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新野拒敌(1 / 1)
朝阳城下的金蝉脱壳之计大获成功。郭嘉率领的步军与典满的骑兵在向北突围的路上顺利汇合,虽经历苦战与突围的奔波,但主力得以保存,尤其是飞熊军骑兵骨干尚在。他们一路未敢停歇,朝着预定的目的地——新野,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驻守宛城的北汉豫州都督、征南将军张绣,在接到吴军大举进犯南阳,并围攻朝阳的紧急军情后,深知局势危急。南阳若失,不仅新夺得粮仓有失,更将直接威胁北汉豫州与司州的安全。他不敢怠慢,立刻命令副将侯音、廖立为先锋,尽起宛城及周边可用之兵,共计五万大军,火速南下驰援。
历史的巧合,有时便是如此奇妙。就当郭嘉、典满带着从朝阳突围的部队,人困马乏地抵达新野城下时,侯音、廖立所率的五万援军先锋,也堪堪赶到了新野!两支队伍在新野城南门外相遇,一方是历经血战、风尘仆仆的守城精锐,一方是士气高昂、装备齐整的生力军,双方主将相见,皆是又惊又喜!
“郭军师!典将军!你们……你们竟然从朝阳突围出来了?”侯音看着眼前虽然疲惫却军容不散的队伍,尤其是看到郭嘉安然无恙,简直难以置信。
郭嘉微微一笑,虽面有倦色,但眼神依旧清亮:“幸赖将士用命,天不绝我北汉。侯将军、廖将军来得正是时候!”
众人不及多叙,立刻合兵一处,进入新野城。
新野,作为南阳郡南部的重镇,不仅是军事要冲,更是北汉重要的屯粮基地和后勤枢纽。城高池深,远比朝阳坚固。更重要的是,城内的大型粮仓中,尚存有十万担未来得及转运后方的粮食,武库中也储备着大量的兵甲、弓弩、箭矢等军械。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站在堆积如山的粮仓前,郭嘉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深知,守城不仅需要军队,更需要民心士气。他立刻做出了一个大胆而收买人心的决定:
“打开粮仓!”郭嘉下令,“拨出三千担粮食,即刻分发给城内所有青壮百姓!”
此令一出,不仅侯音、廖立有些愕然,连典满也有些不解。如今大战在即,粮食乃军之根本,为何要分给百姓?
郭嘉对众人解释道:“吴军势大,陆逊用兵如神,新野必有一场恶战。欲要城固,必先安民,欲要死守,必得民心。如今分发粮食,一可解部分百姓饥馑,稳定城内秩序,避免生乱;二可让百姓感念朝廷恩德,激发其同仇敌忾、保卫家园之心;三则……”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提高:“可借此机会,号召青壮参军!告诉他们,凡愿入伍守城者,其家小由官府优先照顾,每日口粮足额发放!保家卫国,就在此时!”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无不佩服郭嘉思虑之深远。
命令迅速被执行下去。当一袋袋粮食被运出官仓,分发到那些因战乱而惶恐不安的百姓手中时,整个新野城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百姓们感激涕零,原本恐慌的情绪大为缓解。紧接着,征兵的告示贴出,言明参军者可保家小无虞,更有军粮饷银。
在“保卫家园”和“实利”的双重驱动下,新野城内群情激昂!青壮男子纷纷涌向征兵点,踊跃报名参军。短短两天之内,竟然成功募集到了五千名新兵!
郭嘉立刻命令侯音、廖立从带来的援军中抽调基层军官,对这些新兵进行最基础的编组和守城训练,哪怕只是教会他们如何搬运滚木、如何操作简单的守城器械,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至此,新野城内的守军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侯音、廖立带来的援军:五万。典满从朝阳带回的飞熊军及辅兵:约一万五千(含部分轻伤员)。新募集的新野青壮:五千。合计兵力,已达七万之众!而且粮草充足,军械完备,城池坚固。
站在新野高大的城墙上,郭嘉远眺南方,那里是陆逊大军即将到来的方向。他的脸上露出了从容而自信的神色。朝阳的被动防守已经过去,如今在新野,他手握七万兵马,粮械充足,更有博望坡地利可用,终于有了与陆逊正面周旋、一展胸中韬略的资本。
“陆伯言,你的脚步,该止于新野了。”郭嘉轻声自语,随即转身,开始详细布置城防,并着手准备他计划中的那个杀手锏——在博望坡预设战场,布下那座精心构思的“四门兜底大阵”。一场规模更大、更加惨烈的攻防战,即将在新野城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