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 第514章 数据筑基础

第514章 数据筑基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宏伟的蓝图已然绘就,清晰的路径也已指明。然而,对于市长秦风而言,深知再完美的顶层设计,若脱离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一线实情,也终将沦为空中楼阁。省委的厚望、全市的期待,最终要落脚于一项项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行动上。而这些行动的精准施策,离不开对市情的精准把握,离不开来自基层最真实、最鲜活的数据信息。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必须沉下去,到数据产生的源头去,到政策执行的末梢去。

因此,在总体计划框架初步确定后,秦风并没有急于召开大会部署,而是带着一系列关键问题,开始了对核心职能部门的密集调研视察。他的目的非常明确:摸清家底,核实数据,找准症结,为下一步的精准发力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场与数据对话、与实情对接的务实之旅。

调研的第一站,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里是全市经济社会的宏观数据中心和规划编制中枢。会议室里,气氛严肃。发改委领导班子和各业务处室负责人悉数在座,面前摆放着厚厚的资料。

秦风开门见山:“今天来,不听泛泛的汇报,主要围绕几个关键问题,我们一起核对数据,分析情况。”他拿出笔记本,列出清单:

“第一,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潜力分析。我们现有的收入结构是怎样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各占多大比重?哪些群体、哪些行业有最大的增收空间?实现倍增,主要的拉动力在哪里?是依靠产业升级带动工资增长,还是依靠创业扶持增加经营收入,或是通过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

发改委主任立即调出相关图表和数据模型,详细解释:“秦市长,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工资性收入仍是主体,但增长弹性有限。最大的潜力在于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比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若能深化,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可以显着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城市居民通过投资理财增加收入的空间也很大。此外,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带动高质量就业和薪酬提升……”

秦风打断他,追问具体数据:“高端制造业目前吸纳就业占比多少?平均工资水平比传统制造业高多少?未来三年,预计能新增多少此类高薪岗位?数据要精确到行业、到区域。”

数据处处长连忙补充具体数字。秦风边听边记,不时要求核实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确保每一个判断都有扎实的数据支撑。他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口号,要有清晰的路径和可量化的指标。你们的分析必须更细致,要能回答‘钱从哪里来’这个核心问题。”

“第二,关于科技创新投入。”秦风转向下一个问题,“我们的R&D投入强度,与省内先进地市差距到底有多大?差距主要是在政府投入、企业投入,还是社会投入?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比例是多少?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负责科技的副主任汇报了总体数据。秦风敏锐地发现,数据虽然显示投入增长,但结构不优,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效果不明显,中小企业研发活力不足。他要求发改委牵头,会同科技局、工信局,一周内拿出一份针对性强、分行业分类别的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方案,要有明确的目标企业和投入增长点。

整个上午,秦风和发改委的同志们沉浸在数据的海洋里,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数据会诊”。离开时,他对发改委主任说:“发改委是市委市政府的参谋部,数据是决策的生命线。你们的工作要更超前、更精准,不仅要反映现状,更要预测趋势,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第二站,秦风直奔市生态环境局。雾江治理成果显着,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容不得半点松懈,尤其是面对新发展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压力。

在环境监控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全市各空气质量监测点、水质断面、重点污染源的数据。秦风仔细查看雾江几个关键断面的水质指标,特别是总磷、氨氮等关键参数的历史数据曲线。

“虽然总体达标,但个别指标在某些时段仍有波动。”秦风指着屏幕上一处微小的峰值,问环保局长,“这个波动是什么原因?是降雨冲刷,还是某个排污口有异常?预警机制是否及时启动?处理是否到位?”

环保局长详细解释了原因,是上游一场暴雨导致面源污染短期增加,已启动应急响应,数据很快恢复正常。秦风追问:“面对极端天气增多的趋势,我们的面源污染防控能力是否跟得上?监测网络的密度和灵敏度是否需要提升?”

他特别关心即将上马的重大产业项目环境影响:“那几个拟引进的重大绿色产业项目,环评进行到什么程度了?排放指标是否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绝对不能因为追求GDP而突破环境底线!”他强调,环保局的数据不仅要服务于监管,更要前瞻性地服务于产业布局和空间规划,确保发展不超载。

秦风还调阅了重点排污单位的在线监测数据,随机抽查了几家企业的实时排放情况。他对环保局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建立智慧环保平台的进展表示肯定,但要求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与住建、交通、农业等部门数据的联动分析,提升环境治理的系统性和精准性。

第三站,秦风来到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富裕的短板在农业农村,潜力也在农业农村。会议室里,带着泥土气息的数据和图表铺满了桌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