得目不转睛。
“大家看,” 墨宗指着仪盘中的人偶,“这人偶接触了染疫衣物,未消毒就回家,家中三人很快染疫;而这人偶佩戴了藿香香囊,虽路过疫区,却未染病 —— 这就是预防的重要性!”
一位中年汉子皱眉问道:“墨宗先生,这隔离舱看着像‘囚笼’,把患者关进去,会不会…… 会不会更危险?”
灵枢走上前,语气温和却坚定:“这位大哥,隔离舱绝非囚笼,而是‘护命舱’。舱内有圣火草蒸汽,能杀死疫毒,还能让患者安心休养,避免传染家人。昨日平安巷的李阿婆,进舱前咳血不止,今日已能进食,这就是隔离治疗的效果。”
话音刚落,李阿婆的儿子提着篮子走来,篮子里装着刚熬好的粥:“大家别担心!我娘在隔离舱里好好的,大夫们照顾得周到,比在家还安全!这粥就是大夫让我送来的,说补身子。”
百姓们见状,疑虑渐消,有的主动领取藿香香囊,有的配合消毒车喷洒。素问则在一旁教百姓制作 “薄荷甘草水”:“取薄荷一钱、甘草二钱,加水煮沸,放温后饮用,能清咽利喉,预防疫毒。道家讲‘食饮有节’,这段时间大家少辛辣、多清淡,身子强了,疫毒也难侵。”
可就在这时,一位老者突然捂着胸口倒地,手中的藿香香囊泛着幽绿 —— 是残踪气!“不好!香囊被动了手脚!” 灵枢快步上前,用圣火草粉末擦拭香囊,老者渐渐苏醒。
“我…… 我刚才接过香囊,就觉得胸口发闷,” 老者虚弱地说,“这香囊…… 这香囊有问题!”
墨宗检查香囊,发现香囊内的藿香中混着隐戾丝:“余孽想让百姓以为预防措施有害,不再配合防疫!大家别慌!我们已重新检查所有香囊,染毒的已销毁,现在发放的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