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两手抓(1 / 2)
俗话说得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句话用在浏水县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如今的浏水县,干事业的工作气氛异常和谐,四套班子团结一心,就像一个紧密的战斗集体。县委如同掌舵的船长,引领着方向;县政府则像勇敢的水手,冲锋陷阵,一往无前。这样的局面,实在是令人欣喜。
作为一个后发县市,浏水县的发展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它既有一定的基础,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宛如初升的太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个过程中,施德华展现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他并没有过多地干预政府那边的具体工作,而是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相反,他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着以徐浩然为代表的县政府团队,为他们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而徐浩然也深知施德华的良苦用心,对他心怀感激。在工作中,徐浩然始终以施德华的意见为准绳,对他言听计从,唯其马首是瞻。这种默契的配合,使得浏水县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浏水县里,施德华和徐浩然这对搭档可谓是珠联璧合,主政一方。他们之间的默契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沉淀,彼此之间已经达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境界。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尽管施德华和徐浩然在做事风格和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有着高度的一致——都怀揣着一颗对事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心,都怀着为一方百姓谋福祉、做实事的美好愿望。
如今,在浏水县的各项工作中,施德华和徐浩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施德华侧重于思想道德建设,他深知良好的道德风尚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不遗余力地推动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而徐浩然则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工程的推进上,他雷厉风行、果敢决断,确保各项重点工程能够按时保质完成。
不仅如此,施德华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他注重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人才,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徐浩然则积极为这些人才搭建平台,让他们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此外,施德华对纪律工作抓得很紧,他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廉洁性和公正性;徐浩然则直接派遣督察工作组进驻浏水县的重点项目,加强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督,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可以说,施德华和徐浩然的合作就像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他们的默契配合既成就了彼此,也为浏水县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不仅是他们两个人的幸运,更是浏水县全体老百姓的福气。
周一,阳光明媚,上午九点整,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雅仁医学院研发中心和研究生分部的大门。车内坐着的正是徐浩然,他身着一套深色西装,显得精神抖擞。
车子稳稳地停在项目部大门口,车门打开,徐浩然迈步走下车来。与此同时,李宪和肖龙早已带领着国建第五局项目总经理范齐民等一行人等候在此。他们面带微笑,热情地迎向徐浩然。
徐浩然刚一下车,李宪等人便快步上前,齐声说道:“热烈欢迎徐县长莅临项目指导工作!”声音洪亮而整齐,透露出对徐浩然的尊敬与欢迎。
然而,与徐浩然一同前来的李征和王宗军等人,却明显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只是微笑着向李宪等人点头示意,并没有主动上前握手的意思。
徐浩然似乎并未在意这一点,他依旧面带微笑,落落大方地伸出双手,与李宪等人一一握手,并关切地问道:“大家辛苦了!辛苦了!”他的语气亲切而自然,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当徐浩然的目光落在督察小组组长、纪委一科的李昊阳身上时,他原本微笑着的脸庞瞬间变得冷峻起来。
徐浩然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让人难以捉摸的笑容,然后用一种意味深长的口吻对李昊阳说道:“李组长啊,等会儿就麻烦你带李县助去督察组转一转,我可是很期待看到你们的工作成果哦。”
李昊阳连忙点头应道:“好的,徐县,您放心。别的方面我不敢打包票,但只要是涉及督察工作的事情,我一定会全面、如实地向您汇报的。”
徐浩然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转头看向李宪,说道:“李县,等会儿我们去看看现场,就让李组长和李县助去督察组好好交流交流吧。”
李宪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问题,徐县。我们的项目绝对经得起任何检查,我对我们的工作很有信心。”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满满的自信。
无论是研发中心,还是研究生分部,这两块地在过去都是一片荒芜,人迹罕至。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们,早已因为拆迁而搬离了这片土地。
本以为这样一个偏僻的角落,不会有人问津,但自从项目正式启动后,这里却突然变得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