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谶龙 > 第431章 国母

第431章 国母(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深夜,无极殿。

烛火噼啪,将萧照渊的身影在光洁的地板上拉得忽长忽短,亦如他此刻动荡的心绪。他将穆远山的来意与提议,毫无保留地告知了殿内的萧何,郭嘉等几位心腹重臣。

话音落下,殿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几位重臣都在迅速消化这突如其来的信息,并权衡其中的利弊。

萧何率先开口,语气沉稳务实:“陛下,穆远山此议,虽出于无奈,却实为上策。兵不血刃夺取南境,可免我军将士伤亡,节省无数钱粮。更关键,以迎娶司徒静之名,行统合南境之实,可极大安抚旧楚百姓之心。司徒静乃楚帝嫡长女,身份特殊,若能为妃,则象征着旧楚皇室血脉已正式融入大秦,天下楚人残念可绝,于长治久安,益处无穷。”

房玄龄紧接着补充,目光锐利:“萧相所言极是。‘挟大义以令遗民’,五皇子与八公主年幼无知,留其性命,养于帝都,既可显陛下仁德,又可作为人质,永绝后患。如此一来,大楚之名号、民心、法统,皆可为我大秦所用,帝国楚地将彻底稳固,日后全力伐周,再无掣肘之忧!”

郭嘉也微微颔首:“此事若成,不仅利于当下,更利于长远。司徒静若能入宫,以其在楚地的声望,或可成为连接秦楚两地的一道桥梁,加速融合。”

几位重臣的意见高度统一,言语间皆认为这是目前解决南境问题,并最大化利益的方案。在他们看来,这甚至都不能算是一场交易,而是南境方面所能争取到最体面,也是对帝国最有利的投降方式。

萧照渊沉默地听着,臣子们的分析条条在理,句句契合帝国利益。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接受这个条件,对大秦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这甚至比他预想中通过武力或谈判拿下南境,效果要好得多。

然而,他心中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滞涩与抗拒。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子身影。

一个是司徒静,那个曾与他有过交集,清冷、骄傲、才华横溢的大楚长公主。他们之间隔着国仇,隔着家恨,或许也曾有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欣赏乃至情愫,但那一切,都在残酷的战争和立场下,变得支离破碎。

而另一个,是顾清梦。他的皇后,他心中唯一的挚爱。那个在他还是太子之时,便理解他、支持他、温暖他的女子。他们之间,是纯粹的爱情,是心灵的契合,是他在血腥征途和沉重权柄之下,唯一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

可如今,却要为了所谓的‘大局’,迎娶另一个女人?

他并非优柔寡断之人,在军国大事上,他一向杀伐果断。但此刻,涉及内心最深处的禁地,他罕见地犹豫了。

“陛下,”萧何敏锐地察觉到了帝王的沉默与异常,轻声提醒,“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南境若定,则帝国根基再无隐患。些许个人小节,于江山社稷相比......”

后面的话萧何没有明说,但意思不言而喻——帝国的利益面前,个人的情感应该让步。

萧照渊缓缓闭上眼,指尖用力按着眉心,他深知萧何说得对。他是大秦的皇帝,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帝国的兴衰,关乎万千子民的福祉。他不能,也不该因一己私情,而放弃对帝国最有利的选择。

可...清梦那里,他该如何交代?他们之间那份纯粹的感情,是否会因此而蒙上阴影?

良久,他睁开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朕,考虑一下,你们先退下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