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新航初定,帝心暗许(2 / 2)
而在登州的牧云商会门庭若市,所有人忙的脚不沾地之时。
长安的海事院内。
太子李承乾亲自主持了一场名为“海利论策”的议事。
与会者不仅有海事院的博士生徒,还有闻讯而来的户部,工部官员,以及一些关心时政的清流文臣。
殿内,悬挂着墨衡等人最新绘制的,细节更为丰富的南方航线海图,以及此次联合船队带回的部分香料,物产样本。
李承乾身着常服,立于图前,气度沉稳,言语间已褪去了不少青涩,多了几分务实与自信。
太子殿下,亲自引用的数据详实,列举的益处条理清晰,将开拓海洋与国家强盛紧密联系,格局宏大。
一些原本对“弃农重商”抱有疑虑的文臣,看着那海图与实物,听着太子条分缕析的阐述,也不禁微微颔首。
就连以耿直着称的魏征,此次也未出言反驳,只是捻须沉吟,目光在那幅巨大的海图上停留良久。
“太子殿下高瞻远瞩,臣等附议!”数位东宫属官与已被海贸之利说服的官员纷纷出言支持。
海事院的设立与南下航线的成功,第一次在朝堂舆论上获得了广泛的正面回应。
李承乾感受到这股力量,心中对赵牧的谋划更为叹服。
而就在太子殿下站在讲坛上滔滔不绝之时。
他老子李世民,又打扮成“秦老爷”墨阳,再次晃悠着来到天上人间,勾栏听曲......
不过此次,李二眉宇间可少了几分闲适,
反而多了些许不易察觉的凝重。
不过面对赵牧时,依旧是一副富商老友的模样。
“赵小友,你这盘棋,可是越下越大了。”李世民抿了口酒,似笑非笑,“登州商贾云集,海事院声名鹊起,连太子如今开口闭口,也都是海贸,海疆。”
“这海字,如今在长安,可是热得烫手啊!”
赵牧为他斟满酒,笑容谦和依旧:“秦老哥又在取笑我了不是!”
“小子不过是个逐利的商人,恰逢其会,顺着朝廷的风向,做点本分生意罢了。”
“说到底,还是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励精图治,方能开辟此等利国利民的新局。”
“我等商贾,不过是浪潮里的几叶扁舟,跟着大势走而已。”
赵牧并不接招,并将所有功劳,轻描淡写地推给了朝廷与太子。
李世民目光深邃地看着他,忽然问道:“以小友之见,太子殿下如今,可堪大任否?”
这个问题极为敏感,近乎直刺核心。
我擦?!
这老头,竟敢问这样的话?!
看来.....我对眼前这“秦老哥”的身份,还真是预估的有些太低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