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筹备(二)(2 / 2)
这口气,只能暂时咽下。但他心里那股火,却烧得更旺了。
京兆府的这一夜,注定有许多人无眠。
权力的棋局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每一步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而在帅府深处,刘錡书房的那盏灯,再次亮到了天明。
他面前摊开的,是范烨刚刚送来的、用工整小楷誊写的劝进表文最终稿。上面的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他拿起笔,蘸饱了墨,却迟迟没有落下。
这一步签下去,就是真正地与过去决裂,踏上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窗外,传来更夫敲响的三更梆子声,悠长而清晰,在寂静的冬夜里传得很远很远。
天,就快亮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已是绍兴九年。
腊月将尽,京兆府的冻土被连日来的暖阳晒得酥软,满街的车辙与泥泞,仿佛这座古城积郁一冬的心事,终于开始松动、流淌。
空气里浮动着一种异样的躁动,比年节的喜庆更沉,比战前的肃杀更活。
街谈巷议,茶馆酒肆,甚至深宅大院的私语,都绕不开那件即将到来的大事——改天换日。
帅府深处,刘錡搁下批阅军报的朱笔,指尖按上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窗外透进的夕光,在紫檀木大案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案头堆积的文书,如山峦般沉重。
“大帅,范先生在外候着,请示大典礼仪最终章程。”侍卫的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这片沉寂。
刘錡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让他进来。”
范烨趋步而入,袍角带起一阵微寒的风。
他脸上带着连日操劳的憔悴,眼窝深陷,但一双眸子却亮得灼人,像暗夜里燃着的两簇火。
他捧着一叠厚厚的卷宗,恭敬呈上:“大帅,仪注、卤簿、侍卫班次,皆已拟定,请您定夺。”
刘錡没有去接,目光掠过那繁复的图文,落在范烨脸上:“最关键的三样:百官序列,安保布置,祭天祷文,可都稳妥了?”
“回大帅,站位与常公反复推敲,务求均衡,不至生出龃龉。安保由李总管与李总长层层布防,水泄不通。祭天文告……”
范烨顿了顿,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是常公亲笔,七易其稿,字字千钧,今夜便可呈阅。”
刘錡挥挥手,“文告送来。其余细务,你与常公斟酌便是,不必事事问我。”
“是。”范烨应下,却未即刻退去,他稍向前倾身,声音压得更低。
“只是……关于曲将军所部观礼之位,按制设在城外远处,近日其麾下似有微词……”
刘錡眼神倏然一锐,如鹰隼般盯住范烨,书房内静默片刻,只闻炭火哔剥。
刘錡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案面上敲击,笃,笃,笃,每一声都敲在人心上。
“位置不变。”他终于开口,声音冷硬,“你再去见一次曲子玉,明白告诉他,让他安分些,一切待大典之后再说。”
“学生明白。”范烨心领神会,躬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