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四合院之超级维修工 > 第456章 张扬的冶金工作五年规划

第456章 张扬的冶金工作五年规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其中最紧要的工作是破解龙国当前钢铁产能供需严重失衡的突出矛盾。

具体措施包括:

1.产品结构优化:聚焦薄板等缺口品种,3年内实现薄板自给率从56.4%提升至70%,5年内突破85%,减少每年300万吨的进口依赖。同步提升中厚板、特种钢产能,匹配机械制造、基建等国民经济需求。

2.技术装备升级:推行“技贸结合、联合设计、合作制造”模式,摒弃“全进口”或“闭门造车”极端,以重大项目带动国内重机产业进步。要求龙都钢铁厂、鞍钢、武钢等骨干企业,5年内完成现有老旧轧机30%的技术改造,推广数控加工、精准焊接等先进工艺。

3.节能降耗攻坚:建立全国冶金能耗统计体系,以吨钢综合能耗为标准,重点治理设备“跑冒滴漏”,推广工序节能和系统节能技术,避免能源浪费。

4.人才梯队建设:杜绝“技术断代”风险,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计划”,联合东北工学院、四九城钢铁学院等高校定向培养冶金技术人才,同时建立老技师带徒制度,保障核心技术传承。

整个五年发展规划又被张扬分为了以下几个阶段落:

第一阶段(1-2年):夯实基础,试点突破

推进下江市宝钢工程的建设,协调机械部等部委参与设备研制,同步完成关键技术设备的改装升级。

在龙都钢铁厂、鞍钢、武钢等核心骨干企业,开展节能试点,制定各工序能耗标准,组建专业节能管理队伍,培训企业能源统计人员。

启动“冶金人才百人计划”,选拔骨干技术人员赴欧洲、樱花国等先进钢厂考察学习,引进国外专家开展技术指导。

第二阶段(3-4年):全面推广,能力提升

利用龙扬合资钢铁厂以及宝钢的技术经验,在本钢、太钢等冶金部骨干钢铁企业布局2-3条现代化轧机生产线,形成“南宝钢、北鞍钢、东龙钢、中武钢、西攀钢”的产能布局。

并建立全国冶金行业技术交流平台,共享设备改造、工艺优化经验,推动地方中小钢厂技术升级。

第三阶段(5年):形成体系,自主可控

逐渐实行生产设备国产化,将核心设备的自主化率提升至60%以上,掌握热连轧机、大型电机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摆脱对外依赖。

产品结构全面适配市场需求,特种钢占比从不足5%要提升至15%,薄板、中厚板等品种要完全满足国内主流需求。

建成“科研-生产-人才”良性循环体系,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为了保障龙国冶金工作的持续提升,张扬还准备建立一系列的强化统筹与长效机制。

其中包括:

1.政策引导:设立冶金技术改造专项基金,对采用“三联合作模式”的项目给予外汇倾斜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行业协同:搭建跨部门协调机制,联合机械部、科技部推进装备自主化,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前布局有色金属、稀土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3.考核监督:将产品自给率、能耗下降率、人才培养数量纳入企业考核指标,对达标企业给予表彰,对落后企业限期整改。

4.长远布局:预留行业重组空间,推动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联动,为后续钢铁央企整合、科研机构改制埋下伏笔,构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企业经营”的良性生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