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汉南论剑,共享单车的芯机(上)(2 / 2)
“雷总!”徐汉卿推门进来,手上还沾着机油。
“你手里那块‘改造成品’,就是我们装在第一代‘龙吟单车’上的,能满街跑的那块板子,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徐汉卿眼睛一亮,脸上带着工匠完成得意作品时才有的光彩。“就在隔壁车间。完全兼容我们自研的定位模块和通讯模组,稳定性测试远超标准,防震防水防盗,成本还压到我们预期的一半。加上民政部那笔补贴,‘龙吟单车’第一批十万辆下个月就能铺进大学城和地铁口,绝对是王炸!”
“好。”雷宜雨点头,“这就是我们要给他看的第一样东西。但这只是‘表’。”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稳而充满力量。“核心在‘里’。采薇,越南分厂那边,黄经理把海关风波后重整的标准化模具流程和品控手册传回来了吧?”
“已经加密回传,质检数据库也更新接入。”苏采薇立刻调出屏幕数据,“另外,老吴推荐的那个‘快手陈快刀’小组在分厂带的几个越南徒弟,上手速度超预期,新标签的贴附精度比国内还好。”
“听见了吗?”雷宜雨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一直闷不吭声的老吴身上,“‘小雷老板’……”老吴被点名,赶紧搓着手站起身。
“江城工匠,江城制造。老吴,徐工他们能在一个月内用土办法啃下德国主轴动平衡的硬骨头,你们也能把省工建的刘工陈工王师傅那帮大国工匠的经验,变成一套套标准手册、培训视频,教会越南的徒弟。汉南的这个恒温无尘超精密车间,不只是用来修破机器的,它是未来江城智能制造的‘心脏’,是技术标准和产业工人的摇篮!特斯拉的人来了,他们想看共享单车,就给他们看个够!但更要让他们‘不经意’地看到我们的模具精度,看到分厂工人的一丝不苟,看到这套能把技术沉淀、复制并输出的‘江城模式’!”
他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带着一种战略穿透力,如同淬火的利剑,冷冽而坚不可摧。“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反击。华尔街的律师函想咬我们一口?特斯拉想来掐我们脖子或者捡便宜?让他们都来!汉南这片工地,就是我们亮剑的舞台!瘦猴,去,把陈工刘工他们叫来,今晚不加班赶工了,把技术骨干都叫上!咱们趁热打铁,搞个内部‘技术比武预热会’,模拟一下带客户参观的流程!要让所有人,从老师傅到新学徒,都从骨子里明白,我们造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是在建一道超越对手的壁垒!让那个美国副总裁看看,什么叫做中国‘江城工匠’的底气!”
瘦猴兴奋地搓手:“明白!宜雨哥,我这就去擂鼓点兵!保证那洋鬼子来了,看的目瞪口呆,买的物超所值!”他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
苏采薇迅速调出备忘录:“参观线路我已经做了基础规划,安全预案和敏感技术区域遮蔽方案同步更新。需要调整哪些展示亮点,我现在对接徐工和厂务?”
“嗯,”雷宜雨点头,“特别是德国残骸上那套自研的湿度补偿模块修复方案,可以‘稍微’提一下它的创新点。还有那个‘共享单车动力仓综合解决方案’的封装技术细节。特斯拉最关心这个,让他们‘恰好’看看我们能做到多精密。”
窗外,夕阳正金灿灿地铺洒在汉南产业园新铺的柏油路上,与未干的泥泞交织出奇特的图案。巨大的工地上,新立的钢架上工人们正在焊接最后一缕钢花,溅起的火星如同夜空提前绽放的烟火。远处,隐约传来锤击钢铁的铿锵声,那是老吴带着一群徒弟在用最原始的工具校准最新送来的精密基座。
雷宜雨矗立在窗前,背影挺拔如松。此刻的汉南,已非昔日荒滩。它是工厂,是战场,是熔炉,更是他亲手绘制、正逐步显形的未来蓝图的一角核心拼图。华尔街的暗箭、特斯拉的觊觎,都不过是即将到来的狂风骤雨的前奏曲。
“风,已经吹过江面了。”他低声自语,嘴角噙着掌控棋局的自信微笑,“接下来,该让这阵风,把燎原的火,也烧过大洋彼岸。”他转身,目光如炬:“采薇,通知港务部门,等特斯拉那艘包机落地江城的准确时间发过来……我们的‘龙吟’共享单车……第一辆样车的揭幕式,就放在他们航班降落后的第一时间!记得找个阳光最好的地方。”
苏采薇看着他眼中跳动的火焰,了然地笑了:“明白。我这就去办,保证我们的‘龙吟’,让那美国佬落地听到的第一个中国声音,就是单车的清脆铃响。”江风裹挟着钢铁与泥土的气息从敞开的窗吹入,办公桌上那份华尔街的律师函,被轻轻卷起一角,无声无息地飘落在角落,再无人看它一眼。汉南的战斗,早已超越了一纸文书。它的战鼓,是机器轰鸣;它的号角,是工匠的匠心;而它的子弹,是正在这片热土上诞生的、即将颠覆全球市场的“芯”产品与“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