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2 / 2)
虽然何雨柱没有明说,可是一旁的张三瞬间就明白过来。
这年头,因为西方和毛熊一起封锁的原因,使得兔子如今异常的艰难,在夹缝当中几乎喘不过气来。
任何外来的帮助,对于兔子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像娄半城手里掌握的渠道,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要知道,娄半城刚才不过是打了半天的电话,就确保了十万吨粮食的购买。
今年,外贸部通过大半年的扯皮谈判,才从加拿大和澳洲,一共才进口了五百多万吨的粮食,那可是举国之力才办到的事情。
可是娄半城不过是一个区区的落魄资本家,竟然凭借个人的力量,就能够筹集十万吨地粮食。
如果要是几十个资本家一起出手,那么是不是就能够抵得上全国之力?
张三感觉资本家的力量,有些刷新了他的认知。
看着张三那震惊无比的神情,何雨柱嘴角微微抽搐了两下,实在有种没眼看的感觉。
娄半城固然能量惊人,可是实际上如今的港岛,最有钱的还是要数霍大佬,人家的身价已经达到千万港币级别。
此时港币和英镑的汇率为一英镑大约十四到十六港币之间。
也就是说霍大佬如今算是百万英镑级富翁!
要知道兔子五九年总共才从澳洲进口了二十三万英镑的粮食!
霍大佬的家产足以抵得上兔子三五年的粮食贸易总额了。
对于何雨柱的交代,娄半城立即就明白过来,这固然是给他说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在帮他向上面证明娄家的价值。
国家如今一穷二白,几乎没有什么家底,就算是最为基础的东西,都还是侵略者留下来的工业废墟。
想要把废墟变成滋养新的工业之树的肥料,要么必须经过剧烈的化学反应,要么经过漫长的时间衍变。
可是世界却不会给兔子太多的时间!
加上兔子还必须稳定自己的内部,构建全新的执政体系,同样无法全力以赴心无旁顾的来发展工业,所以任何外来的力量对于兔子都是弥足珍贵。
去年全年兔子的外汇储备才一亿美元,紧紧只有都不到二十个霍大佬!
甚至在原本的历史上,今年因为灾害的原因,让国家直接削减了农产品的外贸数量,严重影响了国家“以出养进”,取得粮食进出口贸易差的谋划。
甚至为了保障国内百姓的生存,国家不得不出口了八十一万两黄金,七百万布匹,同时为了弥补贸易差额,还不得不憋着气,承接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加工业务。
完全就是拿劳动力换取利润的无奈之举。
甚至何雨柱还非常清楚,这种无奈之举,一直延续到新世纪第二个十年,都没有在经济衰退的大浪潮当中削减。
落后要挨打,同样要受穷,这就是满清闭关锁国带来的无穷祸害,直接影响了华夏两个多世纪。
虽然今年的形势最为紧张,可是何雨柱反而更有信心,绝对比历史上要好得多。
因为他去年递交上去的图纸,都已经被变现成了产品,甚至到上个月为之,今年的生产规模已经进行了三次扩充。
如果不是害怕他年龄太小,影响到以后的发展,说不定他都已经被别人成为何处长了。
给国家争取了外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国内工业诸多大佬,得知如今给国家挣外汇的头把交椅产品,竟然是一位厨子设计的,着实受到了不轻的刺激。
为了保护工业专业人士的脸面,听说很多人已经把目光开始投降往日顾不上看的家电领域。
毕竟如今的行业发展,都还靠的国家大政策的调控,甚至包括研究所研究的方向,都是上级颁布研究的方向。
而这次受到刺激之后,任务固然还要完成,可是面子也要挽回。
小的项目研究,就相当于调剂脑子了。
何雨柱从来都不会小觑那些天才们,只是他们过去把精力都放在那些国之重器上。
如今稍微分散一点关注力,取得成果都也都是理所当然的。
来粤省之前,何雨柱听李怀德闲聊,好像魔都那边已经开始在提升收音机的产能,以及想办法降低收音机的制造成本。
对于这种竞争意识,何雨柱也是乐见其成。
那些顶尖的大佬,人家投入那都是国家大的发展方向,堪称是日理万机、夜以继日的忙碌着。
而那些处于中端的人才,在这个时期,多少有些佛系的风格,根本就没有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虽然看似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其实也就睡忙着上级地任务。
就像是易中海那样,每天按时上下班,更多的时间都在琢磨老年生活怎么保障。
而何雨柱的这一次刺激,让很多的佛系派,如今变得积极起来。
也算是一个歪打正着的好事。
面对何雨柱定位娄半城他们这些人的作用,张三虽然不知道上级怎么看,可是他自己却也同样认同。
他朴素的观念认知当中,认为但凡能够给国家出力的存在,就应该好好保护起来,以便于做出更长时间的贡献。
既然已经摸清楚了一点情况,那么接下里就必须要把粤省拉进来,毕竟要想把粮食从外面运进来,必须要有一个接收的地方。
而粤省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上岸口。
如果要是直接从港岛运输过来,那完全就是自曝行为,所以在晚饭开始之前,何雨柱、娄半城和张三就在积极地讨论着转运输送的方式。
结合大家的观点,最后初步定出一个多批次转运的方式。
那就是在东南亚各地注册公司然后在香港接收,再从香港做出转运回本国的样子,暗地里却直接通过港口运输到粤州。
哪怕就算是有些人觉察了这样的方式,可在大家的默契下,估计也不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