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九零倒爷 > 第803章 钢渣矿场的算力暴增

第803章 钢渣矿场的算力暴增(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弟兄们——!宜雨哥有令!加力啊!”瘦猴儿扯着脖子发出了嘶声裂肺的呐喊!他的声音在巨大的噪音中根本传不远,但那挥舞红旗的动作如同战场上的信号!

随着他喊声落地,下方那片无垠的光之海洋猛地发生了剧变!

原本只是基础负荷运转的指示灯和运行灯骤然亮度暴增一倍!像无数颗沉寂的太阳瞬间苏醒!一层层机架深处,之前并未完全点亮的辅助散热装置——那是徐汉卿团队在改造中暴力叠加的成果——无数更粗大的风扇同时轰鸣启动,发出撕裂耳膜的更高频啸叫!整个矿机阵列的功率输出被强行拉升到极限!整个渣场空间的光亮度在刹那间达到了令人短暂失明的巅峰!十万张显卡核心运行到极致的光效被统一激发,齐齐爆发出令人心悸的蓝色光芒!一片蓝色光海瞬间淹没了原有的红绿光芒,将整个空间渲染成一片极其不真实的、壮丽而诡异的电子极光世界!

那片耀眼的电子蓝光,冷酷而纯粹,以无可阻挡的姿态,穿透了弥漫的热蒸汽,穿透了呼啸的风扇气流,甚至在那一瞬间,压倒了窗外凄厉呼号的北风!将整个巨大渣场浸染成一片灼热而璀璨的蓝色琥珀!

热浪蒸腾,钢渣山表面残余的冰冷积雪如同被烈焰舔舐一般,发出急剧的“嗤嗤”声响,肉眼可见地萎缩、融化、化作更浓的白雾,又被更加狂猛的热风瞬间卷走!刺骨的严寒在这方空间被彻底驱逐、粉碎!

震撼人心的蓝光持续了十几秒才缓缓平复下来,矿机阵列的低频咆哮和风扇尖啸重回主导,但空气中弥漫的焦灼热浪和臭氧气味,以及那十万颗显卡核心在极限状态下留下的视网膜残影,仍在无声地诉说着刚才那短暂却足以铭刻在场的每个灵魂的瞬间。

板房外的雪地上,包括李前进副厂长在内的武钢众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般僵立在原地。他们脸上的惊愕尚未退去,混杂着难以置信、甚至是一丝本能的恐惧。保卫科干事紧攥着的电棍早已熄灭,手心全是汗,他下意识地吞了口唾沫,喉咙干得发紧。眼前这景象,超出了他们对“废渣场”这三个字的任何理解范畴——这哪是什么工业废料的堆积地?这分明就是一个隐藏在破败油毡布下的未来科技熔炉,一座由算力构筑的、正在轰鸣运转的现代金字塔!

冷风夹杂着雪粒试图重新卷土重来,但刚接近矿场边缘,便被一股无形的炽热气墙推散、消融。渣场,俨然成了寒冬中一个独立燃烧的赤道小岛。

雷宜雨从板房内缓步走出,脸上没有得意,只有工程任务按计划推进的平静。他走到仍处于石化状态的李前进面前,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指了指那片已经彻底褪去梦幻蓝、但依旧散发着滚滚热浪和强大声波的巨大机群。

“李厂,辛苦了,让您大冷天跑一趟。”雷宜雨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机器的噪音,“现在,‘废热发电综合利用示范单元’一期十万千瓦负载热启动调试顺利完成,请您验收。初步数据显示,这部分热能回收用于厂区供暖的效率,保守估算每年能给咱们武钢节省燃料费用至少这个数。”他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个让李前进眼皮直跳的数字。

李前进终于从震撼中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嘶哑:“你…你们这是…在发电?!”他指着那密密麻麻闪烁着各色状态灯的显卡阵列,“就靠这些‘破烂’?雷总,这…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他无法理解,也不敢相信雷宜雨随口扯出的“废热发电”的名头。那狂暴的算力,那惊人的热浪,那科幻般的蓝光,无不指向更深层、更神秘的目的。

雷宜雨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引导性地问道:“李厂,您还记得上次集团审计风暴吗?那么多账本、凭证、数据,要人工核对到猴年马月?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能在几分钟内完成需要几千人忙活几个月的计算量呢?”他看着李前进迷惑不解的眼神,又抛出一个重量级的诱饵,“或者说…咱们武钢高炉里的风温、配矿比例、出铁节奏…这些海量操作参数背后,是否隐藏着能耗降低5%、甚至10%的最佳组合,只是我们以前无力计算?”

李前进的心脏猛地一跳。降耗增效?这可是关系到真金白银的核心指标!武钢家大业大,能耗基数惊人,别说降低5%,就是1%也意味着天文数字的效益!而传统的工艺优化和数据挖掘,效率低下,周期漫长,正是像他这样的生产主管最头疼的痛点。

“你是说…”李前进的眼神变了,不再是质疑和警惕,而是燃起了一丝狂热,“这些东西…能算出来?”他指向那依旧嗡嗡作响的“大铁盒子”。

“准确地说,是这些‘服务器’,借助一种特别的数学模型和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雷宜雨巧妙地避开了“挖矿”、“区块链”、“加密货币”等雷区词汇,“它们需要消耗巨大的电力,产生惊人的废热,但产出的是…一种超越传统计算能力的结果。这种能力,正是未来工业大脑的核心。我们称之为‘超算’,用于探索生产效率和工业密码的未来路径。江城科技中心那边的长江云数据中心是核心中枢,这里,就是它的一部分尖端算力触角,一个…探索未来潜力的实验室。”

“超算…”李前进喃喃自语,这个词在他这个老钢铁人心中激起的波澜可想而知。他看着眼前这座散发着磅礴热力和神秘光环的“铁疙瘩方阵”,又联想到长江实业之前的技术实力和在金融、It领域的赫赫声名(如327事件精准操盘、击败阿里竞争的长江货栈、提前预警h1N1的医保大数据),心中的天平开始迅速倾斜。技术的神秘感叠加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承诺,以及“探索未来”的光环,重重地击中了他的心坎。

“可这电…这场地!”李前进终于回到了现实问题,语气已经缓和了许多,带着商量的意味,“这负荷太大了!厂区电网的压力…”

“这就是我们这次邀请您来的第二个目的。”雷宜雨胸有成竹地接过话,“废热回收是其一,其二,我们希望能和武钢达成更深入的战略合作。由长江实业全额投资,对渣场区域以及附近部分闲置区域进行‘新基建’升级改造,建立配套的变电站、冷却水循环系统和智能化管控中心,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武钢-长江联合工业智能化实验平台’。我们将承担所有建设和运营成本,并优先将这里的算力资源用于武钢自身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计算任务。当然,我们也需要武钢在场地规划、电力调度方面提供长期支持和保障协议。这是双赢。您,将是促成这项合作的功臣。”

“联合实验室…功臣…”李前进的眼中有精光在闪。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个新的部门?新的政绩?更大的话语权?长江的资本投入缓解了厂里解决渣场问题的压力,还可能带来核心指标的显着提升。最重要的是,雷宜雨把这“实验室”安在了他主管的片区内!这前景,让他刚刚受到惊吓的心脏又剧烈地搏动起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至于那些机器具体在算什么“未来工业密码”?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瘦猴儿!”雷宜雨招呼了一声。

瘦猴早已从机架旁跳了下来,手里拿着一个封装好的平板电脑跑了过来,脸上还带着刚才兴奋呐喊留下的红潮。他熟稔地点开屏幕,调出一份详细的合作备忘录草案、经济效益测算报告以及一份项目可行性初期评估,递到李前进面前。

“李厂,您过目。里面涵盖了合作的具体框架、武钢的投入产出比模型,以及第一期针对炼铁环节优化可能产生的降耗收益预测。”瘦猴儿言语清晰,动作利落,俨然一个干练的商务助理。

李前进下意识地接过平板,屏幕在刺骨的寒风中散发着温润的光。他努力想看清那些数据和条款,但心思却已不在此。他抬头又望了一眼那片“铁疙瘩方阵”,那升腾的、象征着力量与未来的热浪,驱散了最后一丝疑虑和寒意。

“雷总啊雷总,”李前进长长呼出一口白气,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带着复杂的感叹,“你这手笔…真是让人不服不行。你这实验室藏得够深的!‘废热发电’…嘿,我服了!”他摇摇头,但语气是认命的、甚至带着点佩服,“这事,有搞头!我得尽快向厂里、市里汇报。不过,这报告和数据…”他晃了晃平板,“得给我点时间好好‘消化消化’。”

“没问题。这是我们团队初步的构想,随时欢迎李厂您这边提出宝贵意见。”雷宜雨伸出手,眼神沉稳,“技术探索的道路漫长,有武钢这样实力雄厚的伙伴同舟共济,相信我们一定能打开未来工业大门的一扇新窗。为了江城的产业升级,值得一搏。”

两只手握在了一起。一只手掌布满老茧,带着钢铁工人的粗粝;另一只手则冷静有力,掌控着未来的数据洪流。冰冷的雪花被狂暴的热风彻底拒绝在这片钢渣矿场之外,空气中只有蒸腾的白雾、矿石般灼热的风,以及那永不停歇的,仿佛在挖掘着数字金矿的、低沉而执着的算力轰鸣声。

老吴蹲在不远处的一个临时配电箱旁,用手背蹭掉额头的汗珠,那里混着机油和融化的雪水。他看着雷总和李厂长握手言和、相谈甚“欢”的背影,咧嘴无声地笑了笑,露出被烟熏得微黄的牙齿。手里的扳手熟练地紧了紧一根刚接好的粗壮电缆接头,确保这头算力怪兽的“食粮”稳定供应。

远处,江城灰蒙蒙的天空下,这座隐藏的算力方舟正满载着雷宜雨对未来的布局与野心,持续输出着颠覆传统的力量。蓝光虽然褪去,但它点燃的火焰,正悄然改变着钢铁丛林深处的规则。

雷宜雨目送着心思重重、却又莫名振奋起来的李前进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踏雪离开渣场。寒风吹起他大衣的下摆,但他丝毫不觉寒冷。他转身,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如机械森林般矗立的矿机阵列。

空气中灼人的热浪还在翻涌,矿机风扇的轰鸣如同低沉的心跳,敲打着这片钢铁废墟。刚才那震撼的蓝光爆发,绝不仅仅是一场秀。那澎湃的算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转化成……某种筹码。

“算力达标了吗,汉卿?”雷宜雨轻声问,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身旁徐汉卿的耳中。

徐汉卿此刻正对着一个屏幕滚动的控制台,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神情专注得有些狰狞,镜片反射着屏幕上飞速跳动的一行行代码和数字。

“1小时37分钟前,‘主矿脉’理论算力阈值已经突破!”徐汉卿头也不抬,声音带着高度集中后的沙哑,“刚才那波功率强推,是为了‘开凿’几条特定方向的‘新分支’。妈的,华尔街那群老狗嘲笑我们用‘垃圾’找金子?金子没挖着,但‘矿工包’里的‘代币’数量在指数级增长!这速度…比我们预想的最快模型还要快28%!”

雷宜雨眼神幽深。矿机里运行的,不仅是普通的加密货币挖矿程序(这是应对华尔街和董天可能的“合规性”查问的面具),更深层嵌套着为徐汉卿团队研发的分布式计算框架“算力洪流”提供的基础能力测试和预演。更重要的是,它在以极高的效率批量生成着用于“长城”项目下一种特殊加密通讯网络的“身份秘钥”和“临时通道令牌”——这些密钥如同虚拟世界的通行证和加密信封,将构成未来数据传输帝国中坚不可摧的逻辑堡垒。索契的“电子护照”,只是它最表层的一个应用分支。真正的核心,是构建一张覆盖全球、穿透物理界限却难以被追踪和破解的信息之网。每一秒的算力轰鸣,都在为这座未来帝国的地基浇筑钢筋。

“董局那边…知道我们搞这么大动静吗?这个用电量,瞒不了多久吧?”瘦猴儿凑过来小声问,眼神瞟了瞟远去的武钢车队方向。

“不需要瞒。”雷宜雨目光微凝,“废热发电是技术展示,合作为项目落地铺路。真正的项目价值,稍后我会亲自向董局说明,‘长城’需要这股力量,他也早就默许我们在规则边缘‘深潜’。安全局的‘备案’,永远领先在官方文件一步。我们要用数据,用成果说话。有了这个实验场,后续在漠河、或在其他地方部署真正的核心节点,就有了样板和经验,也有了说服力。”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灼热的空气,看到了更远的未来。“索契冬奥会是我们登上世界舞台的绝佳跳板,不容有失。索契之后,‘长城’将从幕后步入前台,我们现在的‘挖矿’,是为将来‘筑城’做演练。每一块‘积木’,都要在风暴来临前准备就绪。”

就在这时,徐汉卿猛地抬起头,激动地一拍桌子,发出一声闷响:“成了!‘矿洞c7节点’自主算法优化测试成功!算力利用效率提升19%!老吴,A1区电压再给我稳0.5个点!妈的,这堆破显卡,今天真给老子长脸了!”

老吴那边应了一声,扳手轻响,稳如磐石。矿机的轰鸣似乎也随之变得更加深沉有力。

雪,又开始无声地飘落下来。

但在江城钢渣矿场的中心,那热浪蒸腾的核心区,冰雪触之即化。雷宜雨独自伫立在热风与雪粒交织的漩涡之中,看着那十万台持续发出低沉嗡鸣的矿机,仿佛在看一支沉默而庞大的军团。在它们体内,冰冷的电能被吞噬,转化为沸腾的数字岩浆,遵循着无形的“长城”蓝图,开始重新构建着这个时代的逻辑脉络。刺骨的严寒依旧环伺四周,但这里,却成为一片拒绝冰冷、拒绝停滞、拒绝循规蹈矩的希望热土。

他微微仰起脸,感受着冰冷的雪粒落在滚烫皮肤上的瞬间消融,那冰凉的触感非但没带来冷意,反而让他清晰地感知到体内奔涌的热血,和正由这方小小矿场撬动起来的、磅礴的未来之力。

炉火,已成。

蓝焰铸链,算网初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