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屈原绝笔(2 / 2)
时间一长,变数定出。
双方手里的牌都是摆在桌面上。
白起兵败或来迟,函谷关说不定就会丢。
白起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定楚国,则赵军危矣。
赵雍在赌,秦国也在赌。
只是一人下注楚国能挡住白起,一人下注白起不会辜负期望罢了。
当然,白起也可以玩手灯下黑,直接不管楚国合绞赵军。
只是吧,肉都送到嘴边了,岂有不吃之理。
不贪不狠,怎么在这滚滚浪潮中站稳脚跟。
嬴稷思绪一沉,用几乎发颤的语气道:“那……文正侯能否吃完饺子再走?”
“你还从未吃过稷儿包的饺子。”
在嬴稷这里,饺子代表着某种特殊含义,只是余朝阳盯着他看了许久也未曾看明白曲折。
对于嬴稷,余朝阳内心的愧疚是占据多数的。
他不是圣人,同样作为嬴驷的儿子,他明显更偏向嬴荡。
他的偏爱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政治信号,以至于嬴稷的幼年过得极为凄苦。
满朝文武没人敢向嬴稷示好,因为这会让嬴稷产生争夺王位的错觉。
面对魏太后排挤异已的杀招,他也仅仅是出命保住了两人性命,而不是直接驳回,故而导致芈月嬴稷娘俩在异国他乡生活了数年之久。
期间秦赵两国又战事不断,可想而知娘俩的处境凄惨。
但他没有办法,在其位谋其职。
党政杀人于无形,最为损耗国力,他要敢一碗水端平,满朝文武必定会选一阵营梭哈,搏那从龙之功。
牺牲嬴稷换取朝堂平稳,就是他做出的选择。
面对嬴稷的请求,余朝阳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资格拒绝。
“好。”
他的声音很轻,让嬴稷像是吃了十全大补汤一样,激动得满脸通红,匆匆忙忙跑出屋去。
或许在余朝阳眼中,这只是一个心怀愧疚之人的请求。
但对嬴稷而言,他为今天整整准备了数十年。
从他记事开始,从他明白权力开始,从他明白母亲的希冀开始,从他看见兄长被余朝阳宠溺的抱在怀里开始。
他曾经尝试过,但最终因为懦弱失败了。
今天,他想勇敢一次。
嬴驷离开,一位黑冰台密尉叩门进入,双手恭敬的递过一张信封。
“文正侯,这有您的一封信。”
“谁?”
“楚国屈原。”
屈原的信?
他都被排挤出楚国朝堂了,现在不想着怎么翻身,给他写信作甚。
带着疑惑,余朝阳抽出信封,平铺案板————
余兄台鉴:
见字如晤。
楚国将破,江风萧瑟。提笔时忽忆当年,初闻君仙神垂目,后领秦死里求生,开创「文正」之业,屈平常常夜不能寐,以为天下楷模,恨不能把酒言欢述说心中畅想。
你我虽各为其主,然平素来敬君之才。君以法度立国,平以诗书修身,本可殊途同归。奈何世事弄人,君终以权术相迫,使平去国离乡。
何其可笑,这世上最懂我理想的,竟是逼我至绝境之人。或许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代价吧,时也命也。
我知君非为私怨,乃为秦国大业。然楚国之衰,岂独君之过?实乃积弊已久,纵无君之谋算,亦难逃此劫。
今将赴清流,犹记君当年所言:「大争之世,不容清谈。」可惜我终究做不到如君这般决绝,浪费了君的肺腑之言。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平绝笔
————周赧王二十七年,秋。
众所周知,写信向来是件麻烦事,精华往往在最后一句。
余朝阳匆匆一扫,目光聚焦在最后一段上。
那是一行小字,但充满了真情流露。
【若时光倒流,我再给你敬酒我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