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2 / 2)
这里冬季的冷空气来得非常迅猛,刘笔甚至都没能感受到几下秋季是什么样的,突然气温就告诉他该入冬了。
11月份置办了冬衣,荒野饭店也是烧上了炉子。
在快速下降的气温当中,刘笔算是知道了,九区存在于油井边缘有多重要。
荒野饭店还能烧一烧苹果树枝,其他居民真就只能指望着管道里的燃气了。
刘笔下了车,走进市场。
市场外围被雪落菌和扎实的树土豆一层层圈住,这是刘笔建议种植的。
因为这两样异种,有利于改变死区的土壤成分,让它们变成更加稳定的形态——纯粹的经验之谈。
市场相当热闹,和农贸市场无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安全区旁边的暗市甩卖的东西大都是枪支弹药和装备之类。
而这里却更多的粮食、异种食材,还有一些草纸、毛皮等特色产品。
吸引到的顾客,可不只是缓冲区的人口。
现在缓冲区农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循环体系,门类齐全。
粮食、蔬菜、畜牧、水产、瓜果,都能拿出个几样来。
缓冲区的工业也极有特色,以农业基础上的食品加工业为核心,依托战争发展的维修业和材料回收业也是欣欣向荣。
而造纸工业和毛皮工业,则是缓冲区的特色工业。
尤其是带着柠檬香的纸卷,除了书写、收藏和擦拭,九区的民众们开发出了它最受欢迎的用法:
做成灯芯子点燃,可以让房中带着自然香气。
刘笔等人正在研究要用何种带着芳香的油脂,做成好用的熏香蜡烛,仍然是要赚富人的钱。
而第三产业当中,罗氏主导的运输业和仓储业,也是缓冲区的命脉之一。
一年的时间里,缓冲区竟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要打分的话,缓冲区就像是个原本没有分数的学生,现在各科都有个五六十分,甚至还有一两科八九十分!
刘笔背着手在市场上闲逛。
市场上有很多新奇的东西。
现在不仅仅是刘笔,其他人对于新奇食物也感兴趣。
就像河豚菌子虽然有毒,但仍然有人前赴后继地去研究他们的吃法,并在倒下前深信自己的吃法是对的。
算是被荒野饭店啥都能做,啥都能吃的文化影响到了,现在缓冲区的人们也都在研究新异种的吃法。
这也是刘笔喜欢到这里来的原因:向北数百公里的地方,还有许多没机会接触到的异种。
它们的味道,刘笔也想了解。
“哟!店老板您来啦!出来溜达啊?”一个小贩声音传来。
这里大家都认得他。刘笔没有意外,继续道:
“出来溜达。”
那小贩笑道:“不想看看货?”
“你有什么货?”
“尖货!缓冲区没见过的新花样!我猜您一定喜欢。”
“拿我看看。”
刘笔点点头,跟着这名商贩的引导,来到了一个摊子前。
塑料布下,放着几个巨大的甲壳类异种。
系统闪出一行字,刘笔眉毛微微一挑。
“变异北极红眼雪蟹”
“生长于极北之地”
没吃到秋蟹,却有冬蟹吃。
有点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