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星穹融宇拓新境,共生永续照千秋(1 / 2)
万宇桃源的 “全宇融合中枢” 内,墨辰宇凝视着全息投影中 “19 个宇宙群共生图谱”。图谱上,新加入的星穹星域如同 “第十八颗星辰”,与原有 18 个宇宙群通过 “六系归一能量” 与 “星穹法则能量” 交织的 “双生链路” 紧密相连 —— 星穹本源湖的高纯度能量,通过全宇天网转化为 “18 个宇宙群适配能量”;灵植宇宙群的植物本源技术,帮助星穹族培育出 “星穹 - 共生复合植被”;星瀚宇宙群的法则适配经验,让星穹法则与现有体系的融合效率提升 40%。
击败裂空族残余势力已过去两年,星穹星域与全宇共生联盟的 “融合计划” 成效显着:星穹族的 “天网接入率” 从 30% 提升至 95%,100 名星穹传承者在全宇守护学院完成学业,返回星穹后成为 “融合主力”;星穹本源湖的 “能量开发效率” 达 60%,每年为全宇宙提供 “50 万单位高纯度本源能量”,彻底解决 “能量供需失衡” 的隐患。墨宇轩(全宇共生联盟荣誉执行长)走进融合中枢,递上 “星穹融合两年报告”:“融合的核心是‘文化认同’—— 目前星穹族对‘全宇共生理念’的接受度已达 80%,但‘跨文明生活习惯差异’仍是潜在问题,需通过‘深度文化融合’进一步消除隔阂。”
墨辰宇点头,调出 “星穹文化图谱”:“全宇共生不仅是技术与能量的融合,更是‘生活与精神的共鸣’。我们需在星穹星域与万宇桃源之间,构建‘跨宇宙文化共生带’,让两个文明圈的生灵‘深度互动、彼此理解’。”
第一阶段:跨宇宙文化共生带的 “构建与运营”—— 从差异到共鸣
“跨宇宙文化共生带” 选址在星穹星域与 18 个宇宙群的 “超维交界区”,由 19 个宇宙群的 “文化团队” 联合打造,旨在通过 “沉浸式体验”,让不同文明的生灵 “感受彼此的生活方式”,实现 “文化认同”:
1. 共生带的 “功能分区设计”
共生带分为 “三大核心区域”,覆盖 “生活、学习、娱乐” 全场景:
跨文明生活区:按 “1:1 比例” 还原星穹族与 18 个宇宙群的 “典型居住环境”—— 星穹族的 “星穹符文屋”(能自动调节星穹法则能量)与万宇桃源的 “归一庭院”(六系能量环绕)相邻,生灵可自由选择 “短期居住体验”;生活区配备 “跨文明饮食中心”,用 “能量转化技术” 将星穹族的 “星穹能量结晶” 转化为 “人类能食用的本源食物”,也能将地球的 “谷物” 转化为 “星穹族可吸收的能量形态”。
文化研学区:设立 “星穹 - 全宇文化学院”,开设 “星穹法则解读”“全宇共生史”“跨文明沟通技巧” 等课程。学院采用 “双导师制”,星穹族导师传授 “星穹文化与法则应用”,全宇联盟导师讲解 “共生理念与技术”。首批学员中,星穹族的 “星瑶儿”(星穹王孙女)与万宇桃源的 “墨小雨”(墨辰宇之女)结为 “研学伙伴”,两人合作完成的 “星穹 - 归一法则融合论文”,被纳入全宇守护学院教材。
娱乐互动区:构建 “跨宇宙虚拟乐园”,用 “幻梦神念技术” 模拟 19 个宇宙群的 “特色场景”—— 星穹族可在乐园中体验 “万宇桃源的四季变换”,人类修士能感受 “星穹星域的法则星空”;乐园定期举办 “跨文明竞技赛”,如 “星穹法则操控赛”“六系归一能量挑战赛”,竞技不设 “胜负排名”,只奖励 “创意与协作”,鼓励生灵在互动中 “发现彼此的优势”。
2. 共生带的 “运营成果”
运营首年,共生带接待 “跨宇宙访客” 超百万次。星穹族的 “星穹舞者” 在虚拟乐园表演 “星穹法则舞”,舞者用肢体勾勒出 “星穹符文轨迹”,与人类修士的 “六系能量舞” 融合,形成 “双生舞蹈”,成为乐园 “必体验项目”;星瑶儿与墨小雨共同发起 “跨文明手作活动”,星穹族用 “星穹水晶” 制作 “共生符文饰品”,人类用 “本源金属” 打造 “星穹 - 归一融合摆件”,作品通过全宇天网义卖,所得能量全部用于 “低维文明帮扶”。
最令人惊喜的是 “跨文明家庭” 的出现 —— 星穹族的 “星远”(星穹法则研究员)与灵植宇宙群的 “灵月”(植物医师)在共生带相识相恋,组建 “跨宇宙家庭”。他们的孩子继承了 “星穹法则操控能力” 与 “植物本源亲和力”,成为 “星穹 - 灵植融合技术” 的 “天然测试者”,为两个文明的 “技术融合” 提供 “活体数据”。
第二阶段:“星穹法则 - 六系归一” 复合技术的 “创新突破”—— 融合催生新可能
技术融合是 “星穹 - 全宇共生” 的 “核心驱动力”。在 19 个宇宙群的 “联合研发团队” 努力下,“星穹法则 - 六系归一” 复合技术取得 “三大突破性成果”,为全宇共生注入 “新活力”:
1. 全宇天网的 “维度扩展技术”
蓝晶科技文明与星穹族合作,将 “星穹法则的空间特性” 融入天网,研发出 “维度扩展模块”—— 天网的 “能量传输维度” 从 “三维” 提升至 “五维”,能同时覆盖 “低维、三维、高维” 所有文明,传输效率提升 50%,且能自动规避 “超维能量乱流”。模块应用后,星穹星域边缘的 “偏远低维文明”,首次实现 “无延迟接收跨宇宙能量”,文明的 “修炼速度” 平均提升 30%。
2. 星穹 - 归一复合防御阵
青晶空间文明、星瀚宇宙群与星穹族联合,研发出 “跨宇宙最强防御阵”—— 阵体融合 “星穹法则的空间禁锢特性”“星瀚法则的波动干扰能力” 与 “六系归一的能量净化功能”,防御强度是原全宇防御阵的 3 倍,能同时抵御 “虚无能量、裂空攻击、法则紊乱” 三大威胁。防御阵在星穹本源湖周边布设后,成功抵御 12 次 “超维能量冲击”,没有出现任何 “能量泄漏”。
3. 跨宇宙生命适配技术
赤晶生命文明与星穹族合作,针对 “星穹族半能量半实体形态” 与 “人类实体形态” 的差异,研发出 “生命适配药剂”—— 药剂能暂时改变生灵的 “能量形态”,让星穹族可在 “实体形态” 下体验 “人类的饮食与触觉”,人类修士也能转化为 “半能量形态”,感受 “星穹法则的流动”。墨辰宇与星穹王曾共同试用药剂,在 “实体形态” 下一起种植 “星穹 - 共生复合植被”,在 “半能量形态” 下共同修复 “星穹法则紊乱带”,成为 “跨宇宙生命融合” 的 “典范”。
第三阶段:“全宇共生联盟扩员计划” 的 “启动与实施”—— 让共生照亮更多角落
随着星穹星域的成功融合,全宇共生联盟启动 “扩员计划”,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将 “未接触宇宙群” 中的 “10 个友好文明” 纳入联盟,进一步拓展 “全宇共生边界”。扩员计划分为 “探测、接触、融合” 三个阶段,确保 “每一个新成员都能平稳融入”:
1. 探测阶段:精准定位 “友好文明”
全宇天机部与道衍天机团队合作,通过 “全宇天网的远程探测功能” 与 “道衍天机推演”,对 “星穹星域周边的 20 个未接触宇宙群” 进行 “筛选”:
优先选择 “能量波动温和”(无掠夺倾向)、“法则结构稳定”(融合难度低)、“存在原生共生迹象”(理念契合度高)的宇宙群;
排除 “能量具有强破坏性”“法则紊乱风险高”“曾有掠夺记录” 的宇宙群;
对筛选出的 “10 个潜力宇宙群”,派遣 “无人探测舰” 进行 “近距离数据采集”,绘制 “宇宙群详细图谱”。
首批探测的 “灵能宇宙群”(以 “灵能法则” 为核心),其 “灵能波动” 与六系归一能量的 “共鸣度达 50%”,且存在 “灵能共生植被”,被列为 “首要接触目标”。
2. 接触阶段:和平为先,循序渐进
接触任务由 “星穹融合经验丰富的团队” 承担,遵循 “三步走” 策略:
信号传递:灵溪带领意识沟通小队,用 “深层意识感应术” 传递 “全宇共生成果影像” 与 “友好意图”,避免 “误判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