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各怀心思(1 / 2)
曲端的密信,是由一名扮作皮货商的心腹,混在往河套运送辎重的队伍里,辗转送到驻扎在克夷门以西三十里一处军寨的康炯手中的。
彼时,康炯刚巡视完新设的屯田点,满身尘土,靴子上沾着泥泞。
他屏退左右,在简陋的军帐内,就着摇曳的油灯,撕开了那封没有落款、字迹潦草的信。
信是曲端亲笔,用语直白,意思明确。
“大帅已有定鼎之心,然需众将拥戴以成势。望惟忠兄速速联络可信袍泽,联名上书,陈说边陲危局,恳请大帅为苍生计,正位定名,共图大业。功成之日,富贵共享。”
帐外寒风呼啸,帐内炭火噼啪。
康炯将信纸凑近灯焰,看着它蜷曲、焦黑、化为灰烬。
然后起身,走到帐壁悬挂的简陋地图前,目光扫过自己控制的河套前沿,又望向东南兴庆府方向,最后定格在北面代表金国和蒙古的模糊区域。
“曲蛮子……倒是急性子。”康炯低声自语,嘴角扯出一丝看不出是笑还是嘲弄的弧度。
他康炯能爬到今天的位置,靠的不是阿谀奉承,是实打实的军功和治军的狠辣。
康炯其实出身北方边军将门,是宋仁宗时期并代都部署康保裔的裔孙。
由于祖先康保裔在与辽国的战争中被俘留在了辽国,所以康炯出生于辽国的西京道大同府。
他二十岁离开了辽国,投奔宋朝,加入了西北军,他的父亲为他取字“惟忠”,寓意是“靖国惟忠”,希望他能洗刷祖先兵败被俘的耻辱。
后来,刘法兵败身亡,身为刘法一系的康炯被童贯排挤,所以在刘錡向他和铁哥们翟进示好时,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他对刘錡的忠诚毋庸置疑,但这份忠诚,是建立在刘錡能带领他们打胜仗、能保障他们这些武将利益的基础上的。
如今西夏已平,下一步何去何从,他心中并非没有盘算。
曲端的信,像是一把钥匙,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拥立之功,从龙之臣……这确实是一场天大的富贵。
曲端敢这么干,是否意味着他已经摸准了大帅的脉?
康炯沉吟良久。
刘錡平日治军严谨、赏罚分明,却也深谙权术,心思难测。
此事,刘錡未必不知情,甚至可能是默许,借曲端等人投石问路。
康炯决定加入,却不是和曲端联名,而是翟进。
他立刻唤来一名绝对心腹的校尉:“你亲自去一趟兴庆府,传我口信给翟进将军。请他出面和我一起联名给大帅上书,陈说眼下边境不宁,军心浮动,亟需大帅登基称帝,定位正名,以安众心。”
吴玠也收到了曲端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