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巴图虎 > 第937章 虎纹商道

第937章 虎纹商道(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运河某段的芦苇荡里,走私商李三正用旧宋盐引换江南丝绸。他的盐引是伪造的 “狼虎印”—— 狼首用墨描,虎爪用红漆,远看像模像样。但刚交易完,就被石敢的虎卫营围住。“你这印,狼眼没铜钉纹,虎爪缺指,” 石敢掂着假引票,“赵德海的手艺,你们学不来。”

李三是前宋盐官的侄子,哭着求放过:“小的只是想混口饭吃……” 石敢却按萧虎的命令:“私盐十斤以上,斩;伪造合印,连坐三族。” 但他没立刻动手,只把人犯押往济州驿站 —— 那里有千户与驿丞的 “双签” 文书,需两人共同定罪。 最终,李三被杖一百,全家流放云州 “垦荒”,假引票被贴在驿站墙上,旁边写:“此等伎俩,难逃天网”。

这事传到大都,阿古拉对周显道:“还是你们汉人鬼主意多,连造假都懂分狼虎。” 周显没接话,只让人加印了 “防伪纹”—— 茶引的虎纹里藏 “元” 字,盐引的狼纹里藏 “旦” 字,合起来是 “元旦”(新朝伊始)。

户部的算盘声此起彼伏,主事们正核对首批商路税收:茶引获利白银三千两,盐引获利五千两。按 “左三右七” 分账(草原需盐急,多分些),左廷得二千四百两,右廷得五千六百两。 阿古拉来领钱时,盯着账本上的 “七三开” 皱眉:“凭什么汉人多?” 耶律楚材指着《盐茶则例》:“这是按‘消耗量’定的,江南十户用茶,抵草原一户用盐,算下来公平。”

右廷的税银被周显用来修运河堤坝:“商路靠水脉,水脉稳了,茶引才能源源不断。” 左廷的银子则被帖木儿买了战马:“盐引换的马,明年就能派上用场。” 看似分流,实则都在填朝廷的 “大池子”—— 萧虎让人在白虎殿设了 “国库总账”,左右廷的收支每月汇总,他亲自勾销。

有次左廷想挪用右廷的茶税,被耶律楚材拦住:“合印的意思,就是‘谁也动不了谁的钱’,除非将军点头。” 这话让阿古拉悻悻而去,却在帐本上画了只咬虎爪的狼 —— 不满,却不敢违。

济州驿站外,渐渐形成了市集。蒙古牧民牵着羊来换茶砖,汉人小贩用盐引兑皮毛,讨价还价声里,两种语言混着说。卖胡饼的张婆学会了蒙古语 “多少”,收羊皮的巴特尔能说汉话 “便宜点”。

有个江南茶商教蒙古妇人煮茶:“加奶也行,加盐也行,随你们的意。” 妇人却从怀里摸出半块盐引:“用这个换你的煮茶法?” 茶商笑着摆摆手:“法不用换,以后常来买茶就好。” 盐引在阳光下闪着油光,成了比银子还好用的 “社交货币”。

最妙的是 “引票抵押”:农户可用茶引向驿站借粮,牧民能用盐引当彩礼。云州的老牧民帖木尔给儿子娶亲,就用三张盐引换了十只羊、两匹布 —— 亲家看着合印,笑说:“这比牛羊实在,能换江南的花布呢。”

李默的观星使混在商队里,茶引的夹层里藏着 “舆情条”。有个化名 “茶商老陈” 的细作,在扬州茶馆听人说 “蒙古人用盐引控制草原,早晚要南下”,立刻记在条上,用油纸包好,塞进茶引的竹纸夹层 —— 这是只有观星使才懂的 “密藏法”。

北返时,老陈在驿站被阿古拉盘查。盐引上的狼纹没问题,但阿古拉摸着茶引的竹纸:“这纸太硬,不像江南货。” 危急关头,驿丞王敬之过来打圆场:“新茶引都用‘硬黄纸’(加蜡的纸),防潮 —— 不信您看合印,多清晰。” 阿古拉这才放行,却没看见王敬之给老陈使的眼色 —— 他是李默安插的 “暗线”。

这些情报最终汇总到萧虎案头,有 “江南茶商愿归顺”,也有 “草原贵族囤积盐引”。萧虎在 “囤积” 条上画了圈:“告诉帖木儿,该查他们的盐引来源了。” 商道不仅运货,更在运人心 —— 谁的人心多,谁就能在合印上占更多分量。

至元四十四年秋末,首趟 “全引商队” 抵达临安。五十车茶砖换了三十车丝绸、二十车瓷器,回程时,盐引又换了大批南宋旧币(朝廷要回收重铸)。 钱万贯站在船头,看着茶引盐引在风中翻飞,忽然觉得狼虎合印没那么刺眼了 —— 它们就像这船货,少了谁都不行。

萧虎登上白虎殿的角楼,望着南方的商路方向。耶律楚材递上《商道月报》:“本月茶盐引流通量,超预期三成。” 萧虎指着报上的合印图案:“这印不是‘分’,是‘连’—— 把江南的茶气,连到草原的盐味里,气脉通了,天下就稳了。”

暮色中,济州驿站的狼虎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赵德海新铸的合印被摆在案上,左黑右红的纹章在灯下发亮,像两颗互相环绕的星。商道上的驼铃与船桨声交织,载着茶盐,也载着两种文明的碎片,在虎纹与狼影的护送下,慢慢融成一条看不见的河 —— 这条河,终将比任何刀剑都更牢固地,系住南北大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