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四万亿的审计终局(2 / 2)
魏军板着脸,声音不容置疑:“根据保密条例,非授权人员禁止进入核心数据处理区!如需核查运行状况,可由我方技术人员,在特定权限监管下,展示部分可公开的边缘业务界面!”
严司长沉默了,手指在光滑的文件封面上敲击着。财政部的权威,在军令和国家级防汛指令面前,也需要掂量。他死死盯着雷宜雨的眼睛,试图从里面找出破绽。但后者眼神坦荡,带着一丝技术人员的固执和被打扰工作的微愠。
僵持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足足过了一分钟,严司长才收回目光,拿起魏军带来的那叠文件,快速翻看。那白纸黑字、鲜红的印章,宛如一道无形的高墙。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放下了文件:“既然是国家级的重要防汛工程……涉及保密……”他声音沉了下来,转头对自己带来的一位技术人员说,“小李,你随这位魏……”他一时不知如何称呼魏军,“随这位同志,去授权允许的边缘观测点,接入外部流量仪表,确认数据中心的基础运行负载情况是否与其申报的‘防汛数据处理’任务强度相符!注意纪律!”
这是最后的底线。
徐汉卿早已在“机房”外严阵以待。当那位李姓技术人员在魏军助理的“陪同”(实际是监视)下,连接上允许开放的监控端口时,巨大的屏幕上立刻铺满了由“长江水文模拟系统”生成的全流域动态水文图!
蜿蜒的长江主航道变成了奔涌的数据河流,无数支流的虚拟水流实时汇入、奔流,河床地质结构、历年水文资料如同肌肉纹理般清晰呈现。屏幕一角,一个高精度台风路径模型正疯狂计算推演,模拟出登陆时可能造成的叠加洪峰冲击效应!更夸张的是,几块屏幕上还跳动着一组组庞大的“物资战略储备调运推演”数据流……
服务器风扇发出低沉的怒吼,数据流庞大而规律地在指定区域内汹涌澎湃。李技术员看得眼花缭乱,手指在仪器屏幕上快速滑动,看着那些爆炸式的数据吞吐量,额头上也开始冒汗了。他甚至能看到模拟洪水淹没城市的红色区域预警在跳动!这与“防汛数据处理指挥中心”的定位,完全吻合!甚至比官方的一些平台看起来还要“专业”、运算压力还要巨大。
“运行负载……确实很高……非常庞大……”李技术员艰难地对耳机那边的严司长汇报。
严司长隔着会议室的单向玻璃,看着弧形屏幕上那奔腾的数据洪流(当然,那是精心装饰过的前台),听着下属的现场汇报,紧绷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丝松动。他那锐利的眼神在雷宜雨、苏采薇以及魏军身上来回扫视,最终化作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
后续的核查在一种心照不宣的微妙氛围中进行。核心禁区无法接触,外围的审计又挑不出硬伤(该做的“表面功夫”,雷宜雨团队从不打折扣)。整整两天一夜的高强度核查,最终在稽查组内部一番激烈的低声讨论后,由严司长宣布了阶段结论:“目前资料和授权区域的运行核查情况,暂未发现重大违规。但相关的数据和账务,我们会持续关注。请雷总……务必确保技术为国民服务落到实处。”
稽查组的车队在夕阳中开出了长江支付园区。雷宜雨、苏采薇、徐汉卿站在顶楼看着他们远去。
“险过剃头啊……”徐汉卿心有余悸地抹了把额头的汗,“差点就被严扒皮看到后面压箱底的那本‘私房账’!那个水文模拟系统,差点把风扇都跑冒烟了!”
苏采薇也长长舒了口气:“多亏老魏及时赶到,还有那份‘红头文件’。这‘防汛数据中心’的招牌,可真是及时雨。”她看向雷宜雨,“不过,这么大的阵仗,看来是有人想借着四万亿政策收尾审计的风声,要把我们的‘支付革命’摁死在摇篮里,顺便捅出钢贸的篓子。”
雷宜雨的目光依旧落在远方消失的车队上,眼神深邃如古井寒潭:“是啊,四万亿盛宴将散,总有人想清场时顺便踩别人一脚。杭州那边推过来的手笔?还是钢贸利益链上的‘老朋友’们临死的反扑?都有可能。”他嘴角扯出一个冷冽的弧度,“但牌匾不是供在香案上看的,它挡过了一劫,‘矿洞’的秘密,可还没挖出来呢。风暴过境是晴空万里的假象?还是更大的风暴正在聚集?走着瞧吧。”
他转身,拍了拍徐汉卿的肩膀:“汉卿,机房马上切换回来,‘暗河’业务恢复正常。苏总,重点关注岘港那边防水舱打捞和信号定位的进度。还有,‘凤凰计划’继续走,窟窿要补,但得补得悄无声息。”
“明白!”
“收到。”
就在此时,监控中心负责盯梢“矿洞”信号的技术员忽然高声喊了出来:“宜雨哥!矿洞信号……信号强度突然倍增!坐标……固定了!在岘港东南,北纬……东经……深度约380米!信号内容开始重复发送一组加密脉冲序列!解码组初步判断,像……像是某种数据备份或求救信标被启动了!”
雷宜雨猛地回头,锐利的目光钉向屏幕上那个骤然明亮并稳定下来的光点。一抹洞悉一切的光芒在他眼中闪过。
“呵……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低声自语,随即果断下令,“猴子!通知赵三强,他的人该动了!准备水下作业平台!徐汉卿,启动你准备好的‘信标诱捕器’!我倒要看看,这沉在三百八十米深的‘矿洞’,到底给我们挖出了什么宝贝,又藏着谁的马脚!”
平静的江面上,倒映着夕阳血色的余晖。一场无声的水下暗战,已然在万里之外的深海悄然拉开序幕。稽查的风暴刚刚停歇,来自深海的危机却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